重来

作者: 林恩的彩虹 | 来源:发表于2018-07-27 06:20 被阅读9次

    文:5074-Lynn林恩

    一些近期的碎念

    重来

    好也罢,差也罢,那都是过去式了。

    放下一切,心怀感恩,重头再来。

    一、“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思来想去,还是觉得应该重写一篇,像那样草率的文章,发出去给人看,就是不负责,对自己也是对读者。

    一直认为,文字既然写出来,就是给人看的,必须得认真对待。很想删掉七月主题营的复盘,但是想了想,还是留着吧,也好给自己提个醒。

    二、问己

    吴军老师在《见识》中说,“宁可少做点事情,让每件事情都产生应该产生的效果,也不要为了完成任务,不讲究效果而做一堆没有用的事情。”

    再看这句话,犹如一根针扎在我的心上。我这是在干什么?

    “明明能做好的事情,为什么非得失败后再去挽救,一次做好,不好吗?”

    为了完成而完成,东拼西凑出一篇没完成的文章,这算什么?

    如此敷衍,应付的究竟是谁?

    求好的心,最终还是丢了吗?

    三、贴标签

    标签是指对事物所额外加上的识别用资讯纸卡或牌子,是用来标志产品目标和分类或内容,给目标确定的关键字词,便于自己和他人查找定位自己目标的工具。

    现代人似乎都特别喜欢给自己贴标签,“拖延症”、“懒癌患者”、“90后”、“隐性贫困人口”......每看到一个标签都觉得像是在说自己。

    可是,贴标签除了给自己一种所谓的“原来不止我一个这样”的感觉之外,别无益处。人类不是标准生产线上出产的标准产品,我们每一个人都不一样。

    人是很复杂的动物,或许我们在某些方面有些相似,有一样的优缺点,但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


    四、“方形西瓜”

    当一个人被一种词语名称贴上标签时,他就会作出自我印象管理,使自己的行为与所贴的标签内容相一致。这种现象被称为“标签效应”

    贴标签给人的感觉,就像是给西瓜套上一个方形的模具,按照既定的方框,最终长成符合条件的方西瓜。

    贴标签甚至还有可能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通常情况下,发现问题后,我们的最佳做法是,找到原因,然后解决问题。最终形成如下回路,发现问题——寻找方法——解决问题——改变为更好的自己

    可是一旦我们习惯性的给自己贴上标签后,当问题出现,我们的解决思路就变成了,发现问题——贴标签——验证标签,最终得出“原来我就是这样人”的结论。让原本的一次偶然的事件,在自己不断的自我暗示之下,让自己真的变成标签代表的人。

    而我一直给自己的标签就是“虎头蛇尾”,自从给自己贴上这个标签之后,似乎是为了验证这个标签没贴错,我在不知不觉间做了不少烂尾的事情。

    一次烂尾不算什么,知道错了,就改啊。就怕失败后给自己贴上一张loser的标签,然后在以后的行动中不停的验证它,只为证明这个标签没贴错,最后真的成为了一个loser,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五、“行百里者半九十”

    用完物品及时归位,方便下次再用;

    收集完资料,花几分钟分类,方便查找;

    拍完照片,及时整理,合适的就留存,才能避免硬盘被挤爆;

    写完文章,花一分钟调整排版,改正错别字,给读者更好的阅读体验......

    我们已经走了九十九步,为什么不把最后一步走完呢?

    ——吴军《见识》

    走完99步,却在最后一步上栽了更头,真的很可惜。

    最可悲的是,自己只走了99步,却觉得自己已经做好了,不知道后面还有一步没走,导致最后功亏一篑。

    如果开始,那就好好做。

    书里有束光

    “问心无愧是我们唯一稳得的报酬”

    ——吴军《见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重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rxmm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