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人生是有奇遇的,可遇而不可求,海莲能遇到查令十字街84号的科恩书店,这算是他的奇遇,也是我们这些读者的幸事。
一
很早已经读完这本书了,老想着写一写读后的感受,可是总来不及写。慢慢的当时的一些感受也淡了,只能在脑海里搜寻一些残缺的印象了,希望不至于遗忘的太多。
弗兰克与海莲之间的感情算是爱情吗?我想应该算是吧,为这段感情找一个形容词的话,我首先想到的是唯美。弗兰克是有家室的,在长期与海莲的通信里,或许情感有了微妙的变化,但现实中他还是妻子丈夫,还是女儿父亲。
海莲一个人终老,有生之年始终没能来到他魂牵梦绕的查令十字街84号,没有见到给她精神上很多慰藉的弗兰克。从开始的纯生意的交谈,到产生了友谊的交流,以致最后两人之间微妙的感情的变化,在长达二十几年的通信中可见一斑。
弗兰克的沉稳,细腻,海莲的自由,烂漫都让人心神向往。相隔万里,却依然可以坦诚相见,毫无戒心的交流,两人之间可以相互倾诉,未尝不是一件幸事,这可能就是传说中的缘分吧。
二
长时间的通信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不仅仅是与弗兰克情意,还有那些店员与海莲之间友谊。他们热心的为其找那些珍贵的书籍,海莲给他们邮寄一些食物,在那样物质匮乏的时期,对他们显的弥足珍贵。但是正如海莲所说那些物质与书相比较来说,不值一提。
我看到那些店员鼓起勇气开始给海莲通信的时候,他们之间显露出真挚的感情,在我们当下是无法遇见的。相隔万里的通信,短短几行字交流,彼此间的赠予,虽然都不是很富有,但是都在尽自己的所能来帮助对方,读的时候心里会很温暖。
可能他们都未曾谋面,但是真正做到了心灵上的交流。真挚与友善字里行间显露无疑,可是现在尽管我们可以万里通电话,视频,但是都无法真诚相见,这些技术越来越先进,但是人与人之间却越来越陌生。
三
无论书中是对书籍的热爱,还是人与人之间感情的描述,对与现在来说都是奢侈的。谁还会在意纸质版都为书籍呢,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消遣无聊的时光,渐渐快要遗忘这种方式了。人与人之间的疏离,孤独,陌生,冷漠充斥在各个角落,都已经习以为常了。
读这本就是拿手机读的,或许也会少了一些感触吧。纸质书与电子书的区别也说不上来,就是读的时候总是感觉不对,少了点什么,也说不上来。但是那种感觉却是很强烈,电子书读的越多,越感觉没有读过一样,很奇怪。
四
遗憾也是一种美吧,我多希望海莲能够踏上去往伦敦的轮船,去往她魂牵梦绕的查令十字街84号,见一见弗兰克先生。可是转念又想见了又如何呢?哎,相见争如不见。
当海莲收到那封写着弗兰克离世信时,内心会是如何的失落呢?二十几年的通信也随之结束了,海莲在以后的岁月里孤独终老,未曾婚嫁。这或许应该是最好的结局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