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烟雨往事】 熯馄饨和南门酱油——《虎斋》2018年第184期(

【烟雨往事】 熯馄饨和南门酱油——《虎斋》2018年第184期(

作者: 嘉兴往事 | 来源:发表于2018-09-14 15:55 被阅读0次

烟雨往事

熯馄饨和南门酱油

文/徐元观

旧时,在嘉兴的大街小巷经常可以看到有人挑着一副担子,边走边叫卖:“南门酱油熯馄饨,蘑菇香蕈京冬菜,还有味之素加春笋……”

这是卖熯馄饨。遇有人多热闹处,他会放下担子叫卖。卖熯馄饨的担子用竹子做成,前端安着一只小行灶,上置平底熯锅,灶下一个空当处放桑树柴,后端是一个小竹柜,竹柜有抽屉,里面放着未熯的大馄饨和小碟子、筷子及调味品。竹柜下是一个放水的小木盆,这是洗碟子和筷子用的。

南门酱油熯馄饨在嘉兴是很有名气的,馄饨用料道地,做工考究,选择新鲜的夹心肉,加蘑菇、香蕈、京冬菜、剁碎后的笋、味之素(现在称味精)等拌和作馅裹成,煮熟后放在盛油的熯锅里,用文火(俗称缓火)熯,熯熟的馄饨十分光亮,呈金黄色,香气诱人,吃时用酱油蘸,咸淡适中味鲜美。

南门酱油质好味鲜,在嘉兴产的酱油中是最有名气的,这里说的“南门酱油”,是指南门大街的鼎昇酱园出产的酱油。该酱园是由南门张家创设于清末,初设于南门大街西侧的一条小路口(现市社保局址),小路本无名,因开设了鼎昇酱园,所以被称作“酱园埭”,酱园埭就是现在杨柳湾路砖桥街至禾兴南路这一段。酱园东侧有莲花桥,所以嘉兴人都把鼎昇酱园称作“莲花桥酱园”。店面坐北朝南,前店后作坊,另有小作坊在南大街东侧。鼎昇酱园在抗日战争前,由赵安甫掌管这段时期经营业务达到鼎盛时期。

抗战初期,日寇入侵嘉兴时,酱园门市部及作坊被日寇焚毁,小作坊因在街对面幸免于难。沦陷期间只能在小作坊恢复生产经营。小作坊在南大街东侧,大门是石库门,坐东朝西,面向南门大街,背依南门市河——通济河,南侧也傍莲花桥。这时的鼎昇酱园虽是原该园的小作坊,场地狭窄,但其生产的酱油仍继承原有的配料和工艺,所以声誉绝好,盛销不衰。南门酱油分红白两种,都用黄豆制成,色泽鲜亮,味鲜美,红酱油中的上品称“晒油”,一般在需“红烧”的菜肴中使用。另一种叫“原油”的,是白酱油中的上品,是专门用作蘸食的佐料,嘉兴人一般在吃白斩鸡、白肚时,都要用南门酱油,所以熯馄饨当然也不例外了。在一盆色泽金黄、热气腾腾的熯馄饨中,加上鲜美的南门白酱油,香气扑鼻,在当时的嘉兴,是一种深受群众喜爱的大众化点心。

《吴藕汀·药窗诗话》 

火星大冲

红光一点更加浓,

荧惑中天正大冲。

最好今宵无月夜,

人生百岁几相逢。

古人把日月星辰、一切天体运转在宇宙之中及分布的现象,称为天文。《易经》里说:“观乎天文,以察时变。”又称天官,《史记》太史公自序云:“太史公学天官于唐都。”我本不知道什么天高地厚,只晓得“日月五星为七政者”。日月当然知晓,但五星还是分不清楚。南堰虽然是个极小的乡镇,所有的人可以算得是商人。虽是市井小民,也不是一无所知,有时也说起金木水火土五星所在。就是水星,没有见过,其他四星也指点得出来。我小时候在满天星斗中,跟人家也居然“上观天象”。还有人说起恒星与行星的就里,大家说说看看而已。在细民中,有些人能指出金木水火土诸星,在这个时候,恐亦罕见。我想买卖街之后,此地或许住过懂得天算的人,亦未可知。因为我亦有看星的兴趣,对于日食、月食也很注意。虽未见过日全食,但日偏食与月全食则常有所见。当然没有望远镜,只有用水一盆观看日食,虽稍有所食,也殊分明,也是乡土办法。从此以后,对天文现象也稍有了解,什么水星凌日、火星大冲之说。不过毕竟不是分内之事,你在天上,我在地下,并没有什么切身利益,也就不太关心。我虽然也有天文学家的亲戚,如内姑丈陈遵妫先生,但其不知他术,道不同不相为谋,何况罕相往来。我对于天文,本来是不以为意。好比我不懂佛学,也喜欢走走寺院,看看佛像。不善种花,桌上也有几盆菖蒲之类。不会做诗,也常常做做竹枝、弹词一类锵锵调。不知卜算,也信命运。不喜运动,偶尔也看看足球比赛。不吸香烟,也收集了一些烟花。诸此之类,不一而足,都是兴之所至罢了。

我到南浔,次儿雄雄在小学读书时,已是喜欢上天文之学。经常看一些天文方面的书,故而注意到姆尔科斯彗星的出现,这时无人敢说扫帚星之名,因此未见报载,看见了之后,写信到天文馆中一问才知。菱湖有位潘吉棠先生,性喜天算,见了我几首有关天文的词,因此顾我嘉业堂,相叙三日而别。一九五六年丙申八月,正是火星大冲。记得一九二四年甲子秋天,避兵在老家海宁,说天上有颗大星出现,立在天井之中可以望见。这时我还只有十二岁,见了也不知什么所以然。后来在沦陷期中,也没有人提及。

火星是古来所说的五星之一,《论衡》所说“荧惑,天罚也”就是。《史记•天官书》云:“察刚气以处荧惑,曰南方火,主夏,日丙、丁。礼失,罚出荧惑,荧惑失行是也。出则有兵,入则兵散。”《晋书•天文志》云:“荧惑曰南方夏火,礼也,视也。”《宋史•天文志》云:“荧惑为南方,为夏,为火。于人五常,礼也;五事,视也。”历代天文志莫不以“出则有兵,入则兵散”为主。辽、金、元三史,对于天文意识有所改变。《明史•天文志》谓:“明神宗时,西洋人利玛窦等入中国,精于天文、历算之学,发微阐奥,运算制器,前此未尝有也。”又云:“西洋之说,既不背于古,而有验于天。”到了《清史稿•天文志》,便有“火星之面,内有无定黑景”之说。火星每隔两年有一次接近地球的机会,叫做冲,又叫冲日。这时地球在太阳之间,由于火星轨道的偏心率比较大,它和太阳的距离变化也很大。冲日时,如果是在近日点附近,火星离地球只有五千六百万公里,这样的机遇,再 隔十五年或十七年才发生一次,叫做火星大冲。这次逢到火星大冲,我正患有胃疾,在藏书楼上,仍然深夜起来观看,还填了一首《木兰花慢》词云:

乍低沉眉月,强扶起、倚窗前。有闪闪流萤,声声怨蟀,石底池边。一点星光莹澈,算半生难得几回看。况是金风未凛,夜凉初断银湾。

髫年,回首总凄然,人事海桑迁。记吹角荒城,听潮声里,曾见中天。哪有闲愁闲闷,闻者情怀、黯淡已成烟。惆怅清欢难续,招来素发垂肩。

和朱竹垞太史鸳鸯湖棹歌一百首用原韵

清·程龙光

21

书画船移米芾碑,

宣公宅畔草盈堦。

胥山不远青如滴,

迤逦东连甪里街。

米芾揭牌行舸,曰米家书画船。陆宣公宅,在嘉兴治西南宝华寺。胥山在城东十八里,甪里街东为魏塘。

22

渚水遥连莺脰湖,

射襄城北草蘼芜。

相湖黄蚬陶庄雀,

胜似吾乡风味无。

莺脰湖,在平望。渚水,在城北王江泾,有射襄桥,俗譌为寿香桥,即射襄城故址。相湖产蚬,陶庄产黄雀,味堪肥。

23

阁废凌虚孰问津,

罗姬孤塔近湖滨。

倘教苏小香魂伴,

同是天涯薄命人。

姚褒湖涘楼诗注,楼即凌虚阁故址,旁有元妓罗爱卿塔,善诗遇乱死。

24

鹤湖水渺接麟湖,

唐墅吴庄趾已芜。

夜泊桐村凉入梦,

潇潇篷背雨声麤。

东西麟湖在嘉善。唐墅,宋唐介福兄弟故居,在西塘镇。吴庄,元时吴瓘辟,名竹庄,在魏塘镇。桐村,明正统时周鼎读书处,在西塘镇。

25

绣里村深绕水浔,

秧田密密细如针。

亭荒两驿笙歌歇,

楼拓南湖烟雨深。

西水驿,在城西。南湖烟雨楼圮于粤逆之乱,今为许雪门太守重建,题咏甚多。

26

学绣女儿侍玉階,

窗前姊妹雁行排。

金莲样小针针刺,

不绣鸳鸯绣凤鞋。

城西学绣里,俗传西施入吴学绣于此,旧有学绣堰。

27

长水城长树渺茫,

三姑庙进马王塘。

送郎解缆横湖曲,

檀板金樽酒劝尝。

故战场县南四十五里夹谷中,即秦长水城,古檇李城也。三姑庙,见《括异志》,今长水有庙焉。马王塘在其北。横塘,一名海盐塘。

28

弓鞋罗韈宛香塵,

约伴中秋踏月频。

今夕弄珠楼上望,

莫将侬作弄珠楼。

平湖东,万历间,令萧鸣甲筑台建楼,名曰弄珠。

29

槐叶青青杜宇红,

秀州南北客船通。

今年蚕比前年熟,

四月新丝满市中。

晋天福三年,广陵王钱元燎,以嘉兴邑社请析西鄙义和镇为崇德县,明年又以嘉兴为秀州,另立嘉兴与华亭、海盐附焉。

30

箫管中流丽景开,

岁逢人日鼓声催。

如雪游女红妆斗,

齐向徐王庙里来。

徐王庙在府城东北,每岁人日谷日拏舟击鼓,士女往观。

嘉兴古桥三人行(33)

平安桥

刚看到的黄安桥是位于乡下的一座时代久远的石拱桥,接着我们来到了盐官镇,看一座就在北大街北端,名为平安桥的民国后期的石拱桥。

位于海宁市盐官镇北门外盐官村、北大街北端的平安桥,我觉得这是一座中规中矩的标准石拱桥,根据建桥年代来看,属于最后期的石拱桥了。

平安桥东西向,跨盐官镇的上塘河。据介绍平安桥长17.8米,桥顶宽2.6米,净跨6.8米,拱矢高4.3米。拱券采用联锁分节并列砌筑。

拱肩处有一对横系石,拱券上方的桥额石,上刻阳文楷书“平安桥”三字(这边平安二字似乎遭到过人为的破坏),桥顶桥栏板外侧阴刻有“民国三十五年仲冬重修”字样。

平安桥西侧为村民自建住房,小地名就是门牌上的“平安桥”。老石桥东侧为富民路,向南在观音桥与盐官镇的一条老街人民路相接。

《嘉兴古桥撷英》一书有对平安桥的简单介绍

爬墙两侧有桥联石,桥联石顶置遮雨石,桥联为阳刻的隶书。南侧桥联:桥接观音夕阳映澈双虹峙;镇隣通浦浅水浮看一苇航。北侧桥联:易矩为规静镇北门作锁匙;行远自道长安西望接梯航。从桥联中可以猜测到平安桥古已有之,只是最后由板桥改为了拱桥。桥联中提到的观音桥现在依然存在,只是由拱桥改作了水泥平桥了。

平安桥两端各设石阶19级,这是东侧石阶。

西侧石阶

平安桥设有长条的石护栏,中间有望柱8根,桥栏端部有抱鼓石。

桥上向下看石阶

平安桥的桥座

平安桥

平安桥桥顶的桥心石雕刻精美,除了中间的水纹外,四角还有不同造型的吉祥物图案。

桥顶的四根望柱顶上有四只神态怪异的石狮子,其屁股都超出望柱一部分。

平安桥望柱顶上的石狮子

平安桥望柱顶上的石狮子

平安桥望柱顶上屁股撅起的石狮子

平安桥望柱顶上的石狮子

据《海宁州志稿》记载,平安桥建于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道光十六年(1836年)、同治十三年(1874年)重修,现桥为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重修。

据介绍2003年7月平安桥被列为海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只是我们在现场并没有看到文保碑。

平安桥的北侧面

南侧面

各个角度的平安桥

各个角度的平安桥

各个角度的平安桥

各个角度的平安桥

各个角度的平安桥

原载新浪博客《南汇乡土》2015年10月8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烟雨往事】 熯馄饨和南门酱油——《虎斋》2018年第184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sbog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