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一千零九十五天,两千一百八十次的穿行于小南门,如果不是真的自己算了一遍,我真的很难想象自己竟已经穿过那窄窄的门这么多次。
历史总是伴随着建筑物的倒塌,掩埋在无人问津的废墟里。如今,面对着已经可以同时进出行人的南门,我早已回忆不出当年只能单进单出的小南门了,在节假日,排队可以排到杏苑,等待三十分钟队伍都不曾挪动半分的景象,如今想来,也只能被当做一个笑话来听听了。耳听为虚,这些旧事便在旧人们的口口相传,窃窃耳语中,被添油加醋,以至于乱了本来面目。想来我自诩是客观的,倘若我也要加一些作料,那一定只有油和盐,清淡口味最为适宜。
小南门如何得名,概不外乎其门之小,其位在南。然而,这所学校的学生所称呼的小南门,是狭义上的,只是指代门口一百米方圆内的小吃街,至于后面的地方是哪里,叫什么名字?谁也不曾了解,谁也不想了解,没有吃喝玩乐,醉生梦死,哪里算得上是一个标准的大学生生活呢?我就在那繁华背后的穷乡僻壤,租了一个房子,一租就是三年。繁华与寂寥的距离,我用耳朵丈量过,大约是两首歌。又或者,这本都是虚无的寂静,所谓的繁华,不过是依附在一个短暂的脱离社会的世外桃源所造成的幻象。以至于,都会给我留下阴影。
我要讲的不是繁华,那里故事太多,事故更多,我已说不完,我要讲的是一条笔直的路旁,让我停下来的一些时刻。
租房子的时候其实显得很草率,我跟着一个现在我已经不记得长什么样的学长,去看了房子,然后我说,行,房东说,管。然后,我就开始了我的独自过活。
刚住进去的前三天,每天晚上,我各种坑蒙拐骗我的朋友去看我的房间,名义上是看房间,其实是让他们送我走这一段夜路。看完房子,他们大手一挥,别送了,我见好就收,笑脸相迎,改日再来。他们潇洒的转身,但可能已经在心中把我骂了千百遍,从他们以后再也没有来过就能看出来。不过好在三天以后,我就开始自己走了。不是我习惯且适应了,而是我再也找不到可以来看看我的房子的人了。
夜晚的那条路,真的是一个人也没有,幸运的是那个时候一条狗也没有。没有某北烧烤,没有那个什么什么花园,在那之前,那里是一家超市,经营者是一对夫妻,有个刚上小学的女儿。
其实在那家超市旁边还有一家超市,某天晚上我想买一瓶水,就开始了思考去哪一家,至于为什么选择这对夫妻的这一家,不是因为我看到了那个可爱的小萝莉,只是因为那家超市离我的目的地更近一点,近大概二十米。超市的男主人很帅,不是那种奶油小生,而是一种看到了就会想和他过日子的男人。事实上,倘若我是女人,也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和他认识,我一直在想象他的过去,应该是某个帮派的大哥,厌倦了江湖纷争,退隐到这里开了这间超市,清瘦,短寸,说话倒是极其温柔,特别是对他的女儿。他的妻子也很美丽,我觉得他们一家很和谐,就是那种刚刚好的感觉,少了什么或者多了什么都会让人不舒服。由于懒得烧水,以及每日心情并不好,因此晚上来这边买水并买些零食回去。已经成为了我的习惯。
偶尔,他们因为有事关门了,我就只好去另外一家超市。
那家超市的门槛很高,这也为后来的世事变迁埋下了伏笔,或者说风水不好。超市兼做快递,每年寒假我都会白白花掉几十块钱把我一页都不会碰的书寄到家里,开学再寄过来。超市三年里已经换了三个主人,超市还是那个超市,店主却已三易,一瞬间,我仿佛有种三朝元老的感觉,货架上哪些东西放的什么我甚至比店主还清楚。然而在情感上,这家店铺,我是不喜欢的。
后来,我经常光顾的超市改成了火锅店加烧烤店,于是,每到夏天,喝醉酒的学生便会多了起来,酒气混杂着酸臭与油烟,钻进其余食客还未喝完的酒杯里,我感到一阵恶心,他们却依旧谈笑风生,说着一些苟富贵无相忘的话语,平添了一些酸腐气息,我穿行而过,像是在穿过重工业职业技校旁的浮世绘的一角。
我只能去那家门槛高的地方买东西了,我不喜欢那里,但是我要买东西。我突然想到,这就像爱情,她不喜欢他,但是她要结婚,甚至她也有生理需求,因此,看似合理的结合了,但是只有我们自己清楚,我们本应该有更好的选择。我心中不禁感到一阵悲凉,眼泪竟落了下来,恍惚中,我看到一张纸巾递到眼前,我心中涌进一丝感动,正要答谢。就听见滴的一声,纸巾一包两块,一共十二块五。是熟悉的刻薄的老板的声音。我一摸口袋,哭的声音更大了。
三年前我是不会做饭给自己吃的,那时课业繁重,前途未卜,虽然现在也是一样,但那个时候,我的心永远处于一种戒备状态,是决计不可能享受生活的。有一家面馆正好解决了我的需求。
事实上,这家面馆之前的店我也忘了,我只记得这家面馆。你看,所谓怀旧,怀的不过是矫情和自己喜欢的事物,倘若真是要怀旧,那元谋人的头盖骨应该是文人骚客最钟爱的事物。
面馆很干净,老板很热爱自己的厨艺,每次做完面后,都会问我怎么样,有什么建议,并且给我讲各地的面有什么不同,我望着他看《琅琊榜》的妻子,和正在打游戏的儿子,不由的感慨,也是一个寂寞的人啊,正巧吃到了辣椒,眼睛一花,更是唏嘘不已。
后来老板搬走了,他说这个地段不好,太偏,是啊,毕竟他还要养家,于是他跨过两首歌,去了繁华的地段。之后我也很少去那里吃了,倒不是我讨厌繁华,实在是不顺路。但是偶尔我去吃面,店里都很冷清,曾经的特点如今掩盖在繁华之中。突然之间我觉得这很像在小地方很有名气很有才能的人,去了大城市就会泯然众人,就会被同化与掩盖,磨平了棱角,劝服自己过一个平凡的生活。
我又开始寻找新的面馆,我才发现,面对于我而言只是一顿饭,我没有对哪个面馆情有独钟,经常去,不过是因为顺路,倘若与我不同路,那真是道不同不相为谋了。所以,所谓的一生一世真的存在吗?不过是顺路罢了。
三年的时光很快就过去,我确实留下了很多,比如说相册里那千篇一律的天空照片,比如说,我房间里那一堆的垃圾。
我果真是一个冷血的人,搬走的时候,与房东最后的对话是
“电费50”
“哦,转过去了,你看一下”
都是过客而已,繁华也是,寂寥也是
我背着包,走向下一个站点。
(还有很多很多我没有写,也许会单独再写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