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净名斋主

观点一:“当下”最重要
现在经常听到或者看到各种媒体上都会谈到当下这个词以及相关的概念,比如说要活在当下、珍惜当下、安住当下,不要懊悔过去,也不要担心将来,吃饭的时候就别想着睡觉,睡觉的时候别想吃饭,这样才能活得比较轻松愉快。

这样的说法很有道理,因为过去的事情已经过去了,就算你念念不忘、耿耿于怀也无济于事。就像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收不回来了,想来也白想。未来的事情还没有来到,现在为未来担心没有太大必要,船到桥头自然直。所以,我们相对于过去和将来,现在才最重要,要享受当下。
观点二:过去和未来也很重要
与此同时,也有人反对这种说法。他们认为只关注“当下”还不行,“过去”和“未来”的事情同样重要!因为过去的事情虽然已经成为了既定事实,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回忆过往,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啊,可以更好地为当下和未来服务!古人有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举个不恰当的例子,第二次国内战争时期,国民党正是在回顾反思了前四次围剿红军失利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终于才在第五次围剿中取得了胜利。成功逼迫红军被迫撤出根据地,采取长征25000里来进行战略大转移。

另外,未来的事情也很重要啊!因为虽然未来还没有来到,但是我们必须未雨绸缪啊!毛主席在《论持久战》里面说过:“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环顾四周,你会发现我们每个人都在为了更美好的明天奋斗着!
比如,现在家长从小学就让孩子学奥数,为什么?不就是为了让自己的孩子在未来的中考、高考数学成绩能考高一点吗?从而考上好大学,找到好工作。 我们既然对过去的事情已经无法改变了,更应该通过努力去把握未来啊!

观点三:当下(现在)本身就包含了过去和未来
我最近看到了第三种说法,我觉得说的很好!所谓过去,只是我们记忆中关于过去的画面而已,而记忆却是你现在的记忆。你现在的记忆包含了过去,所以过去是你现在记忆的一部分,所以过去也是现在的一部分。同样,任何关于未来的想法都只是你当下的想法,对于未来的期望也只是现在的一部分,所以未来也是现在的一部分。因此,过去和未来都只能作为现在来加以思考,记忆和期望都是现在的事实。因此,现在(当下)已经完整地包含了过去和未来。

科学家怎么说?
对于过去、现在和未来这些模糊的语言,科学家向来是不太喜欢使用的,他们喜欢给任何东西都标上具体的规格型号数量重量长度等可以精确测量和表述的标签。所以,科学家不讨论过去、现在和将来,他们只讨论时间。因为,过去、现在和未来都是时间这条直线上的一个具体的点而已。目前,科学界普遍认为时间是从宇宙大爆炸那一刻形成。


以上的是现代的物理学、心理学、宇宙学三个方面关于时间的科学解释,但是这些解释都是关于宇宙大爆炸之后的事情。如果你那些科学家:那么在大爆炸之前时间还存在吗?他们要不就是回答“不知道”,要不就是说“我们换个话题吧”。总之,他们无法给出正面的“科学的”答案。因为科学家回答一个问题必须要有客观依据,比如:可观测的证据和可推到的理论和公式,没有这些东西作为支撑,科学家不敢给出任何确定性的答案。

释迦摩尼佛怎么说?

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感受到的任何东西都是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包括我们所感受的时间,也只是时间相而已,是虚妄不实的。佛怕我们这些凡夫不肯相信,在《金刚经》里面反复强调:“佛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 释迦牟尼佛在亲口反复强调自己没有瞎说、乱说,胡说。如此诚恳的申明,不管你们信不信,反正我信了!下面我就尽量用科学的语言来解释一下关于过去、现在和未来。

我们无法正确接受这种解释的原因在于:我们把现在的记忆和过去的事实想混淆,在现在的时刻中得到过去的幻觉。也就是说现在是永恒的,它包含了过去和将来,本质上是超越了线性的时间。从这个角度来看,根本不存在时间的概念,只有一幅包含时空的完整的图画。但是由于这幅画信息量太大了,我们无法一下尽收眼底,只能把它切成一段段的,然后再一点一点吸收消化。当我们习惯于这种以这种片段的方式来观察世界以后,我们就会认为世界本身就是呈一条线排列的,从昨天到今天,从原因到结果,从之前到之后,其实时间根本就是由于我们观察它的方法导致的产物。所以,佛说:一切唯心造!
但是我们有没有可能打破这种心智模式,从而摆脱时空的束缚,从而全面地观察到世界的真相呢?答案是肯定的。比如:佛、菩萨和阿罗汉都可以通过修习禅定获得宿命通,从而能够了之过去未来。释迦摩尼佛就在多部佛经都宣说自己在过去哪一世做过什么什么事情,而且也对他涅槃以后很多事情进行了准确的预言。另外,看过《六祖坛经》的朋友知道,六祖惠能也有这种预知未来能力。因为他们通过修炼,冲破了固有心智模式的桎梏,挣脱了时空的束缚,过去和未来在他那里都是当下现成的,根本没有时间和空间的概念他可以直接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刹那即永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