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问题:
刘亦轩,今年 4岁, 是个好动的孩子, 性格比较活跃, 脾气比较急躁, 任性, 倔强, 平时上课的时候很难专心听老师上课, 总是时不时动动这里, 那里。 经常管不住 自己, 还有一些攻击性行为, 有时自由活动时他会拍打他身边小朋友身体, 把小朋友弄哭。 有时他学着电视里的动作, 指手画脚, 严重的是有时急起来还会打老师,一点都不怕老师
给孩子多点耐心 29号二、原因分析
据研究, 攻击性行为的产生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
(一)受幼儿性格特点的影响
攻击性行为是幼儿在儿童时期的反社会行为的最具有代表性、最突出的一种行为。幼儿打人并非出于要伤害人的动机,也许是他只想得到某样东西,或不想让别人拿走他所喜欢的玩具,但他不能像成人一样来表达和沟通。
(二)受幼儿年龄特点的影响
幼儿正处于模仿阶段,而且模仿也是幼儿的天性,他们会模仿周围身边的一切,特别是电视电影中的人和事。
(三)受家庭教育的影响
不正确的教养态度。过分放纵,孩子纵容惯了就会形成自我专横的个性特征。他们惟我独尊,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时就大发脾气,严重的甚至殴打大人。由于父母长辈的溺爱,对此行为采取的是忍让、放纵,则使孩子学会了不断地任性,攻击性行为不断的加强与强化。相反过分专制,心理学家多拉德提出“攻击的发生总是以挫折的存在为必然前提”。过分专制会导致儿童严重的挫折感,并引发攻击性行为。例如:家长对于幼儿各方面要求过于苛刻,幼儿只要有一丁点做的不好的地方,家长就会责骂、批评幼儿。长此以往,幼儿的心里就会产生严重的挫折感,他们把自己内心的压抑情绪通过攻击他人而得以释放。不恰当的惩罚。如果幼儿产生攻击性行为,成人能够恰当的惩罚,会使幼儿知道他的这种行为是不对的。通从而有助于抑制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发生。但是,不恰当的惩罚会使孩子在“适宜”的情况下会把别人惩罚他的这种手段用来攻击他人。
三、处理方案
1、与幼儿家长的交流,让幼儿家长与我们老师相互配合,共同正确引导幼儿。
2、用耐心开导幼儿,一对一的辅导,让他消除急躁的情绪,对待他要更加的有耐心,不能冷处理
3、在区域活动时,多让他到语言、操作区,让他静下心来
4、勿创造攻击性行为的环境
良好家庭气氛有助于发展孩子友爱的性格,因此也就不易产生攻击性行为。幼儿应少接触电视、电影暴力镜头,给孩子更多的时间去玩玩具等,创造平和的生活环境。
5、攻击性行为要及时制止
家长对于孩子的攻击性行为若不及时制止,其实就是对孩子的变相鼓励,幼儿也会渐渐默认这样的行为并不是错误的,以至于越来越难控制。
6、适当的宣泄情感
烦恼、挫折、愤怒最容易引起幼儿攻击性行为,因此要教会孩子如何去宣泄自己的情感,把这些坏的情绪宣泄出去。
结论
通过家长和老师的共同合作,他的攻击性行为改善了不少,脾气也不是太暴躁了,情绪也不错,和小朋友相处更加友好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