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诗词曲赋赏析系列最美古诗专题古诗词
一轮飞镜谁磨 照彻乾坤——咏中秋节古诗词赏析(三)

一轮飞镜谁磨 照彻乾坤——咏中秋节古诗词赏析(三)

作者: 王传学 | 来源:发表于2018-09-18 12:10 被阅读144次
一轮飞镜谁磨 照彻乾坤——咏中秋节古诗词赏析(三)

一轮飞镜谁磨 照彻乾坤

——咏中秋节古诗词赏析(三)

王传学

至元明清时,中秋节已与春节齐名,成为中国的主要节日之一。咏中秋节的诗词,在内容上也有所拓展。

明代文人张岱的《陶庵梦忆》卷五“虎丘中秋夜”便记載了一番极热闹的情景:“虎丘八月半,土著流寓、士夫眷属、女乐声伎、曲中名妓戏婆、民间少妇好女、崽子娈童及游冶恶少、清客幫闲、傒僮走空之辈,无不鱗集。自生公台、千人石、鵝涧、剑池、申文定祠下,至试剑石、一二山门,皆铺毡席地坐,登高望之,如雁落平沙,霞铺江上。天暝月上,鼓吹百十处,大吹大擂,十番铙钹,漁阳摻挝,动地翻天,雷轰鼎沸,呼叫不闻。”其各色人等聚集一起,游赏玩乐,与唐宋时玩月的闲情雅致相比,更見市俗化、大众化。直至清代,中秋节更被正式定为假期;《清史稿﹒选举志》中記載,清廷于光緒年间規定,各級于“庆祝日、端午、中秋各放假一日”,而拜月祭月的习俗也继续沿襲。

元代诗人元好问的《倪庄中秋》,一反咏中秋诗的常态,写自己不愿意赏月:

  强饭日逾瘦,狭衣秋已寒。

  儿童漫相忆,行路岂知难。

  露气入茅屋,溪声喧石滩。

  山中夜来月,到晓不曾看。

这首诗写诗人在倪庄遇到中秋节,没有写传统的赏月活动,而是写自己艰难的人生经历,由景入情,反映了艰辛的社会生活。

诗一开始,诗人就说自己只能勉强吃点饭,身体日渐消瘦,穿着紧身短衣,已经感知到秋天的寒意。接着回忆起自己的青少年,那时候哪里知道人生的艰难。住在乡村,早上的露气飘进茅屋,小溪的水声冲击着石滩。最后诗人写到自己的心情,到了晚上月亮从山中升起来,可自己直到天亮也没有看过一眼。

中秋不赏月,诗人定是有心事。要么是担心国家的处境,担忧百姓的安危;要么就是感叹自己怀才不遇,或自身离乡背井孤寂悲伤。

这首诗,内容实在,感情真挚,语言优美而不尚浮华。

元代诗人傅若金的《岳阳中秋值安南贡使因怀旧游》,抒写对旧友的怀念:

洞庭秋气满龙堆,

为客偏惊节序催。

铁笛乍闻云外过,

琼楼应傍月中开。

越裳重译三年至,

溟海浮槎八月来。

忽忆旧游 今万里,

天涯长见雁飞回。

傅若金(公元1303—1342年)字与砺,一字汝砺。元代诗人。曾以参佐出使安南(今越南),任务完成出色,还授广州路学教授。有《傅与砺诗文集》。其文章“无可长短,特以诗传”。其诗“高出魏晋,下亦不失于唐”。《四库全书》收录了《傅与砺诗文集》,并说:“今观其集,当以士祯为定论”。

龙堆,洞庭湖中金沙洲的别名,延袤数里。

诗人在岳阳正值中秋节,恰好又遇到安南(越南)的贡使,引起对旧时友人的怀念,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诗的前两联写岳阳洞庭湖的中秋风光。时值中秋,洞庭湖上秋气弥漫,一望无边,让游子惊叹节序的催人。高亢的铁笛声似从云外传来,岳阳楼高耸入云,好像靠近了月亮。诗人将洞庭湖的中秋夜景写得雄壮大气,引人入胜。

后两联回忆出使安南的情况,今天逢到安南朝贡使者,似坐浮槎而来,让人无比兴奋。忽然想起那些旧时同僚如今相隔万里,只能在天涯处望见大雁飞回,难于再见面了。抒发了对旧友的深切怀念之情。

再看元代散曲家张养浩的《折桂令·中秋》,着力描写月光的澄彻:

        一轮飞镜谁磨?照彻乾坤,印透山河。玉露泠泠,洗秋空银汉无波,比常夜清光更多,尽无碍桂影婆娑。老子高歌,为问嫦娥,良夜恹恹,不醉如何?

张养浩(公元1269—1329年)字希孟,号云庄。元代著名散曲家。诗、文兼擅,而以散曲著称。他幼有才名,长游京师,献书于平章不忽木,大以为奇。累辟御史台丞相掾,擢监察御史,疏时政万余言。累官翰林直学士、礼部尚书。明代朱权《太和正音谱》谓其曲“如玉树临风”。

这首散曲抒发的是中秋夜一醉方休的情致,因此作者着力描写的是月光的澄彻,通过对澄彻月光的反复渲染,创造出一种异常宁静的境界氛围。

起首三句,排空而入,造语奇崛。中秋之夜,月亮格外圆满明净,给人一种新奇之感。以“飞镜”作比,使人产生一种不知是从何处突然飞来挂到天上的联想。而“谁磨”一问,更造成一种月光明亮无比的情势。正因月光亮得出奇,才引起作者发此惊问。下面两句,转入对月光的具体描写,但作者没有进行正面描绘,而是采用侧面烘托的手法来表现月光的明亮。天上人间,山川原野,都被照耀得如同白昼,  “彻”、“透”两字,形象地表现了月光照耀的程度。“玉露泠泠”两句,写玉露将秋空洗得“银汉无波”,那莹洁如玉的秋露,正是皓月映照下的特有产物。

“比常夜清光更多”两句,写秋光如洗,月色较往常更为明净。纵使如此,也并没有妨碍月中桂树展现其优美洒落的身影。这是对前面的一个总结,同时又从明月本身来进行描写。前人曾有“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杜甫《一百五日夜对月》)的诗句,这里却一反其意,用“桂影婆娑”的清晰影像来反衬月光的澄彻。通过多侧面多层次的反复渲染,烘托出一种明月如水、清幽静谧的氛围。面对此情此境,作者不禁情从中来,他引吭高歌,并向月中的嫦娥发问:在这美好宁静的月夜,怎能不举杯痛饮,一醉方休呢?

明代词人文征明的《念奴娇》,充满瑰丽想象:

     中秋对月,桂花浮玉,正月满天街,夜凉如洗。风泛须眉并骨寒,人在水晶宫里。蛟龙偃蹇,观阙嵯峨,缥缈笙歌沸。霜华满地,欲跨彩云飞起。

     记得去年今夕,酾酒溪亭,淡月云来去。千里江山昨梦非,转眼秋光如许。青雀西来,嫦娥报我,道佳期近矣。寄言俦侣,莫负广寒沈醉。

此词上片写词人于中秋夜晚,仰望月宫,展开瑰丽的想象。月宫中桂花树开满了桂花,花像美玉般晶莹剔透。圆月照彻了整个苍穹,夜空清凉,好似被水洗净了一般。秋风吹来,整个身躯都感到寒冷,仿佛在水晶宫殿里一样。遥看天际,蛟龙翻腾起舞,宫殿雄伟壮丽,缥缈的歌声随风飘荡。从想象回到现实,看到明亮的月光铺满大地,诗人突发奇想,愿意乘着缤纷的云朵腾空而起,飞往月宫。诗人对月宫的描绘,充满了奇光异彩,把读者带到了一个神奇的神仙世界。

下片词人回到现实,回想去年的今夜,于溪亭酌酒畅饮,望云飘月移。千里江山如昨天的梦境,清秋时令又到了眼前。词人又生发奇想:那自西而来的青鸟与嫦娥都告知我中秋佳节快到了,并让我转告好友,千万别辜负了到月宫里去痛饮甘甜的香醪啊!

此词浮想殊奇,造语浪漫,对月之人似亲临月宫,月中景物如降落左右,词人貌似仙人,而怀中仍洗不尽尘世烦恼,人间天上浑然写来,仙骨凡心杂错吐露,其主旨全在上下两结拍,上结“欲跨彩云飞起”,有超俗之想;下结“莫负广寒沈醉”,似与嫦娥有约,又显期盼。词人对月宫的赞美与向往,寄寓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曲折地表现了对现实的不满。

明代诗人徐渭的《十五夜抵建宁》,表达了天涯孤旅的落寞情感:

  城西日暮泊行船,起向长桥见月圆。

  渐上远烟浮草际,忽依高阁堕檐前。

徐渭(公元1521—1593年)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明代杰出的书画家、文学家。一生遭遇十分坎坷,以卖诗、文、画糊口,潦倒一生。他自称“吾书第一、诗二、文三、画四”。著作有《四声猿》、《南词叙录》、《徐文长佚稿》、《徐文长全集》等。传世著名画作有《墨葡萄图》轴、《山水人物花鸟》册、《墨花》九段卷(均藏故宫博物院)等。

此诗是诗人中秋之夜乘船到达建宁时所写。薄暮时分,城西边的太阳落山了,行船也停泊了,从船上下来走向长桥,只见一轮圆月慢慢升起来。夜色渐起,袅袅云烟渐渐升起于草野之间,忽然间那烟雾缭绕,顺着高高的楼阁,分散于房檐之间了。

本诗全篇都是景致描写,不着一字写愁绪,但通过日暮、云烟、行船、高阁物象的描摹,勾勒出一幅凄清的图景,表达了诗人天涯孤旅的落寞情感。

清代诗人张煌言的《舟次中秋》,表现了对故国的怀念:

淡荡秋光客路长,

兰桡桂棹泛天香。

月明圆峤人千里,

风急轻帆燕一行。

此夜衔杯惭庾亮,

几年持斧笑吴刚。

观涛岂必钱塘去,

碧海银潢自渺茫。

张煌言(公元1620—1664年)字玄著,号苍水。南明儒将、民族英雄,明末清初诗人。官至南明兵部尚书。南京失守后,与钱肃乐等起兵抗清。后奉鲁王,联络13家农民军,并与郑成功配合,亲率部队连下安徽20余城,坚持抗清斗争近20年。至清康熙三年,见大势已去,隐居不出,被俘后遭杀害。其诗文多是在战斗生涯里写成,质朴悲壮,充分表现出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中秋本是团圆之时,但国破家散,诗人只得在船上度过中秋。明亮的月光洒在波涛起伏的水面上,回家的路是多么漫长。泛着清香的船桨、小舟,急速的在水上飘摇。明月照着圆峤山,人却相隔千里,劲风吹着轻帆像燕子一样前行。

前两联写诗人中秋之夜在月光中乘船前行的情景,表现了对故国家乡亲人的思念。

后两联诗人抒发感慨。时值中秋节,诗人举杯饮酒,想起坚持北伐的东晋大臣庾亮而感到惭愧(庾亮北伐虽然没有成功,但是依然受到尊敬),抬头望月,对多年来一直持斧砍树的吴刚笑笑,为他的坚持而感动。诗的最后说,看波涛汹涌的潮水何必一定要去钱塘江呢,青天银河自是给人飘渺的感觉。表明自己不随波逐流,坚持抗清斗争的决心。

清代词人纳兰性德《琵琶仙·中秋》,充满了对亡妻的怀念:

     碧海年年,试问取、冰轮为谁圆缺?吹到一片秋香,清辉了如雪。愁中看好天良夜,知道尽成悲咽。只影而今,那堪重对,旧时明月。

     花径里、戏捉迷藏,曾惹下萧萧井梧叶。记否轻纨小扇,又几番凉热。只落得、填膺百感,总茫茫、不关离别。一任紫玉无情,夜寒吹裂。

康熙十三年(公元1674年),纳兰性德与两广总督卢兴祖之女卢氏成婚。康熙十六年卢氏难产去世,纳兰的悼亡之音由此破空而起,成为《饮水词》中拔地而起的高峰,后人不能超越,连他自己也再难超越。

此词是词人对以前感情经历的回忆,充满了对亡妻的怀念之情。

“碧海年年,试问取、冰轮为谁圆缺?”在苍茫的夜色中,词人抬头仰望天空,中秋月圆,其景何其美好;然而他却触景生情,发此疑问。通过此句,我们似乎看出了他心中的悲凉:日月轮回不断,春花秋月年年,这些都只会令他徒增烦恼;是因为佳人不在,如今的他形影相吊么?“吹到一片秋香,清辉了如雪”,不知哪里吹来的秋风,带来一阵芬芳;月亮的清辉笼罩了周围寂寞的空气,如同冰雪一样寒冷。此句寄情于景,情景交融,寒冷的是清辉还是他那颗受伤的心?回想往昔,那“一生一代一双人”,曾经花前月下,欣赏这良宵美景,“记当时,垂柳丝,花枝,满庭蝴蝶儿。”只影而今,物是人非,在这如同旧时的明月下重拾往事,只会令他“填膺百感”。

词的上片写现实,现实是充满了悲凉,其情之苦,足以震憾一切感性的心灵。用“冰轮”喻明月,用“雪”  喻明月的清辉,更增加了意境的清冷。“只影而今,那堪重对,旧时明月”,此三句道出了词人“尽成悲咽”的缘由:原来是故人不在,词人在思念他的亡妻;然而“明月不谙离恨苦”,偏要打动他那颗敏感脆弱的心,叫他情何以堪。

下片写词人仰望明月忆及往事。 “花径里、戏捉迷藏,曾惹下萧萧井梧叶”,明月下,芳丛里,词人与心上人嬉戏,游玩,虽然并未着墨描摹具体情状,而梧桐叶的缓缓飘落中,纵情的欢笑声,亲昵的厮闹声,在一片月色下朗朗可闻,其人之天真烂漫,其情之亲密无间,已不言自明,词人对故人往事的深深思恋,直抵人心深处。只是光阴荏苒,轻纨小扇轻摇又摇走了几番寒暑,去者不可追,如今只剩下词人中宵独立,“填膺百感”,而明月还是当时的明月,清辉未减分毫。中秋月光照耀,本该是众家欢聚之时,词人心中却荒凉如大漠,吹裂紫玉萧也难散愁心。

这首词以清新凝重、又十分伤感的笔调描绘了中秋时节月下的景色。其中有对往日中秋月下嬉戏欢乐的追怀依恋,有对“只影而今”的孤单失落的伤感悲叹。而结处“总茫茫、不关离别”一语又顿使全篇升华,看来诗人伤情的并非单纯的“离别”,而是更有别的隐忧,至于什么隐忧呢,落句只用了寒夜之笛声作结,留给读者去咀嚼,去回味,去联想了。

清末女英雄秋瑾的《满江红·中秋佳节》,表达了自己的凌云壮志: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独思浙。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夫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秋瑾(公元1875—1907年),原名秋闺瑾,字璇卿,东渡后改名瑾,号竞雄,自称“鉴湖女侠”。近代民主革命志士。她蔑视封建礼法,提倡男女平等,常以花木兰、秦良玉自喻。性豪侠,习文练武,曾自费东渡日本留学。积极投身革命,先后参加过光复会、同盟会等革命组织。公元1907年,她与徐锡麟等组织光复军,拟于7月6日在浙江、安徽同时起义,事泄被捕。7月15日从容就义于绍兴轩亭口。

秋瑾出生在没落的官僚地主家庭,自幼虽然受到封建礼教的束缚,但她性格豪放,秉性聪慧,少时就喜舞剑,善骑马,蔑视封建礼教,具有反抗精神。

秋瑾十八岁时,嫁给湖南人王子芳。1898年王子芳用钱捐了个户部主事的小京官,秋瑾跟随丈夫到了北京,词中“小住京华”指的就是这回事。在寓京期间,她接受了新思想、新文化,并在当时的革命形势影响下,立志要挽救国家民族的危亡,追求妇女的独立与解放。

1903年中秋节,三十岁的秋瑾与丈夫发生冲突,从家出走,寓居北京阜城门外泰顺客栈。秋瑾下决心冲破家庭牢笼,投身革命。她抛家别子,女扮男装,东渡日本,去追求另样的人生,去寻求民族振兴的道路。

此词是词人在1903年中秋节的述怀之作,反映了她在封建婚姻家庭和旧礼教的束缚中,走向革命道路前夕的苦闷彷徨和雄心壮志的开阔胸怀。

这首词是言志之作,表达了词人匡国济世的凌云志向。

词的上片写与王子芳结婚八年,表面上过着富贵人的生活,实际上是“奴仆不如”的生活(《致秋誉章书》),如今与其决裂,突破家庭束缚,实现了“求自立”的愿望。

词首先写中秋佳节暂住北京的情景,菊花盛开,秋色明净。“为篱下,黄花开遍”,是化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和李清照“人比黄花瘦”的诗句,写秋色,但主要是用来说明冲破家庭牢笼后怡然自得的心情和愁苦的心理。在封建社会里,一个女子要冲破家庭牢笼,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词人用《史记·项羽本纪》中汉军破楚的故事,来比喻说明自己终于冲破家庭牢笼,并不过分。“苦将侬、强派作蛾眉”进一步说明表面上过着贵妇人的生活,实则奴仆不如的“八年风味”。 “殊未屑”表明词人对贵妇人的生活,并不留恋,相反加以蔑视。 “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佳节应是家人团聚的日子,而词人却寓居客栈,不免有“人比黄花瘦”的冷落之感。但想到八年奴仆不如的生活,而今破楚自立,又不免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喜悦之情。把陶渊明和李清照表现不同思想的诗句杂用在一起,来表达自己初离家庭时的矛盾心情,别具匠心。

词的下片写词人虽有凌云壮志,但知音难觅,不觉泪湿衣巾。词人虽是女子,但“心却比,男儿烈”,所以能冲破家庭牢笼。离家出走以后,下一步怎么办?这是摆在词人面前的一个严峻问题。平日词人,虽以肝胆相照,真诚恳切,但不为世俗所了解,因此生活中常受折磨。现在离家以后,在大千世界中,何处去找知音?如果找不到知音,又将会受到怎样的折磨?想到这一点,不觉伤心落泪,也是很自然的。“何处觅知音”,这对当时的秋瑾来说,确实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它关系到她的前途和事业。特别是在封建社会里,一个女子的叛逆行为,究竟能得到多少人的同情和支持?所以词人清醒地估计到“必知音之难遇,更同调而无人”(《致琴文书》)的困境。这种担心和忧虑,真实地表现了一个革命者刚踏上革命征途的思想状况。

这首词的基调高昂,语言刚健清新。通过层层表述,曲折地反映了革命者参加革命前的复杂矛盾的心情,真切感人。

 

中秋月是温柔的,它用溶溶月华抚慰人们躁动的心灵;中秋月是美丽的,它带给人们无尽的遐思和美好的憧憬。每个生命都有自己的一轮明月,每个轮回都有自己的阴晴圆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在一年一度的中秋月下,愿人们阖家团圆,幸福美满。愿中秋月这个意象高悬在诗坛上空,成为我们生命中恒久相伴的诗意。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轮飞镜谁磨 照彻乾坤——咏中秋节古诗词赏析(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skun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