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春秋战国,百“家”争鸣
以前我很不喜欢有关春秋战国的历史,相比较于完整的大一统王朝来说,春秋战国、五代十国,各种权利纠葛,实在是太乱了。国家的颠覆与重建,很可能都是一瞬间的事情。人们生存在那样的一个乱世,该是多么地不安。
好在,我最近在读司马迁的《史记》,已经深刻地认识到了自己之前是如此地浅薄与懒惰。
春秋战国时期,虽然生产力水平并不高,但那时候的人们,已经很善于思考了。除去我们相对熟悉的儒家和法家,各行各业也都有自己的精英,他们秉承着对自己师承的热爱,纷纷建立“门派”,成就自己的“一家之言”。
这不由得让我想起狄更斯的《双城记》,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生活在水深火热中,还能去执着守护自己的信仰,这已然是一种极致的浪漫。
作为侠义精神源头的墨家,兼爱、非攻的千万种解读我开始喜欢上了那个时代,喜欢上了那个时代,人们的纯粹,以及他们经过漫长岁月,发酵出来的哲学思考。这些思考非常地宝贵,无数先贤,甚至为自己的信念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哪怕是几千年后的今天,我们依然有必要去了解他们的哲思,这是我们文化的源头,这也是我们中国人理想的根基。
2.墨家“兼爱、非攻”的千万种解读
在读李亮的《战国争鸣记:墨守之城》之前,我对墨家的全部印象,只是历史书上的“兼爱,非攻”。但具体又是怎样的“兼爱”,怎样的“非攻”,我却没有细琢磨。
作为侠义精神源头的墨家,兼爱、非攻的千万种解读而今读到的《战国争鸣记:墨守之城》这本书,也正是对这个主题的艺术性探讨。
墨家传人姜明鬼,是一个优秀的年青人。他有着俊朗的外表、澄澈的心灵,对于墨家的“兼爱,非攻”,他也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
和他人不同,因为自小长在“小取城”,所以,他从未对自己的信仰产生过任何的怀疑。正是因为他对信仰的这份热忱,打动了同在“小取城”学习的秦雄。和姜明鬼相比,秦雄并不是纯粹的山中弟子。他对于墨家的兼爱非攻,有着与姜明鬼截然不同的认知。他钦佩姜明鬼的纯粹,也认识到墨家理念终将无法助人攻城略地的缺憾。他们在一次任务的选拔中分离,秦雄错杀同门,本该归于辞过楼,但心软的姜明鬼还是放走了他。
姜明鬼成了帮助麦离执行任务的人,他历经坎坷,眼看着快要成功的时候,却因为一时的意乱情迷而犯下大错。终于,他无法救一城,还毁了一个国。虽然不全是他一个人的原因,但他对于信仰,第一次产生了迷惘。
作为侠义精神源头的墨家,兼爱、非攻的千万种解读到底什么是爱?他是否能爱一人如所有人?面对自己的欲望,他又该何去何从?
《战国争鸣记:墨守之城》表面上讲述的是墨家传人的故事,实际上探讨的是人性。百家争鸣,最后为何所剩寥寥无几?这其中人性的幽深,又体现在哪里?李亮都在《战国争鸣记:墨守之城》这个故事中,有了自己的交代。
墨家的“兼爱、非攻”有千万种解读的方式。这其中,需要的不仅仅是思维上的博弈,更重要的还是坚定的身体力行。
我很喜欢这个故事。他没有用太多技巧性的叙事,就这样平铺直叙,但却格外好看。阅读李亮的书籍,总仿佛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起承转合间,我们跟随着人物的思想,遨游于天地间。
不仅仅是墨家的思想源远流长,其他“家”对于自己信念的坚守,也是让人非常感动的一件事情。
3.侠客精神
按照《战国争鸣记:墨守之城》的作者李亮所言,墨家是中国侠义精神的源头。
他们惩恶扬善、除暴安良,他们渴望用自己的力量去成全整个世界的和谐。这个理想很伟大,但实现起来却很难。明知难还要为之,这就是侠义精神的重要内涵。
作为侠义精神源头的墨家,兼爱、非攻的千万种解读他们对自我的道德要求极高,他们渴望通过不断地燃烧自己来换取更大的胜利。可是,终于还是在各种抗争中失败了。所以,《战国争鸣记:墨守之城》中,姜明鬼的失败有其必然性。
我终于因此,而更进一步地理解了中国的侠义精神,这精神,值得我们去追寻、继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