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学习的孩子在遇到难题的时候,大脑启动的是应战机制。他会想各种办法去解决问题,而被动学习的孩子,他在遇到难题的时候,大脑启动的是应付机制,要么想都不想,就说不会,要么就是乱写。
在这里给家长三点建议,帮助你改变孩子对学习的态度。
第一点,只有获得学习的成就感,孩子才会感到快。比如十个题做对了七个,如果你一直强调有三个题不会做,那就是在增加孩子的挫败感。但如果你一直在强调做对了七个题,那孩子就获得了学习上的成就感。你可能想问三个不会做的题就不管了吗?当然不是。下面这条会告诉你。
第二点,有了成就感的加持,孩子在不断攻克难题之后,就会产生胜任感。
什么是胜任感呢?就是我认为我可以,我觉得我可能会成功,我愿意不断的尝试,拿刚刚那个例子来说,三个错题怎么办?家长不要说这么简单,你都不会吗?这是在强化孩子不行,做不到的负面感受。我们要说是有一点难度,咱们一块研究一下,这是跟孩子站到一块儿打败难题的态度。一旦孩子做出来,我们一定要把握时机,强化这种感觉。我们要说挺厉害啊,面对难题静下心来去想,一定要真心实意的去夸奖。如此一来,孩子做对题产生的成就感就出来。
第三点非常重要,让孩子掌控自己的行为,产生自主感。
比如孩子写作业拖拉磨蹭,如果我们一直催促说快点写,同学都写完了,你才完成了一下。这种说法只会让你的孩子越来越拖拉。
我们要这样说,我知道你不想写作业,又要动笔,又要动,脑子,很辛苦,但你还是管住了自己,开始写作业了,而且已经完成了一项长大了,有责任心了,妈妈为你骄傲。这是在强化孩子能管住自己的这个能力,强化他的责任心,让他产生自主感。如果一个孩子在学习中从未体会过愉快的体验,总是被批评,总是被否定,他怎么可能会愿意学习呢?
千万不要再催促指责批评孩子去学了,这样反而会让孩子产生依赖,被动甚至是厌学的念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