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师范的时候,每次接受培训都听到的话是“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为师,你的行为便是世范,你在课堂上的一言一行,影响着每一个正在成长的儿童。因此,课堂是你的生命,课堂也是你塑造生命的地方。怎样准备你的课堂?
1.然后与课堂亲密
毕业后,真正走入校园,成为一名真正的老师,对于课堂,便开启了长久的相爱相伴相恨相杀的生活。
怎样在这漫长的生活中体验的快乐?把课堂当家。课堂是一个劳动之家,是生命的需要,是生存的需要。想要过上高质量的幸福生活,就要对你的课堂负责,对自己负责,从可以上好一节高质量的课开始。你对课堂的付出,决定了你的课堂生命是否幸福。
2.敬畏课堂
敬畏课堂,就是敬畏生命。课堂,是你和学生的生命成长之地,你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每一种神态都可能印在学生的心底,转化了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一部分,影响着他们的人生。对课堂的敬畏,就是以谨慎、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方式处理你的课堂,雕刻你的课堂。
陶行知先生说:“教育者不是造神,不是造石像,不是造爱人。他们所要创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真善美的活人是我们的神,是我们的实相,是我们的爱人,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先生是最大的快乐,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先生创造学生,学生也创造先生,学生先生合作而创造出值得彼此崇拜的活人。活人的塑像和大理石的塑像有一点不同,刀法如果用得不对,可以万像同毁,刀法如果用的对,则一笔下去,画龙点睛。”教师是雕刻活人的雕塑师,必须谨小慎微,满怀敬畏。
3.拥有钝感力。
课堂是教师的脸面。每一次公开课,都是脸面朝外,接受众人点评的时刻。王君老师说,要有在公开课里出生入死的勇气,要敢于死在公开课里。对公开课的批评,要能够接纳容忍和吸收,要拥有厚实的承受力,提升在逆境中的抵抗力。没有众人的点评建议,哪有个人的成长?
4.尽快找到自己的“标杆”。
目光向外,找到榜样,从模仿开始,设定自己课堂的标杆,坚定前行。
入教以来,我先后追过王君,余映潮,李镇西,肖培东,徐杰,他们的课堂或汪洋恣肆,或深深浅浅,或睿智深邃,或亲切质朴,都有着自己的独特之处,他们的课堂,无一例外,都是丰厚的知识积淀出来的。
5.明确角色
在课堂上,教师不是展示者,而是帮助者,转化者。站在课堂中央的是学生教师的职责,是帮助学生学会知识,帮助学生拥有学习的能力。
6积累忍耐
教师是点灯者,是点燃学生灵魂心灯的人。而要统一点灯者需要经验的积累,资源的积累,时间的积累,在积累中忍耐,在忍耐中积累是唯一的选择。
忍耐疲惫,忍耐孤独,忍耐艰辛,在无言的忍耐中,勇敢的直面长久的寂寞和孤单。
不能计算时间,年月都无效,就是10年有时也等于虚无,艺术家是:不算,不数;像树木似的成熟,不勉强挤它的汁液,满怀信心地立在春日的暴风雨中,也不担心后边没有夏天来到,夏天终归是会来的。但它只向着忍耐的人们走来;他们在这里,好像永恒总在他们面前,无忧无虑地寂静而广大。我天天学习,在我所感谢的痛苦中学习,‘忍耐’是一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