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底在追求什么——感觉篇
(行文思路:人生在追求什么➡️人生的本质就是在基因的控制下繁衍自身➡️能超越理性、基因的,就只有感觉➡️可是感觉是转瞬即逝的➡️人生或许没有意义)
我一直在想,人在这漫长而复杂的一生当中,到底在追求什么。有形的物质终会湮灭,而无形的精神、情绪、情感等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淡漠、消弭。所谓永恒的东西是不存在的,我们追求不了永恒,因为我们自身,也不是一个永恒的存在。
人生短暂,如白驹过隙,忽然而已,那这忽然的一生之间,我们辛辛苦苦地在追求什么呢?有人认为,人不就是在追求成功吗,追求幸福吗?从出生伊始,我们就开始追求:婴儿追求的是健康地长大,小孩追求的是幸福的童年、优异的成绩,中学时追求的是高分以及好的高中,高中时追求的也是高分但是是好的大学,大学时追求德智体全面发展和满意的工作,工作时追求的是业绩,功成名就后追求的是家庭美满,家庭美满后追求的是安度晚年,而这时,我们的子女出生了,又开始了如我们前半生一样奋斗的轮回。
这样一看,人的追求不就大抵如此吗,汲汲而生,汲汲而死,都是在这个目标完成之后为下一个目标而奋斗。这样的人生标准、充实、无可挑剔,也是许多人所向往的人生,说实话,这也是我所向往的人生。功成名就、家庭美满,这样的人生谁不想要呢?
可是,就是在这种标准化的人生所求中,我发现了问题。
从人类自身的角度讲,这样不断追求的人生是为社会所赞许的,但跳出自我,从“上帝视角”来看我们人类这些行为时,会发现我们的追求其实没有意义。
我们都是在不断向前,实现了这一个目标,然后完成下一个目标,而我们的终极目标是家庭美满、生儿育女(至少在我看来是这样),然后我们就可以安度晚年、安心地去死了。回看整个过程,我们行为的终极目的不就是繁衍后代吗?从基因的角度讲,我们一切的所做所为,不就是为了实现基因的传递吗?
(《攻壳机动队》中,主角所说的话道破了我们存在的本质——我们不过是基因的奴隶,在基因的驱使下,做着各种对延续基因自身有益的事)
我们的一生所求,不过是为了基因的传递,而这是在我们不知情,或在潜意识下发生的事,我们的一生,对我们自身来说,其实并没有追求什么。
我觉得超越于基因目的之外的追求只有一种,那就是感觉。
(我很喜欢日本灾难片《日本沉没》里,主人公妈妈在主人公劝她走时说的这句话。人的本能,或者说基因的本能,是保存自身、延续自己,任何一个面对危险降临的人类,首先想到的一定是跑,可篇中主人公的妈妈却不想跑,因为现在住的地方有他先生的记忆,也有她喜欢她先生时的那种感情。人跑了,记忆却没了,心情也找不到了,那就算能保存自身、延续生命,又有什么意义呢?)
相比于以利益为一切目的的理性,感觉属于不求利益、只追求自身的感性。人的一生被两种力量支配,理性和感性,理性可以说就是基因的化身,因为它以利益最大化为目的进行人体驱动,而感性则是不追求任何利益,只追求一种感觉,只追求眼前的所求,为了眼前欲望的满足,即便是使自身毁灭,也在所不惜。
可是感觉转瞬即逝的,我们所追求的任何精神上的东西,无论其强度有多大,它们都有自身的半衰期,都会随着时间而衰减,直至消失不见,仿佛从来没有存在过一样。
经受了那般苛酷训练的他们,胸怀的希望、梦想和计划,究竟都消失到了哪里呢?人的思绪也会伴随着肉体的死亡,草草消逝无踪么?——村上春树《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
人的一生,总会存在这样那样的愿望,或伟大,或渺小,不管这些愿望在别人看来是怎样,它们都曾真真切切在它们的主人心内确实地燃烧过,存在过,怀抱着这些愿望的那些人,或被愿望所激励做了很多有意的事,或被现实所压迫没能实现自己的心。这愿望曾经是那么热烈而真实,为实现它们而奋斗的过程是那么鼓舞人心而让人热水澎湃,可就算是曾经这么伟大过的愿望,这么切心灼肺的感觉,多年之后,还是会想空气中的烟尘一样,烟消云散,化而不见。即便是像曹操那么成功的人,一生的所成,也只会慢慢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中。
我们所努力寻求的这些感觉,这些幸福感,这些成就感,不管被社会赋予再多的意义,不管被人类自身加以再多的价值,于时间来说,它们都是没有意义的,都会消散的,都会像没有存在过一样,一去而空。
不过,用是否能够一直存在去衡量一个事物的价值,去决定一个事物存在的意义,是不是有些太过肤浅了?转瞬即逝是大部分事物的属性,永恒只是人类的幻想,如果说转瞬即逝的事物都没有意义,那我们整个人类的存在,是不是都没有意义了。
这样反推出来似乎能得到一个荒谬的结论,但是,整个人类的存在没有意义,这个结论真的是荒谬的吗?我不是一个悲观主义者,不是一个虚无主义者,只是本就不清楚自身来自于那儿,又要去向何处的我们,真的能在这茫茫的时间流河中,找到我们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吗?
用瞬时的、但能不断生成的幸福感促动我们前进而不至于失去人生的方向,或许这才是人脑奖赏回路系统存在的最本质意义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