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看到这样一条新闻,这位见义勇为者很不幸的被拘留了14天。
焦点就是原因实际的情况是怎么样还有待论证,但如果真是见义勇为被错判的话,应该是大家都中了先发影响力的招了,历史上有很多冤案错案都因此而起。
例如:1973年的一天晚上,18岁的彼得·赖利从聚会回到家里,惊讶地发现自己的妈妈躺在地板上的血泊之中。后来警方的尸检表明,她是被十分残忍地杀害的:喉咙被割断,三根肋骨骨折,两条大腿骨也碎裂了。
赖利身高一米七,体重55公斤,全身上下都毫无血迹,似乎不太可能是凶手。但看到他在母亲遇害的门外茫然发呆,警方从一开始就怀疑上了他。后来调查发现,赖利的妈妈性情十分暴躁,对待他的态度也十分恶劣,如果因为忍无可忍而杀了母亲,这种解释也说得过去。
于是警方带走了赖利,在长达16个小时的时间里,有4名警察对其轮番盘问并以各种手段逼迫他认罪,终于受不了了的赖利签下了认罪书。第二天,赖利在牢房中醒来,可怕的疲劳感消失,他这才意识到自己犯了大错,然而为时已晚——在此后的庭审中,再也没人理会他的抗争。直到两年后,当时的首席检察官去世,人们才在他的文件柜里发现了赖利的不在场证明,这才使得他从监狱获释。
这个案例中警方对赖利母子关系紧张先入为主,再疲劳审讯中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后更认定赖利就是凶手,甚至后来连赖利自己都觉得自己是凶手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会让人联想到事情发生的原因。这种现象科学的解释应该叫做“焦点就是原因”。人都是感性动物,大部分是在非理性时间,对于首先展示在我们面前的东西和情景印象深刻,并会为此投入大量的精力且聚焦于自己的判断。最一开始关注的焦点不仅能让人感知到重要性,还能让人感知到因果关系。
这种“焦点就是原因”的现象,连英国女王都不得不让步。
2002年在伦敦中心地区举办的伊丽莎白二世登基50周年庆典活动。比起当时盛大的场面,事后的一篇新闻报道更令他印象深刻:一位年轻姑娘在觐见女王时,小提包里的手机突然响了起来,而且根本停不下来。包括女王在内的所有人都盯着姑娘的提包看,突如其来的尴尬时刻让姑娘呆若木鸡。最后连女王都向前俯身提议道:“孩子,你接电话吧。说不定是很重要的事。” 现实中很多时候,在某一时刻最突出、最关注的、最引人注目的东西,就是最重要的东西,它甚至会影响人们对因果关系的判断。
在得知这一点之后,如何引导和转移他人关注的焦点成了我们尤为重要的事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