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3779102/3a23088e0f31305e.png)
最近,女儿总跟我们提,幼儿园里的好朋友要来家里玩。说了两三次,我们没太留意,只马虎回应了下。上周五,我下班回家,女儿就兴奋地跑来说:“妈妈,覃朗,明天要来我家玩了,我要把玩具和书都分享给他。”
晚饭后,她又雀跃地从衣柜里,翻出一套裙子。这是她最爱的蓬蓬裙。临睡前,她还提醒我,帮她定闹钟,说害怕睡过头。看女儿对明天的见面如此期待,我心里一紧,要是覃朗明天没来,或者他妈妈压根不知道,就女儿这状态,怕是会在家等一天了。
我开始认真起来,问女儿:“你跟覃朗是怎么约定的?”“我们在校车上说好了,他周六来我家玩,我告诉他,我家住xx小区。”女儿睡下后,我连忙在班级群里,加了覃朗妈妈的微信。一问,果然人家周六另有安排。不过覃朗妈妈说,他儿子这几天也天天念叨,要邀请女儿去他家玩的事。
想着女儿已经准备好了一切,如果好朋友没来,一定很失望。所以当即,和覃朗妈妈确认了周末的时间,把见面定在了周天。如我所料,女儿得知好朋友周六没时间,脸上露出大写的难过。听到周天可以见面后,立马又喜笑颜开。
假如,那天我把女儿的话,只当她说着好玩,不和对方联系,女儿应该会受一次小小的打击吧。好朋友之间的约定,说话不算数,他们友谊的小船,想必或多或少也会受些影响。是的,差一点,我就草率地忽略了,孩子之间的小小友谊。
陶行知曾在《小孩不小歌》中这样写过:"人人都说小孩子小,谁知他人小心不小。您若小看小孩子,便比小孩还要小!”孩子对待感情比我们真挚,只是都被我们当作了“玩笑话”。
前同事,之前和我住一个小区,她家小孩从出生到四岁,都在这个小区生活。白天她去上班,姥姥就带着孩子,去楼下和这帮小朋友一起玩。几个孩子从小玩到大,互相都很要好。后来因为工作变动,她和老公换了一家公司,离家有40分钟车程。同事觉得每天往返太奔波了,就托中介在公司附近,找了一间两居室。
我说,换个新环境,你家小孩应该很舍不得那几个好朋友吧。同事耸耸肩:“这我倒不担心,这么小的孩子懂什么感情,今天跟你好明天跟她好,多玩几次又是朋友了。”
搬家那天,楼下小朋友在玩医生扮演的游戏,同事小孩和往常一样跑过去要加入,被姥姥牵走了。小孩一脸蒙圈,以为姥姥不让他玩,拼命和姥姥拉扯。同事抱着玩具箱和搬家师傅,从电梯里出来,见儿子耍赖,上去就将儿子抱走了,“新家又会有好朋友的,那边更多呢。”
朋友总会有新的。但不管未来会遇到多少朋友,在此刻孩子的心里,想要一起玩下去的好朋友,就是他们。家可以从新安置,可孩子这段友谊,却无处安放了。
10月女儿生日前,我给她做过一个生日倒计时表,每天睡前,女儿会在表上画一颗小爱心,表示一天过完了,剩下没画的空白格,就是她距离吃蛋糕的日子。
12月我生日,女儿说要为妈妈做一个生日倒计时表。从早上起床,她就专心致志地坐在桌前,画这张表。用的颜色,全是粉色,她说这是我们两个共同喜欢的颜色。格子边还画了小花纹装饰。可是,第二天被爷爷不小心坐到了,纸张中间裂了一条缝。女儿看到后,当即就哭了。
爸爸一头雾水,就说:“没事没事,等下再做一张就好了。”果然是“神助攻”,爸爸一句话后,女儿哭的更惨了。啥叫“没事没事”,在孩子那里这都是大事。
女儿认真画了一个早晨,为妈妈精心制作生日表,是她认为给妈妈最好的爱了。结果,被爷爷不小心坐坏了,可想而知,女儿心里的愤怒和难过。谁说孩子小不懂感情,他们看待友谊和感情才是最纯粹的,没有掺杂一丝杂念。爱恨分明,执着赤诚。
李跃儿在《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一书中,讲过一段经历。大概是说,她曾有个绘画学生的妈妈,过于较真女儿作品画的像不像,总哀叹女儿没绘画天赋。李跃儿倒很看好这小女孩的作品,火柴人画的很有想象力。于是,李跃儿苦口婆心,跟女孩妈妈讲了很多她对绘画的理解和态度。
这位妈妈听完后豁然开朗,不再对女儿的画横加指责,渐渐的,女儿的绘画水平也越来越好了。为了表示感谢,这位妈妈鼓励女儿,给李跃儿送了两份礼物。女孩很胆怯,冲过去没说一个字,就把海贝哐当扔给了李跃儿。之后,女孩又送过一次胸针,也是有些粗鲁的方式。
两次礼物,李跃儿都收的一头雾水。如果不是后来女孩妈妈帮忙解释,李跃儿根本不知道,那个海贝和胸针都是女孩最珍爱的东西。那天,李跃儿照常上课,她凑过去一边问女孩在画什么,一边说那枚胸花很漂亮。并把胸花戴在了自己的上衣上,还给了女孩一个大大的拥抱。
女孩一下子高兴得不知如何是好,伸出舌头在下嘴唇添了一下,傻傻地笑着,然后猛地跑开了。
对于小女孩独特的送礼方式,李跃儿后来是这么说的:“没有人送你东西时,哐哧一声扔下就走吧?这就是彻彻底底的、人类最美好最原始的情感。如果说她有什么目的的话,那就是想让你拥有这个东西,与他人共同分享自己的幸福。”
一个五六岁的小女孩,愿意把自己最珍爱的东西,拱手送人,她对李跃儿的爱是赤城的。虽然她送礼的方式很原始,心意却是满的。李跃儿当初从地上捡起这两样东西,她的回应是礼貌性的。在她看来,这不过是普普通通的小礼物。可对小女孩而言,这是她百分之百的诚意。所以,当李跃儿在小女孩面前戴上那枚胸花时,那一刻,小女孩的心意,终于得到认领。
所有的感情,只有被回应被正视那一刻,它才有了意义。反之,它不过就是个毫无存在感的空气。
有位读者在书中留言,说小女孩的举动,让她想起自己的儿子。出门玩,无论在路上捡到什么,只要是儿子喜欢的东西,都会小心翼翼拿回家送给他们。有时,拿回去一根枯树枝,有时拿回去一只粉笔头,有时拿回去她最爱的零食。每次接过儿子的礼物,就只单纯的觉得儿子太可爱了,并没有仔细的去欣赏那些礼物。甚至礼物接手之后,随手就放下了。
她说看到书里的小女孩,深深觉得惭愧,当初应该好好谢谢儿子,亲亲他的小脸蛋。确实,她错过了很多美好瞬间。哪怕假装一下,表现的欢喜一些,好奇一点,孩子一定会把这份美好扩展至更大。
他一定会随着你的正视,继续跟你聊,枯树枝的特别之处,粉笔头为什么要送妈妈...他们会讲出很多被你忽视掉的有趣想法。而这些温暖的对话,会成为你和孩子间最美好的回忆。
再小的孩子,也有感情。而且,感情是他们最最宝贝的东西。
席慕蓉写过一首悲凉的《出塞曲》:
谁说出塞曲的调子太悲凉
如果你不爱听
那是因为
歌中没有你的渴望
如果把里面的诗词换成孩子,一样悲凉:
谁说小孩不懂感情
如果你认为他不懂
那是因为
孩子的成长没有你的尊重
成全孩子的友谊和情感,是对孩子一种尊重,更是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