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学生的成绩和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一定是矛盾的吗?
这是我在听老师们分享的时候记下来的一个困惑,虽然自己的内心对这个问题的答案很笃定,但还是想找一些依据。
广东的吴敏华老师说。他上一届的学生每周少上三节数学课,被他用来上体育课了;一个月也会少上一节晚修,被他用来放电影了,学生毕业时也不见得比其他班差。
我自己上一级2013级的学生,音乐课美术课一直上到中考前两个月,学生们学的津津有味,老师教的也乐在其中。学校大大小小的活动学生们都积极参加,取得了很多好成绩,最终的文化课成绩也不差。
李镇西老师有一篇文章的题目是《至少别把孩子教残废》,里面提到四川广元的一所山区学校“范家小学”,校长张平原。张校长通过转变理念和改革课程,让这所四面都是大山的小学成了吸引大都市孩子的名校,有教育专家来看了之后,这样评价该校:“我在这所小学看到了北欧教育的影子。”有人问张平原校长:“别的村小,学生都跟着父母去大城市,你的学校却吸引了许多大城市的孩子。对此你是不是感到自己很牛?”张校长说:“这还不是最牛的,我最牛的是,在我的学校,这么多年,没有一个近视眼!”
“这么多年,没有一个近视眼”?太震撼了,太不可思议了。我教的2017级学生50个人,最后只有两个人不戴眼镜。学生们早上来的时候,太阳还没完全升起;下午放学回家的时候,太阳已经落山了。两头不见太阳,眼睛得不到有效放松。有科学研究表明,眼睛需要有足够的阳光照射才好。学生们一周三节体育课,就算是能足额上满,加上大课间和其它的课间,还是不能拥有足够的光照和活动时间。何况有些学生不一定能出满勤,这就导致周一升旗仪式上频频有学生晕倒。往年是太阳照射时间太长,学生中暑受不了,近年来无论什么季节,总有学生被老师或者同学搀扶着赶往医务室。升旗仪式期间,医务室的大夫是最忙的、最重要的时候。
张文质老师曾给健康孩子贴过这样几个标签:皮肤黝黑,牙齿洁白,眼睛明亮,浑身有劲。对比一下,我们的学生与此标准相去甚远。其实很多事实证明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和关注学生的成绩并不矛盾,只不过家庭、学校、社会都不断内卷的时代,谁都不敢标新立异,成为“典型”。于是,这样的“典型”只能出在山区学校,出现在个别老师身上。
把孩子当成温室里的鲜花培养,他就经不起风吹雨打,野蛮生长的野花生命力会更加旺盛、更加顽强。
引用李镇西老师的一段话作为结尾:
把更多的时间还给孩子们吧!让他们去腾跃,去追逐,去扑打,去翻滚……只有“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才是真正的教育。生命力顽强的野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