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工作后我发现自己开始频繁使用手机记事,后来担心自己忘记查手机,我甚至直接给同一件事设置两三个闹钟。这算是近几年我生活上少有的明显变化,因为至少在毕业前我很多日程都能直接背下来。
年纪增长记忆力下降可能是其中一个原因,但工作和生活中各种事项的繁琐程度也不是在校时能比的。
事情越多,越发现人的主观记忆一点都不靠谱。一方面自己不能记下所有事,另一方面即便当下能记下,过一段时间脑海里的内容也会变形甚至消退。我相信很多人应该都会有类似「怎么这件事和我印象中的不一样」的体验。
面对这种情况使用外部辅助工具能帮上不少忙,至少「白纸黑字」写下比自己主观回忆还是靠谱得多,特别是科技不断发展的今天。以前可能还是手写笔记、手写便签,现在各种电子产品的升级让我们有了更多的选择,像是电脑、手机、甚至智能手表的日程提醒或闹钟等等。
二
我发现像我这样,遇到重要事情第一时间用各种工具记下来,避免记错或遗忘的人还真不少。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的教诲深入人心,由于上述提到的,对自己记忆能力不信任等原因,在「自己记」和「运用外部辅助工具」两者之间,大多数人都会更倾向于后者。
这种现象可以理解为理性选择,因为记录工具的可靠性确实比大脑记忆要好,但同时人们对工具的依赖也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了一种「认知偏差」。有研究甚至发现,即便实验中靠自己记忆能获得更大的奖励,人们也依然会选择外部辅助工具(Gilbert et al., 2020)。
这可能会引起一种担忧,如果记忆和其他一些能力一样「用进废退」,那么长期依靠外部辅助工具会不会导致自己记忆力下降?
三
今年《实验心理学杂志:总论》(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General)上有一篇相关论文讨论了这个问题(Dupont, Zhu, & Gilbert, 2022)。
先上结论,使用外部辅助工具有助于提高人的记忆表现,而不是让人变得更加懒惰或健忘。这要怎么解释?
首先,人们要记忆的信息可以简单分为「重要」和「非重要」两类。重要信息一般涉及一些能让人们更大程度获利、或者遗忘后会导致更大程度损失的内容。
因此,人们通常会将各种「记忆资源」向重要信息上倾斜。在仅能依靠自己脑力记忆时会更优先记忆重要信息;可以使用外部辅助工具时,就会更倾向于用工具来保存重要信息。
使用外部辅助工具能为大脑「减负」,重要信息不再占用脑力。但这时大脑并不会就此「闲置」下去变懒健忘,而是会去记忆其他相对不太重要的事情。
从实验结果来看,在使用外部辅助工具后,人们对于重要信息和非重要信息的记忆准确度分别提高了18%和27%。哪怕是在人们仅对重要信息使用辅助工具的情况下,对非重要信息的记忆效果也会有所提升。
(补充一下,重要信息提升幅度小于非重要信息,很可能是因为人们本身就很关注重要信息的记忆,所以可改进的空间和非重要信息相比不是特别大。)
四
虽然外部辅助工具能帮助人们提高记忆表现,但我们也要警惕对这些工具的依赖性。
上述实验中,研究人员也发现,如果在人们使用外部辅助帮助记忆后拿掉这些工具,人们对重要信息的记忆准确度会有明显下降,这时人们对非重要信息的记忆准确度反而会高于重要信息。
这可能是因为,人们将记忆重要信息的工作过度托付给辅助工具,导致他们自己没有花太多心思将这些信息装进自己脑袋里。
所以总的来说,使用手机等设备辅助记忆并没有什么问题。这些工具不但不会降低我们的记忆力,反而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存储重要信息、并释放脑力去记忆更多的内容。
但要注意的是,过于依赖设备可能会降低我们对重要信息的关注度,一旦设备存储的内容丢失,我们能记得的可能就只有那些相对不重要的东西了。
手机可以用,记得做好备份。
参考文献:
Dupont, D., Zhu, Q., & Gilbert, S. J. (2022). Value-based routing of delayed intentions into brain-based versus external memory store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General.
Gilbert, S. J., Bird, A., Carpenter, J. M., Fleming, S. M., Sachdeva, C., & Tsai, P. C. (2020). Optimal use of reminders: Metacognition, effort, and cognitive offloading.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General, 149(3), 501.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