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至今,钱的名声一直都不太好,这也许是最大的千古奇冤。
如果把钱放到一个两三岁孩子的面前,他可能会去拿到手来,用手揉搓甚至撕坏来探究探究这到底是个啥东西,对他来说,这可能与他之前见到的纸别无二致,唯一能够吸引他好奇心的也只是它的色泽与图案而已。
而对于成年人就不同了,即使是傻子,也知道钱是好东西。这些成年人里的一些人把钱看成是高于一切的事物,不惜一切代价追求它。有的人付出了很多努力,结果只能赚到一点点钱,得到的钱也留不住,来了就走了;有的人有个机会能赚很多钱,但是因为内心恐惧,这个机会也溜走了;有的人虽然有财富,但是也过得很累,为了赚钱牺牲了亲情甚至健康。
而造成这些的都与一种“无钱型人格障碍”的对钱的无意识信念有关,通俗的讲就是在你的潜意识里敢不敢成为有钱人?
所谓典型“无钱型人格障碍”的人的特点,首先是没钱,然后就是偏执、尖刻、嫉妒心强、懒惰,所谓的“穷酸”说的就是这种人。造成这种表象的,大都由这几种无意识态度造成:
觉得钱越多越好。
这也是最常见、我们关于金钱的无意识态度。尤其处在当前的消费社会,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与无限可能造成了人们的消费欲望越来越强烈,对钱的追求也随之愈演愈烈,这就代表我们永远无法停下来享受,随之而来的感受就是压力和焦虑。
于是就会出现当我们有1万元的时候开始需要10万,当我们有10万的时候又开始追求百万,……“只要我再多1亿元就够了,这样我就可以停下来,放松地享受我的人生了。”那你就努力工作吧,也许会赚到1亿元。但那时候你会停下来享受吗?不会的。当你赚到1亿元的时候,看到其他人还有更多,你会对自己说:“我需要更多,这样不够。”……
你永远不会觉得够,我敢打包票,只要无意识里有这样的态度,你就会不断跟人比较。正如人民的名义里赵德汉之类被抓住的贪官,许多人贪污腐败的赃款一分未花,他们获得金钱的方式,就是一种永不满足的心理无意识,他们要么从小生长在穷苦家庭,心理上有一种巨大的匮乏感,从来没有停下来问自己人生的价值到底是什么,只是盲目的追求更多,更多,无法享受当下,更无法享受生活。
只有奋斗牺牲才能赚到钱。
诚然,“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天道酬勤”这些人生道理大家都熟悉,很多人也奉之为圭臬,认为必须非常努力非常辛苦才能赚到很多钱。
如果你也相信这句话,代表对你而言,赚钱非常有压力,你会经常感觉很心累。然而,太多的财富故事告诉我们,努力奋斗并不是变有钱的充分必要条件。这其实是我们限制自己的方式。即使有财富机会走到你面前,你也会犹豫不决,并最终跑掉。
例如很多因为拆迁而一夜暴富的人,反而到头来会越过越穷,钱来的快,去的更快,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没有与钱建立良好的关系,潜意识里认为钱是不应该这样来的,而是应该努力奋斗得来的。
相信我,如果你也抱持同样的信念,“我一定要牺牲、一定要挣扎、一定要很努力,才可以赚到很多钱”,你不会看见这些轻松赚大钱的好机会的。你会像盲人一样,看不到脚下散落一地的黄金,即使踩到了,也会当作石头踢开。
有钱就要牢牢抓住。
还有很多人,对钱特别谨慎,他害怕失去钱,害怕钱不够用,他牢牢地抓住钱,希望钱永远不要离开。很明显,这只是一种美好的奢望,一个虚无缥缈的梦想。
钱是流动的,它会来也会走。如果太想控制钱,反之对钱就会产生一种无意识的焦虑和恐惧,这也是限制,反而会更加产生匮乏感。因为如果想要挣大钱的话,你就要投资,要准备好先花钱,准备好冒险。
马云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当年他把所有的钱都拿出来,冒险做一件前途不明朗的事情。敢于冒险,敢于花钱,财散人聚,人聚财来,只有这样才能让你的钱变得更多。如果你对钱持有小心翼翼、焦虑的态度,它就会成为限制你的实现目标的阻碍。
抱怨钱且羞于谈钱。
这是另一种无意识态度。“我好难啊”“做了这么多,这么努力,钱还是没有来,挣钱好难啊”这些抱怨里其实隐藏着一种我们对待人生的态度:“我没有得到我想要的。”
或者来自另一种更深层次的无意识态度,“我不值得,我不够好”。如果你对自己的认知是“不值得”或“不够好”,那么当你去追求大目标的时候就会迟疑,“我会不会成功?”“我有没有能力做好?”无意识中就会不断破坏自己。
而当我们羞于谈钱时,我们会觉得向别人开口要钱是不可以的,或者你借别人钱但没办法开口要回来,这都源于你的一种骄傲。开口要钱是不可以的,这也就导致,如果我负债也是不可以的。只要你无意识中有这些,你就会限制自己。因为你要赚钱的话,做到一定程度必然面临扩张的需求。当你要扩张的时候你必须向别人开口要钱,是不是?
其实,无论是“无钱型人格”也好,无意识信念也好,敢不敢成为有钱人,归根结底是我们要处理好与内心深处自己的关系,内心的自在与富足才是真正的富有,勇于改变现状,走出自己心理的舒适区,直面改变和调整会给你带来的生活的压力,不要用以前的心理逻辑去指导自己行事,而是要觉知自已的旧有模式,然后一点一点去改变它。
毕竟,如果要让事情变得更好,先让自己变得更好,与自己和解,不设限不纠结,终有一天,我们会成为心灵上的“有钱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