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教育史 第四章
关于中教史,确实内容蛮多,也有很多需要记忆的地方,记忆的前提是一定要知道当时的时代背景,那个时代的发展,对于教育的理念等你。这样再去看里面所包含的内容,大框架捋出来,添加小细节进去,就不会那么乱,会清晰很多。
到目前为止,学的是有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夏,商,西周,东周,东周有分为(春秋和战国)。封建时期:秦,汉(西汉和东汉)魏晋南北朝朝,隋,唐,五代十国,宋。这一条时间线。里面的细节内容很多,有很多的名词和今天的意思不一样,比如汉代的太学里面称教师是博士,博士首领(如今的校长)称为仆射。主讲博士叫“都讲”等等。
还是需要每一课每一课的仔细复习过去,不要赶进度。听得时候也要仔细听老师的讲解的逻辑,帮助记忆。
2、教材分析U1
教材的编排都是有不同的意图,从而输入新信息的学习。每一个section是循环递进的,紧密相连,之前没有仔细分析教材,觉得一些很简单的内容,没有什么好讲的,是自己太浅薄了,没有懂教材的逻辑。
比如在topic2里面,A部分的听说主要是询问第二人称的一些基本信息,国籍,姓名电话号码等。在a部分的2a开始,材料里就出现了询问第三人称的单数和复数的一些基本信息,先感知。到了B部分,就是学习学习询问第三人称的基本信息。而这些内容,就是课程的重点,学生在学会之后,充分的练习,掌握住知识点。而不是留到学生课后去操练,能在课堂上完成的,就要到课上完成。
另外一个收获的点就是:鼓励学生时,我们还要指出学生努力的方向。这样他们才知道下次要如何做,才能做的更好。这一点也非常重要。明确方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