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斯蒂芬妖 砍柴书院专栏作者
取悦别人,是一种病
最近新出了一部评分高达9.4分的日剧《凪的新生活》,内容过于真实扎心。
女主凪每天迎合老板和同事,制造“其乐融融”的氛围。
无条件接受同事的各种“请求”,享受他们对自己的称赞。
回到家也没有放松,即使再不情愿,也尽量满足男友的各种需求。
然而她这样全心全地的付出,却没有换来相应的回报。
好心替同事加班,却被别人嘲笑说是“专用的外包工人”。
为男友做各种改变,却被他贴上“cheap girl”的标签。
很多网友看得泪流满面,仿佛看到了自己,处处讨好别人,却活得小心翼翼。
美国临床心理医生哈丽雅特.布莱克,把这些讨好别人的行为称为取悦“症”。
她认为取悦就像拖延一样,会给人的身心和生活带来负面影响。
取悦者总会隐藏真实的内心,一味地顺从别人,自我压抑久了不仅会产生挫败感,甚至会被别人轻视。
作家简.奥斯汀在作品里也曾描述过对老好人的看法:
“她不过是个好脾气、热心肠的年轻女人;我们很难讨厌她,因为我们根本没把她放在眼里。”
通过25年的临床研究,哈丽雅特发现生活中老好人竟如此普遍,于是她写下了这本《取悦症》,并帮助了很多人治好了这个“病”。
患上取悦症的人,如果能学会说“不”,了解症状并做出改变,生活将会轻松快乐许多。
取悦了别人,迷失了自己
哈丽雅特揭开了“老好人”的伤疤:其实深陷取悦症的人,大都过得不快乐。
书中有这样一个故事,萨拉是一位家庭主妇,凡事都亲力亲为。
她把家里收拾得干净舒适,添置各种生活用品,让丈夫和孩子不需要为琐事担忧。
家人习惯了她的“服侍”,早就把她的任劳任怨看成是理所当然。
有一次她生病住院,无法再做家务,也不能接送孩子。
她本以为家人会悉心照顾她,没想到他们不仅埋怨家里变得乱糟糟的,还对她住院产生的麻烦表现出恼怒。
萨拉感到心酸,想不到多年的付出,没有换来家人的平等对待,反而是自私和冷漠。
作者指出,像萨拉这样的人患上了“认知型”取悦症,他们有“先人后己”的思维观念:
不愿意拒绝别人,反而是以满足他人需求为先。
因为他们认为:“如果我对别人好,那么别人也必然会喜欢我,对我好。”
只不过他们忽略了这些“应该”和“必须”,别人是否会感恩和回报。
带着目的性地付出,结果总会更令人失望。
琳达从小就是“乖乖女”,达到了父母的要求,她就会得到赞许和夸奖,反之就会换来失望和批评。
一直以来为了得到喜爱和关注,琳达总是努力地满足父母的各种期待。
进入职场后,琳达也尽力完成上司给的任务,同事请她帮的“忙”,甚至有时主动承担其他的活儿。
她也满足于上司和同事们对她的认可,感觉自己是个有价值的人。
因此琳达总是加班,总有做不完的事,有时候效率太低免不了被上司责骂。
她珍惜和男友的关系,会因为男友一句提议,就立刻做出改变。
这类人没有意识到,经过常年累月的积累,他们变成本能的去取悦别人。
对讨好别人“上瘾”的人,其实是患上了“习惯型”取悦症。
当取悦者一味的付出,被讨好的人也会逐渐认为一切都理所当然,变本加厉的索取。
取悦本身就是一种顺从行为,会在不知不觉中降低了取悦者的自我价值感,被别人认为是一种懦弱。
取悦者应该撕掉“老好人”的标签,学会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学会说“不”,没那么难
取悦症“患者”不懂拒绝,不仅是碍于情面,也担心对方会不会对自己有意见。
日本作家太宰治在小说《人间失格》中描述了这种害怕拒绝的心理:
“我的不幸,恰恰在于我缺乏拒绝的能力,我害怕一旦拒绝别人,便会在彼此心里留下永远无法愈合的裂痕。”
然而靠取悦建立的任何关系,都经不起考验。
学会说一次“不”,坚持自己的立场,试着去掌控生活,或许会发生不一样的改变。
作者哈丽雅特说:“拒绝别人最好的办法,就是在‘知道’和‘做到’这件事之间,设立一座桥梁,循序渐进的学会拒绝。”
设立桥梁最好的方法就是:拖延时间。
当朋友又一次打电话来请求帮助,他也许默认你会毫不犹豫地答应。
但这一次你可以直接以急事为由,跟对方说:“我过会儿给你打过去行吗?”
如果是面对面的请求,可以借故离开现场,比如突然接到电话,或者想去卫生间。
遇到请求不要马上回复,让自己掌握主动权,同时给自己一次认真思考的机会。
如果决定提出这种方案,可以说:
“很遗憾,我不能一整天都帮你,只有上午可以。如果那样不行,恐怕就没有办法了。”
这种回复既表达了拒绝,也给了对方选择的空间,也不会让处境变尴尬。
如果决定彻底拒绝,就要坚决地顶住压力,善用“三明治技巧”:把拒绝的信息夹在两层肯定或恭维的话中间。
你可以这样回复:“你能请我帮忙我非常荣幸,但是这次没办法帮你(时间上有冲突或其他理由),非常感谢你能想到我,这对我很重要。”
这种拒绝方式能给彼此一定的缓冲空间,并且也不会让对方觉得没面子。
同时也会给到一种暗示:请“老好人”帮忙没那么容易了。
今后或许别人不再认为你的付出是一种理所当然,而是需要协商和考究。
爱默生有一句名言:你的善良必须带点锋芒。
当学会了拒绝,不仅会让人感到轻松,也能更好的管理时间、规划生活。
其实生活中最受欢迎的,往往是那些有原则、懂得坚持自我的人,而不是委屈自己的取悦者。
你需要的,是取悦自己
其实把别人的需求放在第一位,以此换来平等的对待和认可,也是一种不自信的表现。
作为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好人,尽管你一直努力让每个人高兴,但是你很少会对自己感到满意。
因为你太在意别人对你的看法,别人的态度和情绪直接影响到你的心情,你的人生正在被他人左右。
很多人会感到困惑和痛苦:
“我已经为别人做了一切,但是没有人给我回报”。
“我对朋友真心相待,然而他们却只是在利用我。”
“我对每个人都那么好,可他们把那看成是天经地义的。”
除了学会说“不”,你最应该需要做的,是取悦自己。
取悦自己最好的办法就是,减少压力和享受生活。
减少压力:写任务清单
作为老好人,总是会包揽一堆工作,无论这些活儿到底该不该自己做。
最悲哀的事,就是自己已经精疲力竭,而周围的人却毫不领情。
先列一个任务清单,把所有现有的工作全部记下来,然后问自己三个问题:
1,这项任务是我的吗?
2,我很喜欢做这项任务吗?
3,如果亲自做这项任务,我会感到更有价值吗?
如果清单上有任意一份工作既不属于你,你也不喜欢做,同时做了也不会觉得有价值。
那就意味着该把这份工作派出去了。
前面提到的萨拉进行了反思,做了任务清单后,她发现其实很多工作她并不需要承担。
她开始不再包办家务,而是让家里每个人都履行自己的责任。
当家人切身体会到她的辛苦后,反而学会关心和体贴她了。
减轻自己的负担,让自己从忙碌中解脱出来,将会过得更从容。
享受生活:写娱乐清单
作为老好人,你可能早就习惯了照顾别人,但其实最该照顾的是自己。
如果你不关注自己的需求,那么别人更不会回应你的呐喊。
生活中有太多美好的事物和值得去享受的活动:比如吃一顿美食、做一次spa、安排一场短途旅行。
哈丽雅特提出了一项挑战:把能让自己感受到放松和愉悦的活动写下来,然后每个星期天挑一两项来完成。
甚至可以选择简单的娱乐小项目,比如看一场电影,做一次冥想,或者阅读一本心爱的书。
不要思考有没有时间去做,或是做这些事会不会有负罪感。
时间挤一挤总是会有的,当成必要任务去做,一定能完成。
一点点地取悦自己,获得幸福感,会让人逐渐意识到,自己的需求才是最重要的。
对自己的关注越来越多,自我价值感就会越来越高,就不再受到别人评价的影响。
多满足自己的需求,会让自己充满自信,才有能力真正的帮助别人。
当你无需在意别人是否认可和喜欢你,只要你肯定自己,就会发现全世界都会接纳你。
把投注在别人身上的期待和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生命才会更有意义。
身心灵大师罗伊马丁说:“只有在我们不需要外来的赞许时,才会变得自由。”
亲爱的,这个世界上你最应该取悦的人,是自己。
排版:沐漪
责任编辑:柳叶叨叨
校对:柳叶叨叨
文章作者简介:斯蒂芬妖,金融圈里的文艺少女。笔走人生,愿分享所思所想,严肃对待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