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哲思
与“佛”对话

与“佛”对话

作者: 老李的理性批判 | 来源:发表于2021-01-10 07:38 被阅读0次

    以下是本人在多年前对佛学感兴趣时,看了一些佛学书,听了一些高僧讲佛后的一些不成熟的想法的记录。虽说当时企图进入佛的世界,但因自己“慧”根太浅,终不得其门而入。现在,有了“人类的时间意识是认识万物的尺度”的想法,重温一下这些想法,还是有所得的。

                            与“佛”对话

    “佛”是什么?“它”是实的还是虚的、是具体的还是抽象的、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我想,如果将“佛”理解为就是“智慧”,那么以上问题就可以得到答案。“佛”亦即“智慧”,是实的也是虚的、是具体的也是抽象的、是有限的也是无限的。“问佛”就是“问智慧”,“求佛”就是“求智慧”,“成佛”就是“智慧的觉悟者”。以下的“与佛对话”其实就是与一些有智慧的人在网上进行有关“智慧”的探讨。

    佛法是“智”“慧”双修的妙法!

    济群法师:在首次说法中,佛陀根据他的修道经历和印度医生治病的原理,提出“苦集灭道”四谛法门,这也是佛陀最初的宣教纲领。苦谛是正视人生是苦的现实;集谛是探寻痛苦的根源;灭谛是痛苦的彻底息灭,即涅槃;道谛是平息痛苦的方法。佛陀真是有大智慧,仅仅用四个字,就高度概括了轮回和解脱的原理。

    想法:现实是“苦”,理想是“灭”,如何让理想照进现实,首先就要“集”,最终还是要“道”。可是一个字:“难”啊!现实是如此强大,理想是如此微弱,皆因肯少有人去“集”,更不用说去“道”了。

    索达吉堪布:接触一件新的事物时,不管别人说得有多玄妙,我们也应该用智慧去观察、用逻辑去推断,包括对佛教也应如此。藏传佛教中的辩论,起的就是这个作用,它让我们不盲从、不回避,任何疑问都可以拿到桌面上来分析。

    谢热特明:《辩经》的目的也不是要争出个你输我赢,而是由辩论者用有一定的原则和逻辑前提下,以佛法的正见,破除邪见。对于辩经者而言,(一)可训练才。(二)可通过辩经的形式,提高个人对于佛法的领悟程度。(三)可增长智慧,发掘自身潜藏的如来藏。功德也是无可限量。

    想法:情感、行为与认知是密不可分的。逻辑的、理性的认知可促进“慧观”和“善行”的广度、深度、高度的发展,而“慧观”和“善行”同样可以促进逻辑的、理性的认知的向广度、深度、高度的发展,佛学一项非常宝贵、非常优势的遗产就是“辩经”。

    索达吉堪布:这个时代,知识可以从网上轻易获取,博学不再是人们的向往,但由于缺少了文化,即使你掌握再多以前不知道的知识,也不一定有能力与烦恼相处。其实,人一辈子的时间非常有限,每天在浏览铺天盖地的信息时,我们应该想一想:到底什么才是自己最需要的?

    想法:沉迷于杂多无序的信息海洋中,容易使人困心、分心、散心!“眼前霓虹光,疑是世界观。举头望高楼,低头勤刷网”。

    济群法师:佛教虽然承认生命发展有规律可循,但命运不是绝对的。一方面,命运建立在因果基础上;另一方面,感果的过程又取决于因缘推动,是众多条件的和合。今生的生命状态固然和命运有关,但因还需要缘来成就。在由因感果的过程中,任何一个因素的改变,都会影响到最终结局。

    想法:人终有一死,这是命;人要吃喝拉撒睡,这是人不可违抗的规律。然而人的意志是自由的,人的行为受意志力的影响并且被意志选择所决定,所谓的“境随心转”,心是因,行是果。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时个人好心所做的事,并不得到社会的承认,甚至被社会责骂,因此怀疑“好心”有没有必要。这里所说的“行为”是指道德伦理行为。

    索达吉堪布:生只是一场戏,每个在台上演戏的人,认真扮演自己的角色就好。如果你不会因台下观众的喝彩而兴奋,就不会因他们的嘘声而伤心。如此心不随境转,你会自在而出色地演好每一场戏份。

    想法:芸芸众生在现实生活中首先要解决的是“福禄寿”的问题,“福”就是衣食住,“禄”就是工作和收入,“寿”就是医疗健康。解决的过程肯定是“苦”的过程,然而没有这个“苦”的过程,很难有“乐”的果,甚至不会有“乐”的感受。没有“乐”果,没有“乐”受,何来“苦”因,何来“苦”受。

    济群法师:在本质上,五蕴只是一堆元素的组合,是暂时存在的生命形态,其中并没有恒常不变的自性。虽然它是我们可以使用的一个工具,但不是真正的“我”。如果把这些当做是“我”,就会影响到对生命真相的认识。世人为无明所惑,颠倒妄想,才会无常执常,无我执我,不净执净,乃至以苦为乐。

    昌亮法师: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不但“无常”,而且“无我”。所谓“我”,是恒常不变的实体,具有自我主宰的功能,然而,世界上有没有能单一独立、自我存在、自我决定的永恒事物?当然没有!能够明白这些真理,人生才能如行云流水般自由自在、任运逍遥

    想法:“自性”就是“实体”的意思。没有一个永恒的物质“实体”主宰“色”,没有一个永恒的灵魂“实体”主宰“受想行识”。“我”亦即“自性”,而“自性”就是“实体”的意思。没有一个永恒的物质“实体”主宰“色”,没有一个永恒的灵魂“实体”主宰“受想行识”,亦即“自性空”。其实佛学本质是“无神论”,至于后来将“佛”和“观音”奉为神灵,也许是方便法门。

    如果我们将“佛”还原为“觉悟者”,将“观音”还原为“有慈悲心的大德”,那么现实中的人其实都有潜在的“佛性”或“观音因子”,要想成为“佛”或“观音”是有可能性的,而可以通过行为去实现,不至于仅满足于对“佛”或“观音”的崇拜。

    还有一点,在现实生活中,“实体”的概念一定要有,即使这个概念是相对的、假借的,它也是有效用的,可以视它为一种一定时间内一定程度上“法定不变的主体”。否则就会出现以下情形,一个人杀了人,第二天被警察抓住,他可以说,那是昨天的我干的,不是今天的我干的,你们去抓昨天的我好了。

    菩提书院:佛教讲的随缘,其实是很智慧的。佛教对世界的认识,就是立足于因缘因果。任何一件事的成败,都离不开这四个字。其中,有客观条件,也有主观因素。当我们面对一件事的时候,如何随缘?这就要考量各种因素,审时度势,然后做出智慧选择,而不是一厢情愿。

    想法:随缘,其实是审时度势,而非什么都不作为。谢谢法师的开示。在审时度势时,也要坚守一些原则,例如“慈悲心”原则、“善行”原则。虽然在现实生活中,要坚持这些原则相当困难,可也不要走向它的反面。

    昌亮法师:人类思想的力量非常巨大,唯识论说的是万法唯心造,人的思想会创造世界。我们的阿赖耶识里装满了因果业力,大家共同的业力创造出来之世界,就是我们现在这个样子

    想法:社会上的种种道德伦理行为,甚至经济政治军事外交现象“唯心识所变现”好理解,而且这是真理!然而自然界种种自然现象““唯心识所变现”确实不好理解,自然界种种自然现象“唯心识所变现”可不可以理解为“唯通过人的概念系统来显现”?

    人的概念系统包括现量(感性认识)、比量(理性认识),也就是人通过感官系统感知觉到的杂多表象,以及人通过意识对这些杂多表象进行概念联结,运用概念进行判断,运用判断进行推理。

    济群法师:我们对世界认识到什么程度,是取决于自身认识。如果不解决认识的问题,关心宇宙是没什么意义的。就像观测设备出了故障,观测结果就不可能准确。所以说,我们拥有什么样的认识能力,才是认识世界的关键所在。

    想法:我们认识宇宙万物,除了运用我们的五官接收信息材料(现量)外,还要运用我们大脑的一整套逻辑概念系统对这些接收到的信息材料进行组织、整理、加工(比量),最终形成产品,亦即经验知识。我们人的感官感性认识和大脑的逻辑理性认识,构成了我们的认识能力。

    《佛教在亚洲的传扬、演变与分歧》《四大圣哲》作者:卡尔·西奥多·雅斯贝尔斯(KarlTheodorJaspers)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佛陀被尊为神。根据佛陀的教诲,带来解脱的并非祈祷、恩宠或牺牲祭献,而是知识。这种知识原在个人能力之内可得。只要它引发真知,秉持善行。诸神无法赐给人真知,因为连他们自身也需要真知。佛陀宣示了真知,但听者必须自求真知

    《庄子•秋水》: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儵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是庄子对还是惠子对?

    想法:庄子和惠子说得都对。庄子观察鱼的出游从容的现象,以人的快乐作为类比,推断鱼是快乐的。虽然这推断不可以证实,可也难以证伪。你不把它当作科学知识,而把它当作情感抒发,这是可以的。惠子认为人没有理智直观(凭眼睛看到对方心思)的能力,这也是对的,人确实没有这个能力。

    德国哲学家康德认为:人只有感性直观(凭感知觉器官感知事物)的能力,而没有理智直观(凭眼睛直接看到对方想什么或凭概念直接创造物质)的能力,如果上帝存在的话,也许有理智直观的能力,例如,说有光,就有光。佛学本质是无神论的,那么佛有没有这种理智直观的能力?

    天台子达照:《看见的都对》在修行的路上,就是不停地启用慧眼内观自我和擦亮眼睛外看世界,你会发现不认可的自己和不认可的世界,同时也会发现久久追寻的自我和难以置信的世界。进步就是会发现一个全新的自己和全新的世界,感叹不已,寂静无语!

    想法:关于内观自我,康德认为:既然要认识我们自己,除了思维使任何一种可能直观的杂多获得统觉的统一性的行动之外,还需要一定的直观方式使这种杂多被给予……这种直观方式只能是感性直观而不能是理智直观。

    康德说:为了认识我自己,除了意识或者除了我在思维我之外,我还需要一种对我里面的杂多的直观,用它来规定这种思想。我作为仅仅意识到自己的联结能力的理智实存着,但就它应当联结的杂多而言却服从一个它称为内感官的限制条件,亦即时间关系。只有处于时间关系,才能使联结变得可直观。

    康德的意思是,不论是外观世界,还是内观自己,作为知识来说,都要受到时间条件的限制,亦即在经验范围内进行。超出经验范围来外观世界、内观自己,不是不可以,那就是属于信仰和道德伦理行为领域的事,但不属于知识领域里的事。

    虽然不属于知识领域里的事,但是超出经验范围来外观世界、内观自己对于知识向未知领域的探索可以起到引导和促进的作用。

    凡夫毕竟生活在经验的现实世界中,获得经验世界的知识,毕竟是一种明了分别经验世界的真理的知识,唯识学并不否认这种“妙有”知识”的存在。佛学“声明、因明、医方明、工巧明、内明”中的不少知识都是有关经验世界的知识。在此基础上的参悟超验世界才会顺理成章。

    “万法唯识所变现”的“识”是“精神”的或是“物质”的?如果不是“精神”的也不是“物质”的,那么它又是什么?是“空”吗?即便是“空”,“空”也应该是存在的,那么将“空”理解为既是“精神”的也是“物质”的也并非不可以。可将这种状态下的“精神”理解为“信息”,将“物质”理解为“能量”。

    “信息”对心法起作用,可对“色法”是否起作用,有存疑,但可进行探讨研究;“能量”对“色法”起作用,这是一定的,也对“心法”起作用,这是有很多例子证明的。

    “信息”也是转化为“能量”才能对“心法”起作用,因而“能量”是最基本的,“能量”看不见摸不着,然而它显现出的自然界的电现象、力现象、光现象,人的行为现象等,却是人可以感知觉到的。

    “原点”的“能量”是最强的,影响最深远的,当今被大多数科学家所接受、认可的“大爆炸”理论可证之。因此,我们追溯“万法”的原因,愈接近“原点”,就愈接近“万法”的本来面目,也就愈接近真理,从而更可以让“真理之光”普照“万法”,让人看得更清楚!更可以让“真理的力量”施惠至人世间!

    因此,所谓“大智慧”的人,是那些将“万法”原因追溯至“原点”或接近“原点”的人,例如佛、牛顿、爱因斯坦、哥本哈根学派的科学家。佛追溯至“空”,牛顿追溯至“万有引力”,爱因斯坦追溯至“不变光速”,哥本哈根学派的科学家追溯至“量子”。

    济群法师:如果内心对宗教有强烈需求,具备足够的虔诚,自然容易身体力行地实践。一旦由实践得到切身的宗教体验,这种信仰就会比较坚固。如果仅仅将佛学当做学术研究,不和自己的人生发生联系,不将佛法切实运用到生活,是得不到佛法真实利益的。即使教理研究得再深入,也难以对法生起信心。

    想法:法师这样说似乎不妥。许多大哲如熊十力、牟宗三、南怀谨等就是在对佛法进行深入的学术研究后,才会坚定地进行弘法的事业,并且影响了不少有知识的人的思想。请法师包容不同的观点。法师所悦“内心对宗教有强烈需求,具备足够的虔诚,自然容易身体力行地实践”可能更适合于知识水平不高的群体。但对于知识水平较高的群体,相信大多数都是通过了解佛理而认同佛法的。

    所谓的“头脑”是理性,所谓的“良心”是情感,而“成佛”是“善行”的结果。对佛理的理性认识与对佛法的强烈情感都可以促进善行,唯识学与因明学就十分强调理性认识的作用,因为凡夫都具备理性,亦即具有“八识”,具有“现量”与“比量”的能力,只有在充分的理性认识的基础上,才能“转识成智”。

    而凭着对佛的强烈情感而修行的,也有成佛的,可毕竟要具有很深的慧根,大都数人都没有。

    佛法如何面对现代科学技术进步的挑战,这是一个问题。从宇宙本体论角度看,科技的进步(相对论、量子力学、现代天文物理学)是对佛法的“性空”证明而不是证伪。但是从宇宙现象学角度看,佛法却有两个问题很难明白,一个是自然是直接由人的“第八识”变现出来的(人的精神创造物质),一个是投胎轮回的问题

    如果将自然界种种自然现象“唯心识所变现”理解为“唯通过人的概念系统来显现”,这是有道理的。而人的“心识”直接变现出自然界种种自然现象,这是难以理解的。而“投胎”问题既难证实也难证伪,若是为了“抑恶杨善”的需要而作的一种假设,亦可以,但仅此而已。

    “佛法”如何面对不同社会阶层,这也是一个问题!面对普通百姓特别是那些贫穷百姓和那些千千万万工作着的青年,不要強调“空”,他们中甚至有人“一无所有”,他们需要金钱和物质来糊口养家或者成家立业,因此要鼓励他们“妙有”,正当合法、有理有德、有节有度地得到他们的应该所得。

    而对于那些已经拥有大量财富(不管是干净钱还是肮脏钱)的富人,对于那些拥有权力的官员,则要大谈“空”,促使他们揖献社会、服务社会。

    按照不同层次的人进行不同层次的“普法”,这也是佛觉悟后的做法,现代的佛教面临着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挑战,佛教要发展,要摆脱许多人头脑中“封建迷信”的成见,这也许是一种不错的方法。

    《惯于争鸣的印度人》一书中提到,在印度史诗《奥义书》中,祭师的妻子提出一个问题:如果整个地球充满财富,而且全属于她的,她就能够借助财富而实现永生吗?祭师回答:不能!你的生活将会像富人的生活那样,可籍此而永生是毫无希望的。妻子说,如果我不能借助财富而永生,那我应当用财富做什么呢?

    海德格尔说,神的认知是直觉,而不是思想,思想总是包含有限制的。在神的直觉活动中,它首先创造这直觉的对象,由于事先它即看穿了这存在物。

    想法:有一句话“人一说思考,上帝就发笑”,其实说的就是上帝认识事物和创造事物是不需思考的,而直接依靠直觉来认识和创造。

    “人一说思考,上帝就发笑”恰好说明了人和神的本质区别。人对物质世界的认识能力和创造能力是有限的,而神是无限的。人只有感性直观能力,而没有理智直观能力。人要认识物质世界,首先要通过人的感官接受外界信息材料,然后通过人的思维系统对这些信息材料进行思考,形成概念和思想,指导人的创造行为

    那么对人的精神世界而言,人有没有理智直观(智的直觉)能力?大哲牟宗三先生认为具有,而且这种智的直觉是中国传统的儒、释、道文化之可能的根本。通过智的直觉,儒家观照道德的本心(天心),道家观照道心(玄照的心),佛家观照如来藏自性清净心。

    感性直观只有接受性,而且是有限的。而理智直观具有直接的创造性,而且是无限的。在康德看来,人只有感性直观,而没有理智直观,理智直观只有上帝才会有(假设上帝存在的话)。而牟宗三先生从道德伦理实践的角度出发,认为人有理智直观(智的直觉)的能力。圣人、得道的人、成佛的人,理智直观能力尤为圆满

    何谓“第一原因”?康德说是“物自体”,“物自体”不可知但可思维,思维“物自体”从认识的角度看,可引导人探索未知的领域。从道德伦理实践的角度看,可通过“灵魂不朽”、“自由意志”、“上帝存在”的假设来指导和规范人的思想和行为。唯物主义认为是“无限”,佛家认为是“空”。

    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无限的,而人的认识能力也是无限的,因而世界最终是可知的可认识的。佛家的“空”按照中道观的观点是超越时间、空间、因果、变化的“不来不去,不一不异,不生不灭,不常不断”。康德、唯物主义、佛家所认为的第一因(终极因)其实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超越了人的经验范围。

    济群法师:我们无法离开自己的认识看世界,却能通过学佛调整认识。当我们改变自身认识的时候,也就改变了自己眼中的世界

    想法:儒家求仁,道家寻道,佛家悟空,基督教赎罪,然而从人的道德伦理行为实践的角度看,求仁、寻道、悟空、赎罪无非就是求善,虽然说法、方法、途径有所不同,本质上却是没有什么不同。因此,“善”应该成为人类道德伦理行为实践的最高的理想理念和最高的行为原则。因此,各宗派之间应该取长补短。

    六祖慧能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

    想法:西方发达国家都是政教分离的,政府管今生的事,教堂管来世的事。灵魂不朽、自由意志、上帝存在的三大假设对人的道德伦理实践是有很大的规范和促进作用的

    人只有认识到自身的认识能力和创造能力都是有限时,他才会谦卑和理性,而不会狂妄到非理性地将自己当作是具有无限的认识能力和创造能力的上帝,人只是上帝所认识和所创造的无限多生物存在的其中一种,而幸运的是,人具有思考能力,会思考宗教化的人格的、理性化的形而上的、物质化的无限的上帝的存在!

    唯物主义者所信奉的是物质化的无限的上帝的存在,而大多数中国人又是天生的唯物主义者,因此中国人也是有神论者!只不过是物神而不是精神!

    宗教信仰最终目的和最大作用是劝人为善,“轮回”和“神迹”等只当是方便法门,不要执着去证明它们在自然界中的真实存在,那是意义不大的无功徒劳。即使是小孩子也不会执着在童话世界中去追问小猫小狗小花小草到底会不会说人话,他们只是沉醉在童话中美好的世界氛围中,而感受到爱、美、善。

    若要进行科学研究,要将“轮回”、“神迹”等拒绝于门外。可若要劝人为善,可将“轮回”、“神迹”等作为假设或神话故事请进门内,作为方便法门,教导凡夫众生。有了这些“假设”或者听了这些“神话故事”,可以首先在心理上产生了规范和约束我们行为的作用。

    佛教不是有辩经的传统吗?唯识学和因明说为辩经提供了理论和方法,要说服别人,就要拿点真功夫出来。济群法师的《认识和存在》一书很不错,唯识学可以解释许多心理现象,但唯识学中轮回和物质世界也由人的第八识直接变出来这两点,既不能证实也不能证伪,有讨论空间。

    济群法师:佛陀在菩提树下所做的,就是通过轮回之流,一直追溯到源头,看清它从何而来。佛陀在探寻中发现,因和果是相伴出现的。一旦有了因,就必然导致果。反之,只有从因上灭除,果才不会发生。解脱也是同样,必须从根本上灭除痛苦之因,才能截断众流,彻底息灭痛苦。

    想法:在世间的现象世界的所有现象均是有时间、空间、因果性、变化的元素,而佛陀所悟到的“空”的世界是一个超越时间、空间、因果性、变化因素的本体世界,亦即中道观的观点所说的“不来不去,不一不异,不生不灭,不常不断”的世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与“佛”对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tica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