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绛说“走好选择的路,别选择好走的路,你才能拥有真正的自己”。而我们大多数人的痛苦就在于总是误解“走好”二字,即没法彻底接纳选择后的真实或真相。
你选择在重点高中出类拔萃,就必须心无旁骛;你选择在大学期间攒足砝码,考取名校,出国留学,就没时间谈情说爱,风花雪夜;你选择加入创业公司快速历练成长,就不要奢望朝九晚五,做五休二的按部就班,循规滔距,也别羡慕他人朋友圈刻意‘秀’的闲情逸致;你选择通过写作拥有变现的能力,就不要艳羡他人动不动就聚会聚餐,酒足饭饱,尽欢而散,你要甘于孤独,一心一意,持续精进。
有一次和朋友聊天,对于她渴望的生活她说:能做着自己感兴趣的工作,工作能满足生活所需,有彼此相爱的人陪伴,一起成长,分担劳累,分享喜悦,有几许老友,偶尔小聚,喝茶聊天,不亦快哉!
她渴望的生活也曾是我所渴望的。
但现在才发现,所谓“感兴趣”的工作不过是建立流程,把工作拆解到具体,分模块去反复练习至驾轻就熟,把工作做好了,受到他人肯定,自然就“感兴趣”了,但大多数时候你既无心精进,还抱怨连连;
工作满足所需:这个简单,只要精神够独立,格局足够大,就不屑于去攀比,就不会被欲望撕扯,就是去厂里打工也能满足“生活所需”,但大多数时候你要么是被父母的期望绑架,要么被贫瘠的精神带来的空虚和过多的欲望束缚,让生活基本需要成了一场场面华丽的不懈斗争;
有彼此相爱的人陪伴:被流行文化毒害久了,就以为只有“在一起”才是幸福的,但你可否知晓“在一起”和幸福并没必然联系,就如谈多少情和学会爱并没有必然联系一样,你有没有见过两个人在一起更无聊,更孤独的场景?对,就在你身边,只要细心观察你会发现的,别拿牺牲自我彼此迁就当做生活的底色模板,你又有没有见过一个人却活的精彩绝伦的谁都不想交换的人生,比如李欣频,一个人一年至少有大半的时间在旅行,一个人玩还不尽兴,还带着一群人玩,别拿甘于平凡掩饰自己贫乏的内心和不愿成长的事实。
有几许老友:所有长久的感情莫不是心灵和气质上的相互吸引,我的几个老朋友基本都是从高中就交好的,一直现在安好,而大多无疾而终的基本都是成年人的“交易关系”,即能相互提供对方需要价值的关系,不能提供了,若感情淡薄(基本都是),关系就基本完成它的使命了。就关系而言李笑来提过一个观点:你只有足够优秀,才会有有效的人脉关系,对现在关系原则的描绘一针见血,你要做的是维护老朋友,同时至少打磨精通一个稀缺能力,拥有和他人交易的资本。
而我所渴望的生活现在都没来临,要么是我一直苦于寻找可以淋漓尽致表达自己的地方,却发现到处都是框架限制;要么是居无定所,身边的朋友天南地北,来去匆匆,大家都急着各奔前程,和家人也是聚少离多,就像“内心没有归宿的人到哪里都是流浪”说的,自己的内心一直在流浪,对定居过的城市和居所也有一种疏离感,内心的柔软像快愈合的伤口一样慢慢结茄,有了看似坚硬的壳,感知力渐渐微弱的像快要熄灭的火苗,长此以往,怕渴望的生活还没来自己就已向麻木不仁缴械投降,直到读到艾佛烈德•德索萨在《幸福是一段旅程》的一段话才幡然醒悟,原来,等待本身就是生活。
艾佛烈德•德索萨在《幸福是一段旅程》说到:
长期以来,我都觉得生活--真正的生活似乎即将开始。但,总是有一些障碍,一些必须先完成的事情,一些没有完成的工作,要付出的时间或要偿还的债务。之后,生活就会开始了。最后,我突然醒悟过来,这些障碍本身就是我的生活。
这一观点让我意识到并没有一条通往幸福的道路,幸福本身就是路。
于是,我开始认真思考,我渴望的生活到底是什么,不负一生的地方已经找到了,剩下的就是投入,和时间做朋友,那种意气相投可以同频共振的知己可遇不可求,顺其自然,活好自己即可,家人虽聚少离多,只要自己把自己该尽的义务做到,尽力付出即可,至于归宿感其实都来自内心的安全感,那就努力给自己创造强大的变现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自己给自己安全感。
前几天看香港作家安静写的《懒人的生活》时,她也提到这种忙碌而焦躁的内心状态,她的处理方式是冥想练习,比如早起冥想半小时,不论睡多晚都会睡前静坐冥想半小时,在冥想过程中,沉淀念想,隔离情绪,进入‘空’的状态,完成一天的修心之旅。
我有一个习惯,遇到没尝试过的总会亲自上手一遍,于是早起的第一件事,倒计时冥想半小时,晚睡前也是如此,安睡时同时利用睡眠先生唐堂教的自我催眠法,发现真的很容易入睡,而且早上醒来不会有困乏感,也没抵触情绪,坚持了才几天,效果就出来了,白天学习时会比较投入,也不再有焦躁感,反而多了一份平静,这种久违的平和感觉终于回来了。
现在我争取把每天尽力过的充实,至于渴望,随缘吧!反正又没浪费时间,了无遗憾,尽人事,服天命。
愿读到这篇文章的你内心安定,随处可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