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一谈“美学”!

作者: 张辉常 | 来源:发表于2018-01-27 11:20 被阅读13278次

2018年1月27日,西湖雪景开始逐渐在朋友圈刷屏,段桥残雪再现西湖,网友直呼让人美到想哭。新闻报道说,西湖一瞬间就被喜爱美景的游客给温暖地环抱住,他们拿着手机在紧张地选取角度,试图留住西湖雪景绚丽多彩的时分,为了看一眼断桥残雪,有的人甚至凌晨四点多就赶来。

西湖雪景

就在今天早上,我的编辑一个电话把我从美梦中吵醒,她特别激动地说:“西湖太美了,太美了,真的太美了……”,其实不用猜,我也知道这次编辑又有写作任务交给我了。

我写过很多篇文章,也删掉了很多我早期没有公开的文章,因为我觉得天底下优秀的作者太多了,一些好的价值观的呈现有这些优秀作者已经足够了,而我只想为我的读者负责,不想浪费他们哪怕是5分钟的阅读时间。

那么西湖之美,从古至今都被赞叹为有着治愈功效的鬼斧神工之作,我很惊讶西湖竟然可以美得这么“百毒不侵”,所以,这次我想认真地谈一谈美。

西湖雪景
01 关于“美”的定义

西湖有三绝:“断桥不断,长桥不长,孤山不孤”。

“断桥残雪一线牵,神话流转恋千年”,我们小的时候知道西湖是因为看电视剧和听到的歌曲,我们羡慕剧中许仙和白娘子的凄美爱情故事。

现在也有人喜欢牵着自己的爱人去看看西湖雪景,这其中美好的爱情寓意是:相爱的两个人在西湖雪景中走,走着走着就白头了。那么回到现实中,因为西湖断桥,给逝去的生活增添了许多思念和感知。

有关于美,我很喜欢的一位作家—朱光潜先生,他对美的定义和描述太精准了!

朱光潜先生的《谈美》这本书中有讲到关于美的定义:真正产生美的,不是物理上的距离,而是和你实用性的距离。也就是脱离我们的现实用途,才叫美。

人们对暂时用不到的、脱离实用性的资源,有一种感应的能力,能让它不脱离自己的视野,保持诱惑,作为备用资源,这就是最原始的美感。

什么是美,就像追捕蝴蝶一样,蝴蝶本身是美丽的,但是如果蝴蝶在网里面一直苦闷挣扎的话,那它就没有丝毫的美感可言,而一旦蝴蝶挣脱束缚,它就会极尽所能展示着妖娆奢华的舞姿,在空中花园绚烂耀眼地飞来飞去,这才叫做美,它是自由的。

追捕蝴蝶

大家心目中真正想捕捉的美一定是不那么普遍存在的,否则就失去了神秘感,如同蒙娜丽莎的微笑究竟美在哪里呢,她本质的美就恰好在于“没人知道她在笑什么”,哪怕是最伟大的作家一生也可能只是在描述他精神世界里的片面!

我理解的关于美的定义,它是充满诗意般的静态:美是一花一世界,美是清泉石上流,美是姹紫又嫣红,美是对影成三人……

诗意般的静态
02 如何保持对“美”的敏感

在西班牙《世界报》上对我们中国普遍存在的现象有这样一段评论:“中国的高房价,毁灭了年轻人的爱情,也毁灭了年轻人的想象力。他们本可以吟诵诗歌、结伴旅行、开读书会。

但现在,年轻人大学一毕业就成为中年人,像中年人那样为了柴米油盐精打细算。他们的生活,从一开始就注定是物质的、世故的,而不能体验一段浪漫的人生,一种面向心灵的生活方式。”

这段评价特别的实事求是,也非常贴切我们的生活,在一线大城市工作生活的人们可能感受更加精确。

其实从物质需求转移到精神需求,人才会更加容易有“美”的感觉的产生,按照佛学里面讲的就是欲求越低 ,越愿意关怀别人和美景。

我觉得保持对美的敏感,首先就是不要被成熟的规矩和训练所固定住,要做个开心的小孩,要充满好奇心,多大岁数都有愿望摸摸雪、揉揉雪、亲亲雪!

罗曼·罗兰有一句名言:“大多数人在二十岁或三十岁就死了,他们变成了自己的影子,往后的生命只是在不断的重复自己!”

大部分人在26岁其实就已经死了,想看尽世界的美,却始终都不敢迈出一步。我们大概是23岁大学毕业,然后参加工作3年后,也就是26岁左右,欣赏大自然之美的那颗心就已经彻彻底底地死掉了,工作上开始有了职业倦怠感,生活上也成了一潭死水,再也经不起任何风浪了,人们迫于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压力,身体和精神上都充满着无力感!

某一天听朋友聊起他的诗和远方,我没有打击他,但也没说出自己的想法,那一刻就感觉到他的状态是:诗再也没空去读了,远方再也达不到了!

人生是一条寂寞的路,旅程漫漫,无趣和乏味会消磨吞噬所有的意志和信心。而有趣的灵魂会让平淡无奇的岁月变得生动曼妙。

我们真的没有必要给自己设上限,你看前段时间赢得众多网友喜爱的、今年已经82岁的中国最帅大爷——王德顺,他还一直通过健身和拍影视剧来加持自己的生命厚度!

萧伯纳曾经说过:如果仅把年少时的时光当成是年轻的,那是一件多么可悲的事情。

所有无聊的事情都会衍生出很多细节让你觉得它复杂而有趣,因此我认为有趣的人必须具备的一个最重要的品质就是:“迈开步子走出去探索,开阔一下视野获得新知,大胆尝试去体验未知的世界!”

蔡康永曾经说过:“在这个时代,我们要做到先行万里路,才能够获得评判万卷书的能力,然后再从万卷书里,挑点书来看。”

在旅途中去感受传承亿万年独有的美,去发现那些盈溢着生命的时光,去抚摸那些镶刻着文明痕跡的岁月!

米开朗琪罗说:“美,其实就是净化过剩的过程。”

花鸟鱼虫,山川河流,琴棋书画,只有真正的大美者,才能够在无边无际的动荡混乱和嘈杂浮华中脱颖而出,给我们留下无法磨灭的感受。

泸沽湖

去外面见见世面,就是丰盈生命再剔除杂扰的过程。越是见过世面的人,欲望越少,内心的挣扎才会慢慢减少。

因为旅行就是消除无知和仇恨的最佳方式,而且到处都有美景。玉龙雪山的风、香格里拉的花、束河的茶马古道、拉市海的湿地、泸沽湖的女神山……等等。

丽江的玉龙雪山

人不是灰色的蚂蚁,人生过分的单调和规律会使人失去快乐。

老舍先生说:“生活是一种律动,须有光有影,有左有右,有晴有雨,滋味其实就含在这变而不猛的曲折里。”

保持审美的愿望和激情确实很难,而挑战人们惯有的审美,也并非简单地是为了反其道而反其道,而是出自于艺术本身规律的最高要求,因为人类捕捉美丽瞬间的能力本质上就是:善于在被人们忽略的寻常事物中创造出美并给众人惊喜。

生活中的美
03 美学与心理学的联系

心理学一词来源于希腊文,意思是关于灵魂的科学。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及动物的心理现象、精神功能和行为的科学。

美学的对象是美的本质及其意义,心理学的对象则是人。但是它们也互有交集,美学也会利用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心理学也研究美学的审美心理。

美国美学家桑塔耶纳说:“美是在快感的客观化中逐渐形成的,美是客观化了的一种快感。

例如,我们在听音乐的时候,都能直接感受到音乐带来的视听上的震撼美感,我个人喜欢听一些古典音乐、钢琴曲,比如理查德·克莱德曼、班得瑞、莫扎特等著名钢琴家的演奏曲。

尼采说:“没有欣赏古典音乐之美的人生,或许是一个错误。”

比如说,理查德·克莱德曼的空灵缥缈、清新脱俗的钢琴演奏,当他的那些美妙的钢琴曲奏响的时候,你心里就会升腾起一种生而为人的尊严感,如同仪式, 如同洗礼,会让你备受鼓舞,暂时忘掉生活中的卑微烦恼。

还有像班得瑞那般纯粹绝美的古典音乐会直接击中你灵魂深处最柔软的那片净土。

班得瑞,它是来自一群爱好生命的年轻作曲家、演奏家及音源采样工程师等等青年才俊的乐团。团长奥利弗·史瓦兹是一位多才多艺的音乐人,不但专长多种乐器,更熟稔先进的录音工程。无比挚爱新世纪音乐的他,最终选择将一身才华奉献给瑞士山林!

班得瑞乐团的所有作曲家和演奏家们从不愿在媒体曝光,一旦开始执行音乐制作,便深居在阿尔卑斯山林中,禁止任何媒体的介入或者干扰,班得瑞的音乐,更加强调的是一种轻柔美的绝对性!

阿尔卑斯山林

现在大家都很喜欢到电影院看电影,这也是欣赏生活中的美,这个美是电影编剧所写出来的美,是美术指导和导演、演员对美的定义达成共识所塑造出来的成品。

那么一名优秀的编剧必备的素质之一就是有着较高的美学与心理学上的造诣,因为他必须去揣摩生活,揣摩观众,去想生活中有什么是可以提炼出来的,又有什么是观众最喜欢看的,这些对于其创作都是有着指导意义的,而这个过程,处处体现着心理学原理的影子。

韵游道心
04 哲学上的“美学”

美学是以对美的本质及其意义的研究为主题的学科,是哲学的一个分支。研究的主要对象是艺术,但不研究艺术中的具体所表现的问题,而是研究艺术中的哲学问题,因此被称为“美的艺术的哲学”。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在《美学》一书中特别写道:戏剧中的主角大半比史诗中的主角较为简单。要显出更大的明确性,就必须有着某种特殊的精致美,作为基本的、突出的性格特征,来引起某种确定的目的,决定和动作。

拯救地球

我觉得每个人的人生都有拯救他自己生活甚至是生命的作品,成为他生命当中的重大拐点,这个作品或许来自于一首歌曲;或许来自于一本书籍;或许来自于一部电影……

而哲学是最高度自由的一门学科,哲学中的美学更是让很多艺术家痴迷。

德国哲学家康德,他的哲学观点是非常有趣的:“美给人愉快的同时还要求有着另一种赞许,即人要同时自己意识到某一种高贵化和提升到单纯感官印象的享受之上去,并且别种价值也依照他的判断力的一个类似的原则来评价”。

德国十八世纪著名音乐家乔·弗·亨德尔也曾经说过:“如果我的音乐只能够使人愉快,那我感到很遗憾,因为我的目的是要使人高尚起来。”

中国的现代哲学家周国平先生对美学的观点是:享受自然美景并不需要有太多的物质条件,愈是自然、简单的东西,就愈是属于生命的本质,人世间最甜美的享受始终是这些最古老的享受。

古老的享受

美是无所不在的生命力。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一种花,能够在上亿年生物演化过程中存活下来,靠的就是“美”,因为美是一种看不见的竞争力。

艺术家之所以称为艺术家,是因为他们身上背负着一种悲剧性的使命:要去做常人不可能做到的事。

普通人为什么不能够像艺术家那样,成功地去定义某一种美并得到众人的共鸣,这其实就是因为,凡是新的事物在开始时热心的人一定是很多的,然而不久就会冷淡下去,甚至不做了。

余世维说过现代的普通人身上都存在着四大痛点,缺乏匠人精神:1,对偏差无所谓;2,做事情不力求完美;3,对分内的事情不负责;4,对标准不能坚持。

普通人其实心里也很明白,不经过一番苦工是做不成的,而只有真正想做的人,也就是艺术家们,才能够忍受得住这番痛苦,正所谓欲戴皇冠,必承其重!

如果从哲学角度分析那就是:艺术家们通常都拥有独特而又坚定的美学价值观,而且梦想的本质就是制造意外,而坚持本身,是为了遇到意外。

在艺术圈里一直都流行着这么一句话:好作品“拼”到最后“拼”的不是技巧,而是哲学与美学。

哲学与美学

美学来源于对生活细致入微地观察,因此唯有生活才是最好的美的熔炉。不经过上百次甚至上千次的锤炼,根本就不可能、也没机会脱颖而出,产生质的蜕变。蜕变永远是痛苦的,不要只想着成为蝴蝶的美艳,要经得住化蛹为蝶的痛苦,例如蝴蝶想要在百花园里得到飞舞的欢乐,那首先得忍受与蛹决裂的痛苦。

哲学中的美学更加强调美的“觉醒意识”,美国洛杉矶著名插画家James R. Eads有一幅超现实主义的经典杰作—留声机!他的风格颇具梵高范,插画中充满了微妙笔触和优雅的形式。

James R. Eads的画作—留声机

我们一生都在追求精美的东西,我们的眼睛始终没有放弃对纯粹干净的追求;我们的耳朵始终没有放弃对天籁之音的追求;我们的味蕾始终没有放弃对芳香鲜美的追求……

美学至高无上的内涵是唤醒所有生灵感知美的意识。

相关文章

  • 谈一谈“美学”!

    2018年1月27日,西湖雪景开始逐渐在朋友圈刷屏,段桥残雪再现西湖,网友直呼让人美到想哭。新闻报道说,西湖一瞬间...

  • 黑格尔美学

    我们在前面几篇文章里一直在说歌德,康德,席勒,今天我们来谈一谈黑格尔,谈一谈这位伟人,以他的思想所创造的美学。 1...

  • 日更挑战016 浅谈美(上篇)

    昨天有位朋友似乎对美学比较感兴趣,我作为一名艺术爱好者,自然是受到了这位朋友的盛情邀请,谈一谈美(好不要脸),至于...

  • 李泽厚《美学四讲》

    美学门户网 公众号 首页 生活美学 美与艺术 美学动态 中华美学学会 北京美学会 京津冀美学联盟 中华美学文化基金...

  • 浅谈美——生活之美

    ——?浅谈美? —— 什么是美学?美学原意就是"感性学"即"感性认识"。美学不是"小美学"而是"大美学" 。因为美...

  • 美学碎笔‖谈一谈广告里的“话佐料”

    一则手机广告图片上印着六个字: 省时间 做自己 这是一个完整的表述,也是一个典型地内在分裂的文本。 这句话的前半句...

  • 《美学四讲》书摘

    1.多元化,是美学学科的基本看法。 2.美学分为,哲学美学,历史美学和科学美学。历史美学可分为审美意识史或趣味流变...

  • 美学的翻译

    美学的翻译 美学翻译很糟。要我说,应该叫完美的艺术~哲学,或者叫完美学,意美学(和意,意象直接相关)。心美学,太...

  • 美学美育群,主要发和美学原理相关资料,美学教授的讲课视频。

    美学美育群,主要发和美学原理相关资料,美学教授的讲课视频。 以叶朗(中小学美育教材主编,北大美学教授)的《美学原理...

  • 茶艺基础。20190717

    茶艺演示是一门高雅的艺术, 茶艺的美学是: 艺术的美学; 技术的美学; 民族文化的美学; 也是生活的美学; 它体现...

网友评论

  • 迈一:生命之意义在于对美的追求。
    张辉常:@迈一 比如当你在看一棵树,观察一只飞鸟,欣赏水面上的月光时,我们是真的在看它吗?还是透过知识组成的意想或过去经验在看它?你可能会说:“是的,我知道它的颜色有多美,外形有多好看。”但往后余生,你只需要透过记忆、透过以往对它的感觉,就可以再次享受起那份快感,它不会消失……
  • 心之沉淀:很深刻
    张辉常:@心之沉淀 谢谢你🍁🌴🍀
  • 图文坊:美是一种情感,不经表意识处理,自然发生的情感
    张辉常:@设计的世界 🌻😀🍁
  • 咖啡遇茶:米开朗琪罗说:“美,其实就是净化过剩的过程。”
    张辉常:@咖啡遇茶 🍀🌻🌷
  • 寓见韩雨:深度美文
    张辉常:@寓见韩雨 谢谢欣赏和赞誉🍀🌻🌷
    寓见韩雨:@V海洋 好文章,硕士以上水平的专业度。
    张辉常:@寓见韩雨 谢谢🌷🌳🌻
  • 谷浪图说浪游:林兴宅说:美在彼岸!:smiley:
    张辉常:@谷浪图说浪游 原始艺术史告诉我们:人类自脱离动物以来就开始了审美欣赏和审美创造活动。于是就有了:诗歌、舞蹈、音乐、美景……
  • 龙山野鹤:说得好!透彻的美学
    张辉常:@龙山野鹤 谢谢你🌷🌻🍀
  • _考拉_:很有缘能读到你这篇文章,目前自己再看书籍《美学原理》
    张辉常:@_考拉_ 我也会尽力去写出更多的好文章,但我更新文章很慢……
    张辉常:@_考拉_ 嗯,有缘分!
  • 星原结伴:老师的文章很有深度啊,向老师学习。
    张辉常:@星原结伴 互相学习🌻🌻🌻
    张辉常:@星原结伴 谢谢你🌷🍀🌻
  • 默默珍爱:好一篇博士论文!厉害👍👍👍
    张辉常:@默默珍爱 🌻🌳🌷
    张辉常:@默默珍爱 我不是博士,也写不出博士论文,我会尽我最大的努力写好每一篇文章,希望我的读者有所收获!
  • 行者无疆tj:很有见地的文章,感觉美和诠释美是有差异的,知其然是一回事,知其所以然是另一回事,作者的兼得高人一筹。
    张辉常:@行者无疆tj 我不是高人一筹,我只是普通人😀😀😀
  • 寒梅飘香kym:老师的文章又深刻又流畅:+1::+1:
    张辉常:@寒梅飘香kym 我会尽量去写出一些好的文章回馈给我的读者朋友们……
    张辉常:@寒梅飘香kym 谢谢你的欣赏!
  • 尹口快乐心yao:我感受到了震撼心灵的美!谢谢你🌹🌹👍
    张辉常:@尹口快乐心yao 如果你的内在有空间,那空间里有顺畅的能量,那么美感自然会慢慢凸显……
  • 覆盆小子:谢谢你的好文章😊
    张辉常:@清欢陌上行 我将不余遗力地写出更多的可以让我的读者真正欣赏到美的文章
    覆盆小子:@V海洋 说得极是😄
    张辉常:@清欢陌上行 谢来谢去的挺奇怪的,哈哈哈,祝愿大家都有一个明朗的未来、开阔的视野……
  • 覆盆小子:值得读的文章,收藏了
    张辉常:@清欢陌上行 🌴🍀
    张辉常:@清欢陌上行 谢谢你
  • 翊寒:老师的文章完美地诠释了“美学”,读完后很受益。
    张辉常:@翊寒 🌻🌲🌷
    张辉常:@翊寒 完美算不上,但我已经尽力了
  • 熏衣草的清香:深刻博大👍👍👍
    张辉常:@熏衣草的清香 🌻🍁🍀
    张辉常:@熏衣草的清香 不敢当,互相学习哈
  • 蓝色藏马说:好的作品胜出的最终是哲学和美学!:+1::+1:
    张辉常:@蓝色藏马说 谢谢你的欣赏😀😀😀
    张辉常:@蓝色藏马说 世界发展的规律或者驱动力
  • 么腔调了:刚好前几天在另一贴和朋友也在讨论这问题,九十年代初我读书时一门课叫“唯物主义美学”。。。里面定义是这样的:“秩序产生美”,“统一有序产生美”。。。。毕业十年后,想起这段话有不寒而栗的感觉,辛亏自己没有被这种邪说洗脑成功。
    张辉常:@么腔调了 它更多的是一种超然物外的禅境之美🍁🌷🌻🍀🌳
    张辉常:@么腔调了 美学的进展过程表明其自身不是为了别的,而是要恢复古典、现代自由美的内容,我们的思想最初向外离开并超出这内容,正是为了恢复精神最特有的最自由的素质。
  • DU杜默:海洋深度,简书美谈!
    张辉常:@DU三娘 祝愿部分女生们可以像奥黛丽·赫本那样一直美下去吧,去做对社会更美、更有价值的事……
  • 大战风车的唐吉可德:美学研究生的我价值已经崩塌哈哈,写得挺棒的👍
    张辉常:@大战风车的唐吉可德 加油哦,美学研究生😀😀😀👍👍👍
    大战风车的唐吉可德:@V海洋 努力奋斗💪
    张辉常:@大战风车的唐吉可德 美学研究生,你好,你的美学价值观还不能崩塌,还需要靠你们这些优秀的学者们带来一些最前沿的观念😀😀😀
  • 6b88f29802ac: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我觉着您说的已经很接近大美了,那是种纯粹的无为的美。
    张辉常:@苏禾香 🌷🍁
    张辉常:@苏禾香 嗯嗯,纯粹、悦动、静归……
  • 安然梅梅:文章有深度,老师博学!好文章👍。
    安然梅梅:@安然梅梅 以后要多向老师请教了
    张辉常:@安然梅梅 写出自己发自内心想写的文字就可以了😀😀😀
    张辉常:@安然梅梅 本人只是略懂皮毛,谢谢你啦!
  • 女人灯塔:美是一花一世界,美是清泉石上流,美是姹紫又嫣红,美是对影成三人……
    张辉常:@女孩灯塔 或许它是一次认知层级的进阶……
    女人灯塔:@V海洋 是的,很诗意很浪漫
    张辉常:@女孩灯塔 你喜欢我写的这一句话是吧?
  • 心一Sue:诠释美,欣赏美:+1::+1::+1:
    张辉常:@谷越妈妈 欣赏美,精神世界的需求😀😀😀
    张辉常:@谷越妈妈 😀😀😀
  • 我只想静静地思考:博学,积累丰富,真的留心生活和所学了,融会贯通,好,
    张辉常:@我只想静静地思考 🌻🌲🕊
    张辉常:@我只想静静地思考 博学这个词我不敢接,我只懂点皮毛,感谢你的欣赏!
  • 斧正堂:明早,我要大声朗读此文,以待能获得入心的“美”。学习着。
    张辉常:@斧正堂的言语 每个人都在学习着、思考着,我也一样……
    张辉常:@斧正堂的言语 😀😀😀
  • 莫小谈:美学中体现辩证法
    张辉常:@春秋莫小谈 其实辩证法充斥在每个观点的交叉口上……
    张辉常:@春秋莫小谈 对,还有讲究整体与个体对美的差异性影响😀😀😀
  • 晚来舟:好有深度的文章:+1:
    张辉常:@甘婧 🌻🍀🌷
    张辉常:@甘婧 时不时将自己从繁琐的日常生活中抽身出来,才有办法真正得到纯粹干净之美!
  • ff074d6ffd17:👍👍👍
    张辉常:@冰_11e7 🍏🍎🍐☘🍀🌺🌻
    张辉常:@冰_11e7 谢谢振冰😃😃😃
  • 枫之云:老师真博学
    张辉常:@枫之云 希望我们大家都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阅读自己喜欢的书籍,这是我的真心话!
    枫之云:@V海洋 反正我是认为,老师看的书好多,了解好多知识
    张辉常:@枫之云 不敢当😅😅😅
  • 枫之云:我觉得保持对美的敏感首先就是不要做成熟的大人,不要被规矩、训练所固定住,要做个开心的小孩,多大岁数都有愿望摸摸雪、揉揉雪、亲亲雪!
    张辉常:@枫之云 没错
    枫之云:@V海洋 嗯,说得非常好,过于成熟了,就没有了当初的纯真可爱还有好奇心,保持纯真,生活就不那么残酷
    张辉常:@枫之云 你喜欢我的这段文字对吧😀😀😀
  • f55b24540c20:美文更胜美景
    张辉常:@俊伟_c155 🌳🌻🌷🍀
    张辉常:@俊伟_c155美文的话不敢当,凑合着看呗,美景是真!
  • 44e11b1715fa:有深度
    张辉常:@媚姐姐 谢谢媚媚!
  • 131be0da80a9:有心之人写有用的字
    张辉常:@蚊子咬猫_e399 谢谢文专!
  • April石:受益匪浅呀👏👏👏👏👏👏
    April石:@V海洋 开心👏👏👏不用谢
    张辉常:@April石 谢谢你啦😀😀😀
  • f1b90c02458d:
    张辉常:@Yogurt思韩 🌻🌲🕊
    张辉常:@Yogurt思韩 谢谢思韩
  • eacff1e99373:写得好棒
    张辉常:@劼_ce0e 谢谢🍀🍁🌴🌻
    张辉常:@劼_ce0e 🍁🌷🌻
  • 爱瑋儿:写得不错哟!鼓励一下
    张辉常:@爱瑋儿 谢谢你
  • c204613300f2:作者写得很用心,大赞
    张辉常:@Xiaolai1989 谢谢
    张辉常:@Xiaolai1989 🌻🍁🌷🍀
  • be1c41523fee:有深度
    张辉常:@澜河之子 🌻🍁🍀
    张辉常:@澜河之子 谢谢文良兄!

本文标题:谈一谈“美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rgsv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