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苍苍之天,莫知其极。帝王之君,谁为法则?往世不可及,来世不可待,求己者也。所谓天子者四焉:一曰神明,二曰垂光,三曰洪叙,四曰无敌。此天子之事也。野物不为牺牲,杂学不为通儒。今说者曰:“百里之海,不能饮一夫;三尺之泉,足以止三军之渴。”臣谓:欲生于无度,邪生于无禁。太上神化,其次因物,其下在于无夺民时,无损民财。夫禁必以武而成,赏必以文而成。
选自《治本第十一》
译文:
苍茫的上天,无法知道它的边际。五帝三皇治国的方法,又应该以谁为仿效的典范呢?过去的时代不能追回来,将来的时代不应该等待,应当由自己去探求、争取,处在天子的高位,应当重视四点:一是神智清明、目光远大;二是恩泽布施天下;三是明确区分和保持等级制度;四是国力强盛天下无敌。这些都是天子要把握的大事。野生的动物不能作为祭品,庞杂的学者不能成为"通儒"。现在有游说的人:"百里宽的海水,不够一人饮用;三尺的泉水,却能使三军止渴。"我说:贪欲是由于没有节制产生的,邪恶是由于没有禁令产生的。最高的境界不花费气力就能达到,随心所欲,运用自如;其次是利用客观条件因势利导;再下是不妨碍农民抓紧农忙季节从事生产、不侵夺百姓的财富。禁绝坏事必须靠武力强制的手段才能达到,褒赏的事情必须靠文治教化才能实现。
本文作者尉缭,是战国时期魏惠王时代人,思想主张接近法家。文章强调治国的首要是精神感召,其次是因势利导,再次是不误农时,不竭民财。同时也指出了武力和思想教化的重要性。
另外,文中还有一点值得学习,那就是“往世不可及,来世不可待,求己者也。”对我们每个人来讲其实也是这样的,我们不能因过去的种种好或不好的事而沉湎其中,也不能光有梦想,整日沉湎于对未来的某种幻境之中,而是从目前,从现实着手,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做一些事情,这样才能在未来有所成就,也不会因现在没有努力而导致未来悔恨过去。
![](https://img.haomeiwen.com/i28245599/7618752475a978f5.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