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尉缭子》一则

读《尉缭子》一则

作者: 探路前行者 | 来源:发表于2023-03-24 09:57 被阅读0次

原文:

苍苍之天,莫知其极。帝王之君,谁为法则?往世不可及,来世不可待,求己者也。所谓天子者四焉:一曰神明,二曰垂光,三曰洪叙,四曰无敌。此天子之事也。野物不为牺牲,杂学不为通儒。今说者曰:“百里之海,不能饮一夫;三尺之泉,足以止三军之渴。”臣谓:欲生于无度,邪生于无禁。太上神化,其次因物,其下在于无夺民时,无损民财。夫禁必以武而成,赏必以文而成。

选自《治本第十一》

译文:

苍茫的上天,无法知道它的边际。五帝三皇治国的方法,又应该以谁为仿效的典范呢?过去的时代不能追回来,将来的时代不应该等待,应当由自己去探求、争取,处在天子的高位,应当重视四点:一是神智清明、目光远大;二是恩泽布施天下;三是明确区分和保持等级制度;四是国力强盛天下无敌。这些都是天子要把握的大事。野生的动物不能作为祭品,庞杂的学者不能成为"通儒"。现在有游说的人:"百里宽的海水,不够一人饮用;三尺的泉水,却能使三军止渴。"我说:贪欲是由于没有节制产生的,邪恶是由于没有禁令产生的。最高的境界不花费气力就能达到,随心所欲,运用自如;其次是利用客观条件因势利导;再下是不妨碍农民抓紧农忙季节从事生产、不侵夺百姓的财富。禁绝坏事必须靠武力强制的手段才能达到,褒赏的事情必须靠文治教化才能实现。

本文作者尉缭,是战国时期魏惠王时代人,思想主张接近法家。文章强调治国的首要是精神感召,其次是因势利导,再次是不误农时,不竭民财。同时也指出了武力和思想教化的重要性。

另外,文中还有一点值得学习,那就是“往世不可及,来世不可待,求己者也。”对我们每个人来讲其实也是这样的,我们不能因过去的种种好或不好的事而沉湎其中,也不能光有梦想,整日沉湎于对未来的某种幻境之中,而是从目前,从现实着手,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做一些事情,这样才能在未来有所成就,也不会因现在没有努力而导致未来悔恨过去。

今日练字

相关文章

  • 流血的仕途:李斯与秦帝国☞7

    文|转瞬樱花飘落 尉缭,男,魏国大梁人氏,留下一部书《尉缭子》。 虽然只有十三篇,但蒙恬祖父蒙骛对《尉缭子》的推崇...

  • 第281篇 尉缭

    【读史日历】(第281篇 尉缭) 秦王政十年尉缭来到秦国,尉缭向秦王献上一计,他说:"以秦国的强大,诸侯好比是郡县...

  • 古兵法一览

    《奇门遁甲》:九天玄女《孙子兵法》:孙武《吴子兵法》:吴起《司马法》:田和《孙膑兵法》:孙膑《尉缭子》:尉缭《六韬...

  • 《尉缭子》笔记1-20180225

    《尉缭子》是研究先秦重要兵书,与《孙子》、《吴子》、《司马法》、《六韬》、《黄石公三略》、《李卫公问对》一起编入《...

  • 《尉缭子》初鉴 其三

    引:殺之貴大,賞之貴小。當殺而雖貴重,必殺之,是刑上究也;賞其牛童馬圉者,是賞下流也。伕能刑上究、賞下流,此將之武...

  • 《尉缭子》初鉴 其四

    引:蒼蒼之天,莫知其極,帝王之君,誰為法則?往世不可及,來世不可待,求己者也。 南川子曰:是也。悔于前,望于后,不...

  • 《尉缭子》初鉴 其五

    引:吏自什長以上,至左右將,上下皆相保也。有幹令犯禁者,揭之,免於罪;知而弗揭者,皆與同罪。 南川子曰:此连坐之法...

  • 《尉缭子》初鉴 其六

    引:日暮路遠,還有挫氣,師老將貪,爭掠易敗。 南川子曰:此皆取败之道,不可不慎。 引:兵者,兇器也;戰者,逆德也;...

  • 《尉缭子》初鉴 其一

    引:十萬之師出,費日千金。故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不戰而勝,善之善者也。 南川子曰:善战者,不战而屈人之兵。爱人...

  • 《尉缭子》初鉴 其二

    引:故善將者,愛與威而已。 南川子曰:恩威并施,人无不服。 引:是故兵不必勝,不可以言戰;攻不必拔,不可以言攻。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尉缭子》一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tvvr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