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道德经·第七章

道德经·第七章

作者: 制心一处_无为而无不为 | 来源:发表于2022-08-29 06:45 被阅读0次

    道德经·第七章

    【作者】老子 【朝代】春秋时期

    [原文]

    天长,地久①。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②,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③,外其身而身存④,非以其无私邪⑤?故能成其私。

    [译文]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久存在,是因为它们不为了自己的生存而自然地运行着,所以能够长久生存。因此,有道的圣人遇事谦退无争,反而能在众人之中领先;将自己置于度外,反而能保全自身生存。这不正是因为他无私吗?所以能成就他的自身。

    吾之初解:听叶曼先生讲经,她提到,做人要向水学习,水居下,水往低处流嘛,不去争;当然,也如大地,就居脚下,任凭形形色色的人和各种各样的禽类兽类踩踏。所以,退,反而能进;不偏私,反而能得以保全。

    [注释]

    ①天长地久;长、久:均指时间长久。

    ②以其不自生也:因为它不为自己生存。以,因为。

    ③身:自身,自己。以下三个“身”字同。先:居先,占据了前位。此是高居人上的意思。

    ④外其身:外,是方位名词作动词用,使动用法,这里是置之度外的意思。

    ⑤邪(ye):同“耶”,助词,表示疑问的语气。

    《道德经》第七章 叶曼 述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年轻人在谈恋爱的时候,总是希望能够天长地久,为什么呢?因为天和地在我们的认识中是无穷无尽,永不改变的。我们拿自己去跟天地比起来,就会觉得人生百年显得如此短暂,“如白驹之过隙”,等老了回头一看,过去的事情历历在目,可是人已经老了。天是长的,地是久的,天地为什么能长久呢?因为它不自生。什么叫不自生呢?它不自己来经营,不追求活下去。因为没有劳碌经营,所以它反而获得了长生。佛家的认识跟道家有些不一样,他们认为只要有形的东西都离不开成、住、坏、空,因此天跟地都会坏的。天、地在佛教里面是属于有形的物质的天、地,而在道家里面是自然的代名词。

      王弼注解说:“自生则与物争,不自生则物归也。”天地因为不自生,所以万物都依附着它;倘若天地自生,那么就会像万物一样有竞争,有竞争万物就会背离它。天跟万物永远不冲突,天对万物也永远不会偏私。前面说过“天地不仁”,没有私心,不会自生,就是不仁了。地也是这样,它默默地承载着我们,从前天地中间一间草棚都没有,现在地载那么多东西,那么多的人和高楼,但它并无怨言,也不居功。用“天长地久”的道理来讨论养生之道,人们为了生存、享乐朝朝暮暮忙碌着、追求着,结果把身体搞坏了,这就是违反自然之道;要追求长生,只有顺应自然罢了。

    古人借天地来打比喻,说当政者要跟天地一样,藏富于民。什么叫藏富于民呢?就是“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以足。”美国的财政赤字很高,可美国很富有,为什么呢?因为它的百姓很富有。前天报上说根据调查,世界上经济最有活力的国家还是美国,可我们这里却都嚷嚷不景气,石油太贵了,物价太高。但在美国不会的,为什么?它的中产阶级非常多,财富都藏在人民身上,而不是放在国库里。人民富足了,国家自然就强大。从前马尼拉、菲律宾比台湾不知道繁荣多少,中国人到菲律宾都成了过期游客,大使馆忙得不得了,整天要把过期游客遣送到香港或台湾去。现在怎么样呢?马尼拉、菲律宾的人都跑到香港、台湾去变成过期游客。这中间只经过三十年时间,为什么呢?因为马、菲当政的人藏富于己,使老百姓穷了。当人民都贫的时候,国家基础就薄了。所以人家问孟子:“是人民尊贵还是君主尊贵?”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没有老百姓怎么能够组成国家,没有国家君主的存在又有什么意义?所以最重要的是老百姓,然后才是作为整体的国家,然后才是国家的统治者。所以只要让老百姓阔了,这个国家就能长久。

       所以当政者能够财富藏在人民的手上,人民的基础越广,国家的基础就越厚。假如都聚敛在几个人手里,结果老百姓都穷了。现在台湾要注意的就是所谓的黑金政治,这是很可怕的,因为钱就在几个人手里而且“长袖擅舞,多财擅贾”。钱越多买卖越好做,百姓越穷就越吃亏。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不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这两句总是受到后人批评,说老子是厚黑学之祖,表面说要无私,事实上却是为了私我。后其身、外其身的意思就是谦让、无私,以歉让无私最终达到自己的目的。诸位先看王弼注,说:“无私者,无为于身也。身先身存,故曰能成其私也。”什么叫无私?就是不要专门为自己打算。你能够无为于身,越谦退礼让,别人就越把你推前。所以从客观上来看却能够做到以退为进。天地从来不说话,也不跟我们争,四时就这么走,地永远的载我们。它无私地为我们奉献,我们也把功劳归之于它。

       这世界上类似的例子太多了。很多人眼光短浅,急功近利,最后一无所得。我们倘若把私去掉,一切都为公想,不要凡事抢先,就不会有那么多烦恼了。诸位都知道,人要是尖锐的话,就会得罪人,所以我们说话做事都不要太尖锐,要忠厚。圣人永远是以柔弱、谦卑自处的。要交朋友也是这样,如果说一个人自私自利,那么我们都不愿意跟他交往,害怕以后会吃亏。但假如这个人为人豁达,助人为乐,我们为什么不愿意交这样的朋友呢?

       “不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圣人不会跟老百姓争名夺利,他自己没有私心,一切都是为着别人,结果反而被人尊重,被人怀念。但如果蝇营狗苟为自己一生谋利益,为自己的儿女、孙子女谋利益,不管他口头上说得多好都没用,他想要留名千古更是不可能。就像杜甫说的那样:“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等到身死,甚至还不曾身死,就已经腐朽了。

      这一章是从天地的品德谈到圣人的品德,核心就是不争和无私,再引申开去,也适合每一个人的修行。我们如果能像天地学习,向圣人学习,就无往而不善了

    [延伸阅读1]王弼《道德经注》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

    自生则与物争,不自生则物归也。

    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耶?故能成其私。

    无私者,无为於身也。身先身存,故曰能成其私也。

    [延伸阅读2]苏辙《老子解》

    天長地久,

    天地雖大而未離於形數,則其長久蓋有量矣。然老子之言長久極於天地,蓋以人所見者言之耳。若夫長久之至,則所謂天地始者是矣。

    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天地生物而不自生,立於萬物之外,故能長生。聖人後其身而先人,外其身而利人,處於衆入之表,故能先且存。如使天地與物競生,而聖人與人爭得,則天地亦一物耳,聖人亦一人耳,何以大過之哉。雖然,彼其無私,非以求成私也,而私以之成道,則固然耳。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道德经·第七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tzsg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