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太快,灵魂的脚步太匆忙,很难静下心来体会人生。其实有趣的人生,一半是山河湖海。《赶山走海追春风》这本散文集告诉我们人生有意境,需要认真体会。人生的美好在于一路的追寻,文字、山水如缕缕春风,只要用心感悟,春风无处不在,繁琐的日常也会变得空明澄澈。
《赶山走海追春风》这部散文集,是由雪小禅、周大新、刘醒龙等20位著名作家联手创作的,是一本关于人间风物的散文集。而主编是《北京文学》原社长兼执行主编,编审,著名作家杨晓升。这本散文集共分为四部分:煮字为药,寻旧访迹,山河远阔,人世光阴。
01专注、坚持见真知
胡烟的《大匠之门》对我的触动比较大。作者说喜欢看匠人做工。因为他们专注做事的时候,会有一种气息,那种气息能量很强,略微敏感一些的人都会为之感染或迷醉。
这种气息实际上是匠人日积月累的经验,是长久的专注力的结晶,是一种得之于手而应于心的一种“气”,一种“数”。这样我想到了庖丁解牛,得心应手不仅来源于长期的练习,不仅来自于熟能生巧,更来自于专注和坚持。
一件表面上看起来很普通的事,其深度却是无限的。坚持做,持续做,总会有所感悟。村上春树就是如此,枯燥地跑步,跑出了深刻的哲学。
02爱是坚守,是希望。
在我的认知里灯塔就是一种航标,读了郭梅的《到灯塔去》一文,我对灯塔有了新的认知。通过文中一个个有关灯塔,有关灯塔人的小故事,我才明白,对普通大众来说,灯和灯塔,是光明,是希望。
一座座灯塔阅尽千帆历尽沧桑,在指引航向昭示希望的同时,也给予人们美的享受和美的力量。
一个个灯塔人长年累月的孤独、寂寞,长期的坚守才换来旅人的平安。对灯塔工和他们的家属来说,灯塔意味着坚守、是隐忍、是责任,是守望,更是常人难以想象的自我牺牲。
没有坚守,就没有光明,没有希望。唯有坚守,才有光明,才有未来。而坚守来源于爱——因为爱,所以坚守。
03残缺是人生的常态
作家姜华的《南太平洋的月光》中描述了自己在近两个月的邮轮旅行中,每晚都观看南太平洋的月光,见证了月亮由新月到圆月再到残月的整个过程,从而感悟到人生命的历程。
一个人,从生到死的过程中,没有多少人是一帆风顺的,不知道要经历多少风雨的洗礼,不知道要经历多少磨难才能成长。人生在世,圆满就像月圆之夜一样只是一瞬间。万事都不可求圆满,求了,只能是痛,是苦,花半开、月半圆才是刚刚好,残缺才是人生的常态,任何事不必追求完美。
《赶山走海追春风》中每一篇文字都有温暖明亮的质感,从琐碎繁杂的日常中脱离,投奔人海静默之处。在沧桑古老的残简、工匠手中的刻刀、南太平洋上的月
光、墨脱的孤傲寒风中,追寻生命的另一种姿态,发现世事本该如此空明澄澈。
不关风月,只观山河,愿你真实且温柔,现实而不世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