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24-02-23《两京十五日》

2024-02-23《两京十五日》

作者: 自己在这里 | 来源:发表于2024-02-22 14:53 被阅读0次

从去年世界读书日开始迷上了马伯庸的书,大概是因为读起来轻松。陆续读了几本,在过年放假前,一位小同事主动送来《两京十五日》,很好,可以作为假期的精神食粮了。

20天假期结束了,这本书还没有完全结束,为什么,出了个怪事,这本书分为上下两册,为了携带方便,我总是带着上册先读着,谁知道后面下册失踪了,忘记放到什么具体地方,就是找不出来了。最后才自己又在网上下单买了一套,备用,以便还书。

本来觉得这本书没有什么感思的,直到下册中间部分,随着男二身份和白莲jiao疑团的揭开,似乎有所思考和启示:

1. 活着:看着那么威风的jiao派,神秘和强大,随着最后fo母的现身和自我解说,昨夜何的身世的坦露,梁兴甫的历史悲剧,读者应该能感叹道“活着”两个字,就像老太太fo母说的,就是一些可怜人为了活着而已,而她自己,更是凄惨命运推动,终为活着,后面想推男二接替,也是为了制造品牌效应,让更多jiao众活着而已。在外人看来的处心积虑,其实有可能是蝼蚁图存。

2.感情:男一和男二,按身份应该是死敌,可是一路的经历让他们成为了朋友,感情真是奇妙的事儿,可以化敌为友。书里面神秘的苏大夫,凭感觉,读者都能猜到男一会喜欢她,而她会比较喜欢男二,男一对她更多的是好奇感动加神秘感,而她和男二因为有相似的生活阶层,因为都心存事情,性格上的惺惺相惜就像磁石,能同道吸引。至于这位女主最终的选择,是和男二奔赴爱情还是为了仇恨奔事业,书里是选择了后者,一个罕见的非恋爱脑的女主,挺好的角色,有自己的思想,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不懈追求。

3.命运:书中有几个共同性格的直男,但因为时局不同而命运各异:于谦、男二的父亲铁铉、梁兴甫。这几个人都是忠贞不二,一腔为国热情和力量。于谦赶上了救助男一,后面道路自然坦途,而另外两者逢动荡而忠贞,则无法生存好了。不能不说,人的命运真的和时事相关,所以要识时务者为俊杰,比如男二的养父铁狮子,比如昨夜何。这倒是值得借鉴的,毕竟大多数都是平头百姓打工人,生存是第一位,拿性命和大局死磕,结局不会好。

4.特色:地域特色明显,尤其是济南泉城相关,比如在狻猊公子围堵太子和舅舅的大船时候,舅舅张泉有先见之明,让水手将货船上的青砖推掉,船就升高了,不由得想到我夏天刚刚在大明湖体验了这种水升船高的技巧,这还真的只有这个地方能有的吧。还有漕河相关,虽然不太记得住,但作者强大的知识储备还是令人佩服的。

相关文章

  • 两京十五日

    《两京十五日》是马伯庸创作的一本长篇历史小说。 本书故事源于《明史》里关于朱瞻基的一段真实记载——“夏四月,以南京...

  • 两京十五日

    亲王马伯庸在创作《显微镜下的大明》时,查阅了大量的史料,觉得只写一本书,实在是有些浪费,于是便有了这本《两...

  • 《两京十五日》

    最近这个月才终于翻开这本小说,可是只要一开了头,才发觉根本就完全停不下来。剧情完全牵引着我的神经,我的脑海中一直在...

  • 《两京十五日》

    我记得第一次看马伯庸的书是《显微镜下的大明》,无论是故事本身的引人入胜还是历史描绘的详实,都让我觉得作者是下了真功...

  • 两京十五日

    提要 《两京十五日》是马伯庸创作的一本长篇历史小说。 本书故事源于《明史》里关于朱瞻基的一段真实记载——“夏四月,...

  • 《两京十五日》读后感

    这个《两京十五日》,是我读完《长安十二时辰》后读的。这两本书的作者相同,都是考古学家马伯庸写的。《两京十五日》,是...

  • 细说《两京十五日》

    1.“据说,人在面对注定的死亡威胁时,不会移开视线,反而会一直盯着。”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电视剧里面的主人公们遇到车...

  • 读《两京十五日》

    每一个小人物,都有可能改变一段历史,改变一个朝代。 每一个大人物,都有可能毁了一段历史,建立一个朝代。 关于历史种...

  • 《两京十五日》后续

    看完书真的是意难平,意难平呐!看很多人说要删去第三十章的,我觉得没必要。 诚然,二十七和二十八章的确是本书的绝杀和...

  • 关于小说《两京十五日》

    差不多一口气读完的,好看!内容上几个小问题 1、宣武门——崇文门段城墙是永乐营建北京时新筑的,不是“元土城”遗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24-02-23《两京十五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ufga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