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谈写作读书成长励志
[禅写57]中岛孝志:一个不为人知的写作秘籍...

[禅写57]中岛孝志:一个不为人知的写作秘籍...

作者: 一心船长 | 来源:发表于2019-05-18 18:30 被阅读144次

文/船长  (日更第67天)

17:41

前言

最近在搭建自己的知识系统,其中拍照阅读的方法,我用得十分畅顺。主要是一个app工具非常契合,它可以可以拍照的同时、剪裁、识别文字,然后保存。整个过程非常简单快捷,这是李敖“五马分尸”读书法的改进版。

因为“创造性”发现了这个方法,让我的阅读效率不仅提升了10倍以上,大概不用3个小时,就可与把一本书解构出来我想要的知识储备起来。

我用这个方法,把对我影响比较大的书,重新进行复习拍照存储。

01

昨天我把中岛孝志的《4点起床——最养生和高效的时间管理》这本书,进行重新阅读。读到111页的时候,一段话跳入我的眼里,是关于他的写作经验的,他说他每天花30分钟去写作,写了很多本书,其中一个秘诀就是,写到一半的时候停下来,下次接着写,这样可以让自己很好地持续写作:

不要在正好告一段落的地方搁笔!  最好在半途停下来。
为什么呢?  如果你写完一个章节停了下来,那你下次动笔的时候,就要重新开头,这需要花时间构思。对职业作家来说,这并不是什么难事,可第一次写书的人很容易在这种地方卡住,弄不好还会导致写作中途夭折。要是故意在中间停下来,第二天就能接着写下去,还能乘胜追击,下笔如有神。这就是我这个写书人的建议。”

他这段话让我很惊喜,可以说是一个全新的发现,以前看这本书到没有留意到这个观点。

可能当时,是冲着如何实现早上4点多起床这个目的去阅读的。这次,带着如何写作的目的,也重新去审视阅读了这边书。日本人写的书,都是经验干货比较多的,其实书的内容都非常简单,不过经常有很多可以借鉴实践的经验技巧,从这点来说也是值得学习的方面。

02

我看完这段话,首先想到的村上春树的一个写作习惯,他也有类似的方式,我之前专门写过关于村上写作秘诀的专题,他就很喜欢每天清晨写完10页纸,无论是否正写得热情高涨,都会立刻停下来。我感觉他也是使用了同样的写作秘籍:

写长篇小说时,我规定自己一天写出10页稿纸,每页400字。…其实心里还想继续写下去,也同样在10页左右打住。...

村上他每天保持4-5个小时的写作,用他的话来说,就是一种类似于经营店铺般的固定营业行为。他就是采用了这种方法,当天的写作量够了,无论大脑中有多少呼之欲出的想法,都勒令自己停下来,就个简单的技巧,让他持续保持热情,每日连贯地写作下去,非常有规律性。

03

很巧,《先发影响力》的作者西奥迪尼,也提到他的一位女同事,也正是用了这个方法,写了很多本书。那位女同事跟他分享写作诀窍:

"每当写作时段快要结束的时候,她总是不在段落末尾收笔,也不把一个想法写完。她向我保障,她知道自己想怎么结束段落,但就是不写出来,非要到下一个写作时段才动手。"

非常有意思,看来是英雄所见略同!这可是一个不能忽视的写作秘诀!我自己也尝试了一下,在写到一半正兴奋的时候,停了下来,去做了其他毫无相关的事情,回来再继续写,发现确实可以很快进入写作状态,不会拖泥带水!果然是一个好办法咧!


04

这背后的心理原理是什么呢?

带着这样的好奇心,我去查找了相关的资料。发现了一个心理效应,正可以解析这种行为现象!

那就是“服务生效应”!什么是“服务生效应”?

心理学家蔡格尼克曾经做过一个很简单但是十分有趣的调查:在餐厅里,服务生一天要接待许多客人,每一桌客人需要的餐点他们都能记住吗?他们对什么人的菜单印象更深刻呢?

经过大量的调查,他发现,服务生对于那些还没有把菜上全的菜单印象更加深刻。如果这一桌的菜已经上全了,在服务生的脑海里就像有一块橡皮,将这些“完成”的订单都擦掉,他们就很难想起对方点了些什么。这就是“服务生效应”。

蔡格尼克告诉世人,原来我们对那些尚未完成的计划和任务印象更深,而对已经完成的事却很容易遗忘。这是因为我们天生就有一股“动力”去完成那些还没完成的目标,但是一旦完成了,这种动力就得到了满足,所以我们会迅速忘掉。而如果这件事突然中断、没有做完,给自己留下的印象将是最深刻的。这也是我们为什么总会对未得到的事物,念念不忘的原理!有一句话说得很对“越是得不到的东西,越觉得宝贵;而轻易就能得到的,就会弃之如敝屣。”就是这个道理!

说到蔡格尼克心理效应,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笑话:

有一位爱睡懒觉的大作曲家,每天都很晚才起床。他的妻子为使作曲家早早起床,便每天早上在钢琴上弹出一组乐句的头三个和弦。作曲家听了之后,辗转反侧,最后终于不得不爬起来,弹完最后一个和弦。趋合心理逼使他在钢琴上完成他在脑中早已完成的乐句。

05

其实,无论是任何创造的行为,创作曲子也好,画画也好,写作也好,道理都是相通的。

对于写作而言,很显然,“未完待续”的写作方式,会给我们心理带来非常深刻的印象和记忆,在蔡格尼克这个“服务生心理效应”的影响之下,可以让我们中断后再次回归写作时,能够更快速地进入写作的状态,从而可以更加高效率地去写作。

前几天我分享过一篇文章,内容有关于艺术上面“框架”与“留白”的学问的,其实上面提到的“留白”,也和这种心理效应有同工异曲之妙。中国人说话做事情,都讲究“留余地”。高手写作,也经常留下各种想象的空间给读者。也正因为如此,才会让读者参与进去重新创造作品,所以才会有“一千个观众的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其实越往深处去思考,发现都是大道至简,殊道同归。所以学习好写作,除了关键是每日的练习之外,还需要多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多去悟一悟,想通了,也许就是一通百通...

-END-

本文延伸练习:

1、这个心理效应,如何应用到自己的写作上面?

2、这个心理效应,如何应用在阅读学习上面?

3、这个心理效应,如何应用在教育子女上面?

4、这个心理效应,如何应用在日常工作上面?

18:28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禅写57]中岛孝志:一个不为人知的写作秘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ugtz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