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庄梯田三万多块,全部用石头砌堰,堰长不下5200里。山区地形复杂,砌这么长的石堰,而且保持每块地都是平平整整,下了雨满地坑水,而不是从高处流到低处。
不用仪器,不用测量,随着地势,凭眼劲把堰砌平,这是本事呀。
怎么衬平一块地呢?
石厚土薄,是这里的特点,其实,有些地方石头也不厚,为衬平一块地,就要在缺少石头垫地坂的情况下,用石头砌堰,石板盖顶,建造地檐的。用地檐的空间作地板,然后在地檐的顶上铺土成地。
有的石堰很高,所建地檐的,天下雨时,人还可以躲进去避雨,但目的却是为了把地衬平,所以,多数情况只为蓬空就算,留个小口,爬着出进而不可能站着出来进去。有的地檐的门口大,很浅,可以看出不是为逃难而建,也不是为避雨,只是为了修地省工或节省石料。避雨,一般都是到明檐的里面避。
孙业红教授考察明檐的陪同作家朱千华和教授侯玉峰考察王金庄旱作梯田,他们都问到地堰上怎么那么多地檐的。今天中国农业大学的王子超,又在微信里问道:
彦国叔,想问问您,暗檐子就是在日本人进中国那个时候修的吗?暗檐子有什么作用呀?
郭天禹同学的硕士研究生毕生论文都是在王金庄完成的,江沛,李禾尧等五人的论文,都在农大学报上,分别从驴耕、道路、水利等各个角度阐述,这些论文已成为涉县旱作梯田申遗的重要材料。感觉王子超同学也在写重要论文。他们为一个地名,一个人名都要搞得真切切,透生生,所以,一切问题决不能麻糊。
檐的,就是石板房,本地百姓称“yade”,有人书面写成“石板房”,有人写成“岩的”,还有人写成“石庵”。
和尚们住的地方叫寺、院、堂。道士们住的地方叫宫、观、庙。尼姑居住处叫庵。我们又不是尼姑,为什么把避雨的小石屋叫庵呢,其实,本村人没一个叫庵的,都是邻村的人乱叫一气。
檐,有房檐的意思,还是写成“檐的”比较正确。
至于地檐的什么时候建造,应该说自元朝先民修地时就开始建造了,直至今日没有停止过,为什么有人误认为抗日战争时期才建造呢?可能与《王金庄村志》有关,村志上说:
地岩的夏避雨,冬避寒,战时避乱,战乱中多数村民就是靠它躲过敌人搜山。1942年5月,日本侵略者对涉县进行九路围攻,边区政府主席李雪峰就曾在大南沟一个地岩子里指挥乡亲们转移。地下党员、民兵队长刘兰馨带领骨干民兵,靠这些建筑珍藏从“129师”转来的十驮军用物资。
还有资料说,
1938年2月底,中共冀豫特委、八路军先遣支队第三大队、磁县抗日政府和民军十三支队,由偏城村携粮数十驮返回磁县,途经黄金庄(今王金庄)时,遭到国民党新五军葛子厚部阻拦,在黄金庄村滞留十多日,经与孙殿英部反复交涉后放行。
两个资料,都谈及“十驮”,或军用物资,或军用粮食,前者靠地檐的珍藏,后者没提地檐的。我在大南沟种了一辈子山地,也没感觉出大南沟有好的地檐的能珍藏十驮军用物资。这些地檐的是否在战争中发挥过作用,有待考证。毕竟不是冀中的地道战。
简简单单一句话,地檐的就是应对复杂地形所进行的衬平土地的农事活动。它的作用就是把梯田衬得更平整。
旱作梯田,必须把地整平。地平了才能渗水保墒,不至于高低不平,水往低处流,高处存不住水,旱得长不出苗,低处形成洼地,洼地坑水多,还容易塌堰豁。
地檐的 地檐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