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村(17):地檐的

作者: 李彦国 | 来源:发表于2019-08-19 00:45 被阅读620次
地檐的

王金庄梯田三万多块,全部用石头砌堰,堰长不下5200里。山区地形复杂,砌这么长的石堰,而且保持每块地都是平平整整,下了雨满地坑水,而不是从高处流到低处。

不用仪器,不用测量,随着地势,凭眼劲把堰砌平,这是本事呀。

怎么衬平一块地呢?

石厚土薄,是这里的特点,其实,有些地方石头也不厚,为衬平一块地,就要在缺少石头垫地坂的情况下,用石头砌堰,石板盖顶,建造地檐的。用地檐的空间作地板,然后在地檐的顶上铺土成地。

有的石堰很高,所建地檐的,天下雨时,人还可以躲进去避雨,但目的却是为了把地衬平,所以,多数情况只为蓬空就算,留个小口,爬着出进而不可能站着出来进去。有的地檐的门口大,很浅,可以看出不是为逃难而建,也不是为避雨,只是为了修地省工或节省石料。避雨,一般都是到明檐的里面避。

孙业红教授考察明檐的

陪同作家朱千华和教授侯玉峰考察王金庄旱作梯田,他们都问到地堰上怎么那么多地檐的。今天中国农业大学的王子超,又在微信里问道:

彦国叔,想问问您,暗檐子就是在日本人进中国那个时候修的吗?暗檐子有什么作用呀?

郭天禹同学的硕士研究生毕生论文都是在王金庄完成的,江沛,李禾尧等五人的论文,都在农大学报上,分别从驴耕、道路、水利等各个角度阐述,这些论文已成为涉县旱作梯田申遗的重要材料。感觉王子超同学也在写重要论文。他们为一个地名,一个人名都要搞得真切切,透生生,所以,一切问题决不能麻糊。

檐的,就是石板房,本地百姓称“yade”,有人书面写成“石板房”,有人写成“岩的”,还有人写成“石庵”。

和尚们住的地方叫寺、院、堂。道士们住的地方叫宫、观、庙。尼姑居住处叫庵。我们又不是尼姑,为什么把避雨的小石屋叫庵呢,其实,本村人没一个叫庵的,都是邻村的人乱叫一气。

檐,有房檐的意思,还是写成“檐的”比较正确。

至于地檐的什么时候建造,应该说自元朝先民修地时就开始建造了,直至今日没有停止过,为什么有人误认为抗日战争时期才建造呢?可能与《王金庄村志》有关,村志上说:

地岩的夏避雨,冬避寒,战时避乱,战乱中多数村民就是靠它躲过敌人搜山。1942年5月,日本侵略者对涉县进行九路围攻,边区政府主席李雪峰就曾在大南沟一个地岩子里指挥乡亲们转移。地下党员、民兵队长刘兰馨带领骨干民兵,靠这些建筑珍藏从“129师”转来的十驮军用物资。

还有资料说,

1938年2月底,中共冀豫特委、八路军先遣支队第三大队、磁县抗日政府和民军十三支队,由偏城村携粮数十驮返回磁县,途经黄金庄(今王金庄)时,遭到国民党新五军葛子厚部阻拦,在黄金庄村滞留十多日,经与孙殿英部反复交涉后放行。

两个资料,都谈及“十驮”,或军用物资,或军用粮食,前者靠地檐的珍藏,后者没提地檐的。我在大南沟种了一辈子山地,也没感觉出大南沟有好的地檐的能珍藏十驮军用物资。这些地檐的是否在战争中发挥过作用,有待考证。毕竟不是冀中的地道战。

简简单单一句话,地檐的就是应对复杂地形所进行的衬平土地的农事活动。它的作用就是把梯田衬得更平整。

旱作梯田,必须把地整平。地平了才能渗水保墒,不至于高低不平,水往低处流,高处存不住水,旱得长不出苗,低处形成洼地,洼地坑水多,还容易塌堰豁。

地檐的 地檐的

相关文章

  • 石村(17):地檐的

    王金庄梯田三万多块,全部用石头砌堰,堰长不下5200里。山区地形复杂,砌这么长的石堰,而且保持每块地都是平平整整,...

  • 题灌村偶遇殷四妹

    灌村旧围有遗篇, 古祠听雨滴石檐。 游吟偶遇殷四妹, 岁月神偷莫问禅。

  • 石崖沟组

    2019-07-20 村西头 石崖沟双檐 磨盘垴 侯教授 水洗,光照,拍下,借助先进手段辨认模糊字迹。 岩旯旮 农...

  • [古典诗词]七古.远村

    《远村》 远村寥落隐斜阳,种田锄缨葺草房。 檐茅垂挂几分雨,崖石隔蕉更绕塘。 白鸟闲飞波心见,虚亭散落林花芳。 涧...

  • 第二季26号投稿 || 梅姨家的四哥

    将有将相,地有地气。鲁村处于山巅之上,村前下坡,村后下坡,地薄石多。所以,鲁村的祖祖辈辈,只有守着份薄田薄地耕种的...

  • 潭活坝村简介

    潭活坝村,全名为广东省廉江市石角镇潭活坝村,位于石角镇人民政府东部,以鹤地水库为伴,整村属于鹤地水库上游,河对面为...

  • 故居游

    独步古村石巷,内心有些苍凉。 已是人去楼空,绿苔布满断墙。 燕子随主而去,麻雀占据檐廊。 小院长满荒草,不见当年模...

  • 2020年1月17日无私奉献的东望人

    无私奉献的东望人 中原区:石庆芳报道 2020年1月17日天寒地冻,寒气逼人。安阳县殷都区五里间村举行表彰大会,五...

  • 石梅亭

    背溪石观音两村相依 以龙脉为界 于山之巅峰 嵯峨凹处 天赐宝地 青砖黑瓦 雕檐画壁 一座雄亭立于此 曾青涩年少 几...

  • 行香子四首

    行香子·石道街檐 石道街檐,云瓦砖墙。 油纸伞、小巷徜徉。 低头数雨,举手擎光。 踩门前阶,阶前影,影前霜。 暄风...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石村(17):地檐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uids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