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终其一生都在追求一件事,那就是“被看见”。
这个“被看见”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的“爱和尊重的需要”有相似之处,但也不完全一样,它更强调“感受被看见”。
在现实生活中,我发现很多糟糕的夫妻或亲子关系中都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忽视对方的感受”,而更喜欢讲对错、讲道理。
我举个例子,当你下班回到家,跟爱人倾诉:“我今天遇到了一件....事,我觉得很生气”,如果对方说:“这多大点事,有啥好生气的”,其实他本意是好的,就是想让你别再生气了,但事实上你的感受是怎样的呢?你会不会觉得你的感受没被看见,觉得他不理解你,瞬间什么都不想再跟他说了呢?即使你理智上也知道,这只是一件很小的事,只是自己太情绪化了,但你还是会觉得很委屈,甚至觉得他不爱你了。
反过来说,如果你跟他倾诉后,他说:“嗯,确实挺让人气愤的,换做是我,我也生气,不过,我觉得我们还可以这样想.....”,你的心情可能就会好多了,因为你的感受被看见、被肯定了,你会觉得对方很懂你,你更爱他了。
有一句很著名的话叫做:“家不是讲理的地方,而是讲爱的地方”,并不是说,让我们在家无理取闹,而是要我们学会看见并肯定对方的感受。
不光是面对家人,在处理任何关系时,看见对方的感受,都能让你们的关系迅速升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