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菩提树下
《金刚经》讲义|第六品·正信希有分

《金刚经》讲义|第六品·正信希有分

作者: 孙雪Kina | 来源:发表于2021-01-07 17:31 被阅读0次

    本文是从杨宁老师开示的《金刚经》讲义视频里整理出。

    原文: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何以故?是诸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何以故?是诸众生,若心取相,则为著我、人、众生、寿者;若取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以是义故,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这一品的大意是:当佛在前面刚谈过了一位修行人,要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的佛果,应不着相发愿,不住相布施,不执着身相 见如来,并说一切相皆虚妄不实。行者应安住在这样的见地中行菩萨道,才能尽快突破时空,身心,一切内外境的障碍回归自性如来。

    此时,须菩提担心未来世佛涅槃后,如果有人能听到这样的言说章句,是否会相信并按此修行。佛肯定地告诉须菩提:“不用担心,在我涅槃后,即使佛法住世的最后五百年,也有一种人能对此言说章句升起信心,认为这样的说法真实不虚,以此作为成道的正见。”

    那这种人是怎样的人呢?“持戒,修福的人。”佛说,这些人已不是在一佛二佛三四五佛前广修功德,种下善根的人,已是在无量千万佛所种下善根。而且佛还预言,在未来世,如果有人能听到经文内容而一念清净,生起正信,这些人所得到的功德,与前面广修福报,广种善根的人一样广大。为什么会这样说呢?佛说,因为这些众生虽未持戒,修福,广修供养,但他们如果能一念清净,生起正信,他们已经破了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甚至也不着法相,不着非法相。所以在一念之间,功德很大。

    佛在此说的这些人,也包括我们现在正在学习《金刚经》的人,在两千六百多年前,佛陀提到了我们,并为我们做了预言,说我们的功德非常之大,因为我们不止相信,还在按此内容修证,所以证明了须菩提的担心是多余的。

    在这一品中有几个概念我们要了解一下,原文是:【是诸众生,若心取相,则为著我、人、众生、寿者。若取法相,则著我、人、众生、寿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

    在此,佛连续提到了「若心取相」,「取法相,取非法相」都是错误的,那么什么是「以心取相」呢?这里说的「以心取相」当然涵盖了佛前面说的所有内容,即众生不应住相修行,比如不着相度众生、不住相布施、不住相见性等等。

    在此,我们再举几个日常生活中的事例来说明一下。

    比如平时我们听到别人说你的坏话,你心里就嗔恨不已,这就是「以心取相」。如果以文解字,就是你把那句骂你的话取过来放在自己的心里了,此时你已经认为「自我」、「他人」、「那句话」都真实不虚,即使表面上不说什么,心里肯定会糟糕透顶。其实你可以不受那句话。干嘛把它如获至宝,装入心中三四天过不去呢?

    有人说,我要把它观空,所以他把那句话牢牢记住,然后坐在座垫上,将「自己」、「骂他的人」、以及「那句伤害他的话」,在头脑中想像成一个肥皂泡,想像成一个虚空,一个梦。但他会发现,即使是肥皂泡,即使是虚空,即使是一个梦,这些都仍然可以使他痛苦不堪。

    其实,真正的观空是不受令心如如不动,安住在那儿,这才是观空的初步状态。

    比如,曾经佛陀在世时,有一个人冲到正在静坐的佛陀面前,骂了佛陀半天,当他的骂声停下来时,佛陀睁开眼睛,平静地对他说:“我问你一个问题,如果有人送礼物给别人,别人不收,礼物应退还给谁呢?”

    那个人说:“当然退还给送礼的人。”

    佛接着说:“刚才那些话我也不收,现退还给你。”

    再比如,有些人,准备在未来做一些事,但是他在行走坐卧中老是在头脑中记挂着那件事,说:“哎呀,我还没有做那件事呢。”即使身体休息了,大脑也不休息,甚至睡梦中也惊醒过来说:“哦,那件事还没做完呢。”这也是「以心取相」。不能在做事时,精进做事,休息时,全然放下。

    再比如,现在网络的普及应用,大家每天在网络平台上可以浏览到许多的负面信息,如果这些信息正好对应了行者过往的人生阅历和经验,行者就会更加坚定这些负面信息的真实性,日久天长,头脑中就会充满这些垃圾信息,使人无缘无故的非常疲惫,甚至情绪低落,消沉。

    而且最糟糕的还不止这些,当人的头脑信息中负面信息充满,又不注重累积善报的人,很快在他眼前、周围,看到、体验到的全是别人的缺点和丑陋的语言,他会变得非常暴躁挑剔,然后又自责烦恼。这样恶性循环,人际关系以及事业都因其受很大影响,更别谈来修证了。

    曾有一位平时心地很善良正直的朋友,就是因为这些负面信息在头脑中充塞太多,而且把未来的事总挂在心上,不能及时放下休息,所以脾气变得越来越差,与父母,家人关系弄得很僵。为了调整自己,他去学习儒家文化,认为自己不孝,不能做一个好女儿,好妻子。其实,她最该做的事,是尽快清除头脑的库存负担。否则,她自己都累得快崩溃了,已无力去尽孝,尽责。如果她自己的状态调整过来了,那么不需要任何圣人的言论来教她怎么做,凭她的正直善良,她一定会是一位孝顺的女儿,尽职的好妻子。这也是「以心取相」。

       如果现在我们懂得不应「以心取相」的道理,去面对自己看到的,听到的,体验到的,在心中如如不动,不取舍分别,即使是那些负面信息,也不会变成负面能量,影响到我们的生活和修证。

    那什么是「着法相,非法相」呢?在佛的最高见地中——「众生本性是佛」,我们现在认为自己是凡夫众生,是因为我们着了种种相。认为自我以及时空中的一切都是真实不虚的,而且心念被境界、认知、定义转,所以我们一直像在幻境中做梦。佛说,「众生幻心,还依幻灭」。所以佛说法是为了让我们放下执着取舍,从幻梦中醒来。

    佛法也是虚妄的,只是我们放下执着,暂时依止的工具。但有一些行者不理解佛说法的本怀,把佛法当成一门知识,一种理论,去执着,分别。认为有固定的法可学,可得,有一个佛可成,这即是找了法相。

    其实这个现象更多的发生在现在的末法时代的众生身上。在此,我举一个不太恰当的例子。

    比如有一个人要去一个地方,不知道怎样走,问佛,佛告诉他向东走,并告诉他中间可能出现的岔路,怕他记不清楚,又为他绘了路线图。这个人听到这番指导后,并未向东走,而是在原地打转,并激动地说:“这真是正确的见地呀!佛好伟大,佛怎么能知道这些见地,而我不知道呢?我与佛有何不同呢?佛是怎么知道的这么重要的指导?我应该背下来。”

    如果这个人一直在原地打转,在头脑中形成种种知见,认为自己得了法宝,却一直未向东走,那佛对他的指导是毫无意义的。而且符合指导的方式也仅仅是针对他的。如果明天问路的是一只猴子或海中的大乌龟,佛指示的路可能就是山路或者海路。如果是一只鸟,那可能就在空中飞了。

    所以,佛法并无定法可学,佛所说的一切,只不过是让你放下疑虑,道破盲区,听懂了马上放下执着,马上去行的。就像刚才那位众生,应该立刻向东而去,才不枉佛苦口婆心的指导,否则,那张地图就没有意义了。

    同样的道理,如果修学佛法的人把佛法当成理论研究,供奉,认为得到了无上真理,却没有放下一点点的欲望执着,没有行菩萨道,就是着了法相。如果这样修行,是没有办法成就最后的目标——无上正等正觉的。

    反之,如果有众生听到佛说,「众生本来是佛,佛法是虚妄的,一切相都虚妄不实」这样的言论,认为可以“无修,无证”,不再听闻佛理,而且不修福德,不惧因果,一切随顺自然所做,就是随缘,就可成就无上正等正觉。这即是着了非法相。

    众生的妄心迷梦,还需依止佛的正知正见,精进修行,才可以醒过来,醒来后才知一切相虚妄。整个修证也是在梦中所行。

       佛在这一品的最后,对他的阿罗汉弟子们说了一个比喻,把佛法比作渡河用的船,告诉弟子们,不应着法相。说 过了河,船就应该舍去,不应该背船上岸。如果你要连帮众生渡过生死之河的佛法,也应适时舍去,那所有的令你轮回,经历苦难的不正见,更应该马上舍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金刚经》讲义|第六品·正信希有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uozo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