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为什么会焦虑呢?
我想肯定是能力配不上野心,行动跟不上思想,想得太多而读书太少吧!
焦虑无孔不入,充斥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游走在各个年龄段之间。
看到同龄人靠做自媒体实现财务自由,靠发表文章月入几万,而自己只能靠着朝九晚五的工作拿着月薪几千的薪水拮据度日,前途一片渺茫,曾经的信誓旦旦现在听起来竟像个笑话。
于是你焦虑,不安,烦躁,空有一身力气却无处发力,这是文字小白的焦虑。
看到同期进入公司的同事快速升级打怪,而自己依旧在基层摸爬滚打。
说不上喜欢,也谈不上厌恶,偶尔加班,偶尔聚餐,日子也这样一天天的过着。
看着别人,你内心也会五味杂陈吧,也会暗自思忖。
但回到现实,看着遥遥无期的升职加薪之路,茫然又无措,这是职场人的烦恼。

看到同学,好友一个个老婆孩子热炕头,朋友圈时不时虐虐狗,你偶尔也会顾影自怜吧。
单身多年,也已老大不小,一直都嚷嚷着要找对象,可从没主动想要去勾搭谁。面对家人朋友的催促,想到的只是尽快结束这个话题,然后逃离。
诚然,这就是典型的鸵鸟心态,以为不去提起,就不存在这方面的问题。
迈不过心里的那道坎吧,或心中要有白月光,奈何求而不得;
或眼看就要修成正果,无奈因缘际会,造化弄人,自此看破红尘;
或只是独身主义者,但家人却着急抱孙子……
要承认,这个社会但单身的人不太友好,这是单身狗面临的焦虑。
看到别人而立之年早已事业有成,而自己已经到了上升的瓶颈期,而公司里年轻的面孔一茬接着一茬的涌进,自己上有老人需要赡养,下有孩童需要抚养,还有房子车子要养,进,不好进,退,不可退。
拿着微薄的收入维持一个家庭的正常运转,自己节衣缩食,将那些需要花钱的兴趣爱好抛诸脑后,给孩子多报个补习班。
只有每天在车库里多呆的那几分钟是自己的,其余时间你要扮演好各种角色……这是成年人面对生活的压力。
当然,适当的焦虑是可取的,它让你有危机意识,让你不满足现状,给你勇于走出舒适区的魄力。
但是当你的生活质量,工作质量,社交质量,睡眠质量因此而大打折扣时,我们就要采取措施,把自己的心理和身体状态调整到最佳。

1.试着把焦虑写在纸上,便会轻松一半
我们往往对不确定的,虚无缥缈的,似是而非的事物持有敬畏的态度。
如果我们把可能发生的最坏结果写在纸上,然后一条一条的去分析,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结果?如何避免?能接受吗?一步步的,脚踏实地的去推敲,做到心中有底,也不会那么容易焦虑了。
让潜在的焦虑源可视化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其实在写的过程中,大脑也会把焦虑释放出去。这与写心情日记和找人倾诉是一样的道理,写下焦虑=卸下焦虑。
作者Beilock曾写了一本如何缓解焦虑的书《Choke》,推崇的就是将你的担忧之事写在纸上。通过对大学生的一系列跟踪调查,发现在大考前学生把焦虑写在纸上有助于提高成绩。

2.建立及时的奖励机制
我们一件件的做完做好手上的工作,然后马不停蹄的再着手另一项任务,但闲下来想的最多的却是如何把剩下的工作完成。
作为有责任心的人,这样的复盘无可厚非,但是我们也要及时发现我们完成好的项目,适当的给自己一个奖励:小到一顿色香味俱全的火锅,一件心仪已久的裙子,大到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这是对自己阶段性成果的奖赏,让自己意识到你也在成长,在进步,完成了一个个阶段性的小目标。

3.把每件事做到极致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把每一步都走稳走踏实,把每件事都做好做极致。
相信大家都有这样的经历吧,如果这个项目自己从头跟进且准备充足,汇报时便十分自信,侃侃而谈,想和领导同事有更多互动,碰撞出更多火花。
相反,如果对它只是一知半解,便会害怕提问。久而久之,前者负责的项目越来越多,越来越大,而后者只能原地踏步,焦虑自然产生。
在事情的准备阶段就要全力以赴,要么不做,要做就尽力做好。一件一件的解决好,再及时给予奖励,事业走向明朗,又何来焦虑一说?

4.让自己忙起来
什么时候最容易产生自怨自艾的情绪呢?
大概是夜深人静而自己辗转反侧时静下来的那个长夜,
大概是刷完朋友圈,织完微博,逛完知乎时闲下来的那段时光,
大概是听隔壁邻居又买房了某个亲戚又开公司了那个当下……
太容易被外界左右的人都不太幸福,太敏感的人也不太幸福。
适当的让自己忙碌起来,把空虚无聊道听途说的时间填充起来,加班做到,逛街看电影,看书写字,插花绘画……修身养性的同时培养一技之长,何乐不为?

做人最重要的是放过自己,与自己和解。
在充满烟火气的一日三餐中坚守内心的笃定,不骄不躁的按自己的节奏生活。
请允许自己的偶尔失控,偶尔焦虑,但是也请记住:太过焦虑的面孔有些狰狞,对抗焦虑的姿势反而酷毙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