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词汇,理解课文内容。
2.理解“实践出真知”的道理,培养科学精神。
过程:
导课,
1.齐读课文,读准字音。
请在题目里加一个词,概括本文的故事内容——“河中寻石兽”。
现在我们也先来一波“寻”。
①寻重点字词儿②寻一词多义③寻古今异义④寻特殊句式
2.你能用自己的话,概述故事吗?说一说寻石兽的故事涉及到哪些人物?他们分别在哪里寻?寻得理由是什么?结果怎样?
我们不妨通过表格来梳理一下故事情节
(表格略)
二.纪昀,字晓岚,是乾隆年间进士,是清代著名学者、文学家,学问渊博,生性诙谐风趣。任《四库全书》总纂官。《四库全书》被称为“中国文化的万里长城”。《阅微草堂笔记》,是纪昀晚年所做的一部文言笔记体志怪小说,共1208。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河中石兽》,“推敲”纪昀的“言之简”,“探究”其“文之巧”。
三.品读细节知人物。
读文第一段,你对哪些描写印象深刻。描写:以为顺流下矣,棹(zhào)数小舟,曳(yè)铁钯(pá),寻十余里。可见僧人们的苦恼和滑稽。
苦寻石首而不得,传到讲学家那里,闻之笑曰,读第二段,给笑前面加一个贴切的字,并找出表现讲学家自大的词语分析一下。
通过一个“笑”和人物语言,刻画了一个貌似渊博的讲学家;通过一个“服”,塑造了缺少主见和分析的众人;为下文老河兵的出场做好铺垫。
比较讲学家和老河兵的言论,和有什么特点和区别。
(讲学家:满是嘲笑。一个“尔辈”“岂能”,带权威性,足见轻视,自负十足。老河兵:先亮出观点,一个“凡,当”判断肯定句,底气十足,容不得半点可能性。“盖,必,必”提供充分依据,语气坚定,自信满满)
请添加合适的手势,神态等,进行演读。
小组合作,试划出老河兵言论的图解,再次验证实践出真知。
完成板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