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哲思人生旅途
绘本书评《七只瞎老鼠》——绘本是如何引发幼儿想象力的

绘本书评《七只瞎老鼠》——绘本是如何引发幼儿想象力的

作者: 绘本发烧友 | 来源:发表于2021-01-21 22:35 被阅读0次

     

绘本《七只瞎老鼠》

      《七只瞎老鼠》可以说是《盲人摸象》的老鼠版,我们都知道这是一个有关“部分”和“整体”的哲学小故事,对于这本书来说,大部分的篇幅都是在写当一只老鼠观察了局部之后所得出的答案,而这些描述对幼儿来说正是一个发展想象力的绝佳时机,这时就需要良性的互动,因为良性的互动更有利于幼儿主动的思考。

        七只瞎老鼠遇到了一个“怪东西”(大象),吓的它们急急忙忙跑回了家。星期一,红老鼠出来想“看”个究竟。其实当出现这个画面的时候,几乎所有的小朋友都能看出来这是大象的脚,但是瞎老鼠是看不见,它的世界一片黑暗,它只能通过其他其他感官来感知事物。那么对瞎老鼠来说,当它来到“怪东西”(大象的脚)的面前,会认为是什么东西呢?有的幼儿从整个的轮廓形状来判断这是柱子或树干;有的从光滑的“指甲”判断这是牙齿;有的通过气味认为这是脚丫,并从臭味引出臭鸡蛋、垃圾桶、大便、切开的榴莲。翻开下一页,红老鼠说是一根大柱子,而这个答案有幼儿提到过,这就引起了幼儿对接下来继续猜测和推断的兴趣。

        星期二,绿老鼠出来了,它会觉得这个“怪东西”(大象的鼻子)是什么呢?幼儿观察到了这个东西是弯曲的,所以就认为这是软的,那他们在生活中接触的哪些是软的呢?橡皮泥和绳子是最普遍的,所以他们的推断大多是以此为参照的。有的说是弯曲的橡皮泥、橡皮泥钩子;有的说是弯曲的石头;有的说是弯曲的软井;有的说是捏了一个洞的橡皮泥;有的说是萝卜根;有的说是根粗绳子。翻开下一页,是大家都没有想到的“蛇”。

      星期三,黄老鼠出来了,它会觉得这个“怪东西”(大象的牙)是什么呢?有的说是梯子,不过被否决了,因为梯子是一阶一阶的;有的说是铁丝也被否决了,因为铁丝太细;有的说是滑梯、悬崖、斜坡、香肠、倒着的单杠。翻开下一页,依旧是大家没有猜出来的“矛”,不过幼儿的回答基本上都符合了象牙的特征,这便是值得肯定之处。星期四,紫老鼠出来了,它会觉得这个“怪东西”(大象的额头)是什么呢?有的说是石头、小山、土堆、陡坡、悬崖、积木;有的说是面包、皮球、篮球;有的说是蒲扇;有的说是怪兽。星期五,橙老鼠出来了,它会觉得这个“怪东西”(大象的耳朵)是什么呢?有的说是蒲扇、扇子;有的说是扫把;有的说是一大片肉;有的说是又软又扁的橡皮泥。星期六,蓝老鼠出来了,它会觉得这个“怪东西”(大象的尾巴)是什么呢?有的说是萝卜根、树根;有的说是绳子、鞭子、尾巴、毛笔;有的说是拽不动的绳子;有的说是蛇;有的说是狮子的尾巴。星期日,白老鼠出来了,它从一边到另一边,从上到下地观察感知,它会觉得这个“怪东西”是什么呢?有的说是大象、牛、猪;有的说是大石头;有的说是桥。

      从幼儿的反馈来看,幼儿通过每一部分的具体特征来推断是什么,这其实就是观察能力和推理能力的发展。不管他们推断出来的是什么,都离不开他们生活中的见闻。当他的生活越丰富,见识越多,那么可提取的资源也就越多。另外,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能显示出幼儿的能力,在这个绘本中,就有一个幼儿提出了非常独到的问题,那就是“既然老鼠是个瞎子,什么都看不见,那怎么能说出柱子、蛇、矛、扇子的名字呢?”这个问题提的很有水平,如果你能说出这个东西的名称,说明你知道它是什么样子的。那么怎么就能知道这个东西是什么呢?有两种可能,第一种是如果以前不是瞎子,什么都见过,后来才瞎的,那么通过感知这个东西叫上它的名字是可以的;还有一种是先天性失明,通过全方面了解这个东西并通过朋友或其他人告诉这个东西的名字,从而熟知这个东西。很欣慰的是有的幼儿能回答出第一种。

      《七只瞎老鼠》是一本很好的为幼儿提供想象空间的书,其实幼儿的想象也可以代替书中老鼠的推断,从而进行创编。在与孩子分享这本书的时候,可以让孩子发挥想象的翅膀,进行合理的猜测,但千万不要止步于推测,一定要对让孩子说一说为什么推测出的是这个东西,比较它们的相似之处。

书名:《七只瞎老鼠》

文/图:[美]杨志成

翻译:王林

出版社:河北教育出版社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绘本书评《七只瞎老鼠》——绘本是如何引发幼儿想象力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vdjz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