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永正老师的写人习作教学独具一格。
在课前,他找了个“托儿”方老师来到教室,找他到教体局开会。后面,于老师来后,孩子们将这件事转告方老师,整节课围绕方老师展开写作。
于老师与孩子们的交流你一言我一语,亲切自然,毫无做作之感,在交流中,孩子们就是在学习。
“你们说的到底是谁?”“长什么样子?”
“个头呢?年龄呢?”
“穿着什么?”
“她外貌有没有找到特殊的地方?”
孩子们说:“他带了一副金丝眼镜。”“嘴巴下边还长了一颗美人痣。”
由此,孩子们明白,写作文还要写出一个人的特点,这样才能让别人认识他,在人群中一目了然就认出他。
于老师的“五重”教学法,其中的“重情趣”“重迁移”,在这节课上体现的尤其突出。
他把生活搬进课堂,让生活中的人走进课堂,与孩子们的课堂发生联结,这才会给孩子们深刻的体验,在师生自然亲切的交流中完成了课堂教学。这一招让学生知道,素材处处都有,写人可写一面之缘的相遇者,摒弃了俗套的写妈妈。让学生懂得迁移,把课内的经验用到课外,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这节课也给我们一个启发:语文教学教的不是课文而是语文!语文在日常,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目的是让孩子们用于生活,那么语文就在生活中,可以观察生活,受到启发,语文的活教材就在生活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