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这种烦恼?工作一天,很辛苦了,回到家还要做各种家务,好不容易吃完晚饭,还要辅导孩子作业或者陪孩子玩。你已经精疲力尽,估计现在能拯救的你就只有那张床了。可你会发现,越是这个时候,孩子事特多,总是纠缠着你。
例如:我要再一个讲故事/我要再看一本书/我要再喝一杯水/我要再上一次厕所······每当这个时候你的心情是怎样的?瞬间胸闷,焦躁,气得牙痒痒,甚至近乎要被疯掉······有可能你真的要疯掉了,顾不了那么多了,将孩子大骂一顿或者痛打一顿,以解心头之气。你现在有多么的痛快,待会就会有多么的内疚和后悔!
那为什么孩子在睡前爱折腾父母呢?那是因为他们能感觉到父母这时总是在想摆脱他们。
其实父母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在忙碌了一整天之后,父母们都向往着有一段和平/安宁/舒适的时光。
当孩子们察觉到你急急忙忙想摆脱他们的时候,他们会觉得不安,归属感受挫。因为孩子的感知力特别强,他们的目的也很明确,很清楚自己要什么。所以他们会通过要求讲故事/喝水,要上厕所,说自己哪里不舒服等等方式让父母留下来陪伴。
所以,家长和孩子之间的合理的需求存在着矛盾。如果父母没有觉察,更谈不上改变了,后果就是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心理伤害。而童年带给孩子的伤害,将影响着他整个成长过程;甚至在成年后,他们都要付出很多努力才能修复;有的将是永远的伤害。
那该怎么办呢?其实也没那么难。
既然我们知道了原因,了解了孩子的需要,接下来就是改变了。家长有一个误区认为陪孩子就是很累/很花时间,我们何不换一种思路呢?陪伴孩子未必不可以是一种宁静/平和的时光呢?那我们就去享受与孩子在一起的那几分钟或者十几二十分钟吧。
当孩子真正感受到了家长是很享受与他们在一起的话,他们也是很宁静的/乖巧的。如果可以让孩子说说这一天最伤心和最开心的事,这是非常有助于孩子感到满足的,这样的做法也有一个附带好处是,父母也很享受这样的时刻。既然是分享,也就意味着你也要说说自己这一天中最伤心和最开心的事。不过,家长先让孩子说,然后再自己说。把这种分享作为睡觉前的最后一件事情是最有效的。
对孩子们来说,有人愿意花时间来听他们倾诉,与他们分享自己的事情,就会产生一种归属感。这通常就足以让孩子们满足地入睡。对父母来说,这何尝不是一种了解孩子/亲近孩子的时光呢?毕竟拥有这样的时光也是短暂的。这样做还是良好亲子关系建立的一种有效方式,我们都知道,良好的亲子关系优于一切教育方法!所以,这是值得我们家长借鉴的方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