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重山尽一重山

作者: 蓂炁 | 来源:发表于2019-03-06 14:24 被阅读83次

学校坐落在岳麓山下,每天早上坐校车去上学的时候,都会从山下走过。隔着蒙上了一层薄薄的雾气的车窗,站在摇摆的车上,抬起头,会很容易的瞧见山色之美。

黛色的群山在天际蜿蜒,朦胧的岚烟轻柔地环绕,山坳间的白雾会浓一些,像一只懒怠的白猫,窝在那打盹,偶尔会伸个懒腰,摆一摆柔软的大尾巴,然后睁开它湛蓝如碧空的眼睛,高傲地瞥向我。

每到这时,我会想到家乡的一座山,跟岳麓山比起来实在算不得雄伟高大,连绵不断也说不上,只能算一个小小的山脉。

然而我经常造访。

徒步上山下山大概要七八个小时,经常会在三点左右开始走,十点多十一点就能下来。

山顶上有座庙宇,大概也有点历史,红墙青瓦都已斑驳,在离山顶约莫一个小时路程的时候,可以隔着山脉间小小的缝隙看到庙宇头上寥寥青烟,可以听到沉闷悠长的敲钟的声音,这时候漫山青翠,不绝的鸟鸣,还会有扑腾着翅膀的鸟群飞过。

冬天的山顶太过寒冷,我还是喜欢在夏天去。山上很凉快,掺杂着泥土气味和草植的香味的山风吹过,附在身上的汗珠被吹干,便会顿时凉爽起来,上山的倦意与劳累会在这不经意间的凉爽中消失了踪迹。从山顶向下看,远处满城灯火,星罗棋布的灯光点与墨色夜空的繁星交相辉映。

时至今日还是记得站在山顶向下看的感觉,明明山不高,明明身边还有父母朋友,但总觉得自己似乎模模糊糊地触碰到了高处不胜寒、远离尘世的感觉。

回想这十八年温温吞吞平淡无奇的日子,没有经历过什么大起大落,虽然对学习没什么天赋,但最后总归有了一个满意的结果。

既然如此,也不会有那种深入骨髓的人生哲思,所有一切的小感想都来自繁碎而布满细枝末节的日常。

又或叫做,生活。

揉成一团无可散解,而又甜蜜四溢平凡是福,就是生活。

人生有太多时间都花费在这种琐碎之中,逃不脱,但从另一方面来看,生活中的每一寸快乐与幸福也同样来自于这些繁枝细节之中。

我更愿意将生活看作是重重山峦,一重山尽还有另一重山,既有攀爬的劳累,又有登顶的快乐,既有路途上的风雨,也有随处可见的绝美风景。

记得王继曾说:“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这座城市的秋天极为短暂,已经迈入了冬天,这里的冬季寒冷而潮湿,很少会有雪的影子,偶尔可见的阳光也会让人欣喜不已。

然而不管是从文艺作品中也好,从过去的日子中也好,我对冬天的期望,来自乡下的篝火,柴木被烧得劈里啪啦地响;温热的灰烬下埋着红薯和草纸包的鸡蛋;坐在屋檐下,满天飞雪飘飘扬扬;照得通红的脸庞,氤氲的茶香。

全部都是些可以说得上不值一提的小细节,但我想,最终最渴望的,也不过就是这样的静和。想起孤山上梅妻鹤子的林逋,在一片深沉的山色之中,所见所闻,也不过是些平常的薄物细故而已,然而他却洞若观火,从中体会到不一样的思绪,便如同深山里的梅花,寒潭中的仙鹤,即便不为人所知与所见,也一直悄然绽放独属于他们自己的明媚与肆意。

上大学之后,我开始计划着学古琴。

从前对古琴的了解几乎只来自于影视剧中有错有对的人物使用,来自于武侠小说中用琴乐破万军的大侠。

古琴在他们手中不只是乐器,更是抒发情绪的方式,抵挡敌人的武器。

后来开始听古琴曲,知道些有名的曲调。

譬如《湘妃怨》,分明曲里愁云雨,似道萧萧郎不归。

还有《酒狂》,西晋阮籍所作。籍叹道之不行,与时不合,故忘世于形骸之外,托兴于酒,终日酣醉,于世沉浮。其《酒狂》之醉,非真嗜酒,籍酒保身而不入世之恶流也。形醉而意醒也。

以前高中写作业的时候,睡前,经常会打开,即便不懂其中曲意,也觉形神俱籁,万物皆宁。

也许这就是古琴的魅力,学了十年古筝之后,我终于开始迈向中国最古老的乐器之一。

为寻找古琴老师奔波不已,一开始去到几个所谓的琴馆,装修华丽,老师洋洋其谈,看上去好像没毛病,单纯的我交钱你教,只是我总觉得不应该是这个样子。

后来在网上看到了一个很有名的老师的电话,听介绍,他是隔壁大学的博士生导师,于是按着网上的电话打过去。

是一个听上去竟然觉得有些苍老的声音,他很礼貌很温柔地说,他没有开琴馆,教学生要看缘分的,他和我约定下一周的周天去他家。

接下来的日子就是我去了三次,每次都是周日在他家呆一整天,老师家装修得很朴素但是并不随便,墙上挂着十几把古琴,琴桌上有熏香,书架上除了一大堆琴谱,剩下大部分都是中国古代典籍,还有佛经,地上的席子上有矮桌,煮着喷香的茶,席子旁边是大件的音响,时常放着曲子

我还没有在他那学琴,那三天就只是握着一杯茶听他弹琴,听他给学生上课,闲暇的时候老师会过来和我聊聊天,问问我家里的情况,或者聊聊他自己的事。

其实老师还挺年轻的,比我父亲的岁数小,但他一举一动都显得比他的年纪更加沉稳。

老师有时弹琴弹得起兴,会边弹边唱,有一次他边弹边唱起《凤求凰》,那是我第一次把它从文学作品中分离出来,不去思考手法与用字,而是去体会它原本的,满带着情感的琴乐的味道,似乎领会到一点卓文君的心思。

那年她在楼上回头,悠长遍是情思的琴声回荡,而月色出云崖,皎皎留素光。

“有一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凤飞翱翔兮,四海求凰。无奈佳人兮,不在东墙。

将琴代语兮,聊写衷肠。何日见许兮,慰我彷徨。

愿言配德兮,携手相将。不得於飞兮,使我沦亡。”

我在那里反而是最小的学生,有很多在工作的,每周周末都从外地跑来上课,也有退休了的老者,老师和他的学生们显现出来的样子是我看过的师生间最为和乐的样子,与其说是师生,不如叫朋友更为妥当,大家由于一把古琴而结缘,在教导关系之外,最朴实的,不就是朋友的关系吗?

其实这段故事到这里就可以结束了。

虽然我最后合不上老师的时间,受他推荐去了老师的学生那学琴。

但偶尔回想,总还记得老师弹琴唱歌的样子,记得那一个个如同年夜饭般热闹的午餐,记得那么多人相互讨论古琴的模样,因为一架好琴一句好调甚至可能是一杯好茶一根好弦而欣喜不已的样子,  记得老师楼上繁花盛开的院子还有层层掩抑间的古琴桌,都让我见之不忘。

新的欢老师和他的琴风教学方式极其相似,老师很温柔,家里有一个粉琢玉雕的小男孩,开心了就咯咯地笑,扬起明媚的笑脸张开软乎乎的双手等人拥抱。

从这位老师这里,我知道了更多老师的消息。

譬如他从不会催学生交学费,大家都是自己放在桌子上,最后老师的夫人会一起收起来;

譬如每年年末会有一个雅集,很多人都会去老师的家,喝茶吃饭弹琴;

我开指开得很慢,老师说,是我学了十年古筝留下来的习惯,要好好改,她说,古琴的音色很重要。于是一开始是枯燥的指法练习,刚开始每天都会觉得手疼,后来指尖慢慢地长了一层薄薄的茧,就不疼了。

慢慢地练指法,仔细地听琴声的音色,室友说我都可以养老了。

当然是玩笑话,但是也许是我的错觉,在弹琴时我的确感受到了一股来自内心的宁静与放松。

古人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欲将心事付瑶琴。”

可不可能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我体会到了一点千年之前古人的心绪?他们坐在古琴前,每一句的思绪都是发源于自己的生活,他们的乐句不是空荡荡的,而是扎实而富有力量。

也许有,也许没有,但每一寸的思考与体会,追根究底,同古人一样,都是来源于我自己的人生。

尽管我年纪还小,我也在努力地把生活一点点去过成我想要的样子,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去寻找到达的方法,去做就是了。

没有什么是真正能阻碍你的,除非你的愿望还不够强烈,牵绊太多。

也像登山,知晓了山顶的方向,接下来每一步登上去的步伐,都足够让人欢喜。

生活的样子的确是一重山尽一重山,有人沉溺于表面而忘记了自己的本心;有人困于尘世,而羁鸟难返自然;

也有人在重重山间瞥见了漫山繁华,嗅到了自然的味道,山顶就在前方,所以不论路途远近,困难与否,对他而言都是另一种修行。

修的是一种心境,得的也是一种心境。

胡祗遹说:“渔得鱼心满意足,樵得樵眼笑眉舒。”这大抵也是我对自己未来的期望。

以后的几个年头,我还是会经过岳麓山,接受山间大猫的眼神,我还是会参加很多很多的活动,会看很多很多的书,古琴的身影也将会一直陪伴着我,周末会背着琴跨区去老师家,也许我最后能有缘做从前那位老师的学生,有时间会利用周末回一趟家,陪一陪父亲母亲,走一走走了那么多年的路,看看高中校园里金黄色的百年银杏叶。

生活会按照一定的轨迹慢慢往前走,我们也慢慢地走,脚步不必也不能停止,因为重重山峦,不尽路途,永远也没有走完的那一天。

 

一重山尽一重山

相关文章

  • 一重山尽一重山

    学校坐落在岳麓山下,每天早上坐校车去上学的时候,都会从山下走过。隔着蒙上了一层薄薄的雾气的车窗,站在摇摆的车上,抬...

  • 相思枫叶丹

    长相思·一重山 五代 · 李煜 一重山,两重山。山远...

  • 【729】长相思

    长相思•一重山 五代•李煜 一重山...

  • 2020-07-16

    一重山 李煜 ​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菊花...

  • 《长相思·一重山》

    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出自五代李煜的《长相思·一重山》 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

  • 揭子诗(二)

    一重山来一重关,不见此山不见关。 身在山中看此关,此关不在山不在。

  • 李煜全集 长相思·一重山

    一重山,两重山。 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菊花开,菊花残。 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译文: 一重又一重...

  • 走过了一重山 又来了一重山 享受在山顶的短暂 (图片来自手机壁纸)

  • 诗词学习之长相思

    长相思·一重山 李煜 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菊花开,菊花残。塞雁高飞...

  • 摘录:长相思两首

    长相思 一重山(南唐李煜) 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菊花开,菊花残。塞雁高飞人未...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重山尽一重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vitp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