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时期,在岭南阳弯州乡下,有个开坪村。
那里没有山岭,到处是平地,许多地方荒草如茵。
在村子西面附近,有一片属于村里仙人的坟地,后来坟地慢慢地扩大,形成一边是活人居住的村庄,另一边是仙人安息的地方。
时间来到清初,开坪村人口增多了,一些村民在墓地附近开发庄稼地,后来,来开发庄稼地的住户越来越多了,最终,全村的家庭都在那里有了自家的庄稼地。
村里有人认为,墓地就在庄稼地的旁边,有不好的征兆,而且每到傍晚时,仍然有人在庄稼地里劳作,看到一堆堆的坟墓,总有几分恐惧,劳作还没做完就回家了。
这样一来,就有人提出要把墓地迁移到离村庄较远的地方,把现墓地改成一张大池塘,让村民给浇菜得以方便用水,这个提议得到绝大多数村民同意。
于是,他们选定了新的墓地,便各自纷纷把自家坟墓迁往新的墓地。
可是,有一家人不愿迁移坟墓,该主人外号叫竹高二,村保长多次做他的思想工作,他就是不愿般走坟墓,村里人没办法,只好给他家留出一条小路通往坟墓之处。
池塘挖好了,几场天雨过后,塘里积满了水,村民挑着水桶到塘边挑水,给自家的蔬菜浇水,解决了水源,护理庄稼就方便了许多。
令人不高兴的是,池塘里有一条小道通往水中央的孤坟,有碍观瞻。
一年后,村里不少人极力要求竹高二把坟墓搬迁出池塘,竹高二连理都不理,村保长也再次找他谈及此事,他就是不愿般。
这事本来保长可以派几个村民把坟墓挖掉,逼竹高二把坟墓搬迁出,因村里人有这样的想法:别人的坟墓不能随便挖,否则会给自家人带来衰气,以后干什么事都不顺利,所以,就没有人敢去捣竹高二的坟墓。
夏季来临,一天晚上,月亮躲在云层里,地面黑糊糊的。有人隐隐约约地看到一个黑影从塘里坟墓的小道上晃动着,过了一会儿,黑影走到水塘边来。
在一个月里,那黑影被发现好几次,人们就认为那是鬼怪在活动。从此,坟墓闹鬼的事给传了出来,搞得村里人心惶惶。
村保长没法处理这件事情,向衙门报案却又够不上案件,他为这事伤透了脑筋。
就在这个时候,村里的严老四来找他,给他出个主意,严老四说:“我有个舅舅是临江镇协大人,叫张挺魁,他与那个新来的知县相熟,叫舅舅帮忙一下,相信知县会帮我们处理坟墓的事情。”
“这是个好主意,”保长回应说:“也许张镇协会说服知县出手相帮。”
于是,村保长和严老四一起到临江镇一趟。见到了张镇协,说明来意,他表示愿意找知县来解决这个问题。
在衙门里,知县接到临江镇送来的状子,他想:坟墓搬迁的事,这本来是件小小的事,构不成案子,怎么要到我来处理呢?既然张镇协有事相求于我,要给他个面子,那就帮他一把吧。
第二天,知县叫衙役把开坪村保长找来,通过了解,得知该坟墓的主人叫高崇,因排行第二,个子高高的,村里人称他为竹高二。
村民曾多次叫他把他家的坟墓搬离水塘,他就是不搬,属于钉子户。
知县向保长了解竹高二这个人,保长说不出竹高二做过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只是说他家人很勤劳,把庄稼护理得很好。
知县想:竹高二不愿把坟墓迁移出水塘,一定有别的原因。
他没有把竹高二叫来,而是查一下过去前任知县留下的档案,他从积压的案件中逐条查看,其中有多桩盗窃案没有查出来。
知县深深地陷入了沉思:十多年来,有八个盗窃案共偷盗了一千四百两银子以及一些金银首饰,竟然查不出来,这到底怎么回事?再者,在他上任两年以来,每隔月余就有家庭银两被盗,失主来报案,已有多桩这样的案子皆未查出。所有未查出的银两失窃案是不是同一个人所为?竹高二拒不搬迁坟墓,底气这么硬,是不是有着不可告人的目的?
知县交代保长,要注意竹高二的行踪,特别是在晚上,发现竹高二有什么可疑的行为就要向他报告。
两个月过去了,竹高二的邻居没有发现他夜间外出的行为,保长把这个情况向知县汇报。
得知这个情况,知县想了想,认为还是派人去搜查竹高二的家。
第二天晚上,一队衙差来到竹高二家门口,敲了敲门,竹高二的妻子出来开门,衙差走了进去,没有见到竹高二,衙差在寝室里查出一千多两银子,另在厨房里查到一些碎银,数一数也有四十多两。
衙差问女主人竹高二去哪里了,她回答说不知道,可能是出去了。
临走前,一个役吏交代村保长叫他派人监视高家的房子,如果竹高二回来了,明天早上把他带到衙门问话。
交代话后,衙吏对高家女主人说,衙门的人要把一千多银两带回衙门,等待查清楚他们家的情况,没事再归还。
第二天早上村保长带人来到竹高二家门外时,盯梢的邻居对他们说,昨晚没有见到竹高二回家。
保长还是叫人去敲门,门开了,只见竹高二站在门口里的一方说:“原来是保长你们,大清早就来到我这里,有什么事情?”
“没有什么多大的事,只是知县要找你到衙门一趟。”保长回答说。
“我跟你们去就是了。”竹高二说。
在县衙里,保长走到知县跟前,悄悄地对他说:“昨晚,盯梢人没有见到竹高二回家,可是,今天早上我们去找他时,就见到他从家里出来。”说毕,保长走了下去。
接着,知县问竹高二说:“竹高二,昨晚衙门的人到你家找你,却见不到你,你去哪里了?”
“我到水塘边走走去。”
“夜间为什么要到水塘边去?”
“习惯了,睡不了那么早,所以就去了。”
“水塘闹鬼的事是不是你所为?”
“这个怎么说呢,他们怎么想就怎么想吧。”
“我再问你,”知县问竹高二说:“昨晚我们叫人盯住你的家,一个晚上都没见到你回来,第二天早上就见你从家里出来,你怎么解释?”
“昨晚回来时,我是走后门回家的,所以没有人见到我。”竹高二解释说。
“前后门都有人作盯梢,你在胡说。”
“反正我是从后面回家的,”竹高二回答说:“他们看不看见我是他们的事。”
“你在胡编争辩,”知县进一步问他说:“我们在你家搜出一千多两银子,这么多银两是从哪里得来的?”
“这是我家日积月累得来的。”竹高二回答说。
“一个庄稼人,怎么会积得那么多银两,”知县冷冷地说:“我想听你细细地说明,不要说不出来哦,否则,今天你出不了衙门。”
竹高二吞吞吐吐,说不出之所以然,知县暂且把他收押起来。
接着,知县派员到竹高二家作进一步调查,他的妻子潘氏不敢隐瞒,向衙差说出从家里通出村里祠堂的暗道。
衙差走进暗道,并从祠堂走出,证实了暗道的存在。
得知这一消息,知县就认为竹高二有重大的盗窃嫌疑。
第二天,潘氏被带到衙门,知县叫人把竹高二从牢狱带到大堂上,让他当着妻子的面受审,潘氏对他说:“夫君啊,官府的人已经知道家里的暗道,有什么事是瞒不过他们的,你就说吧,免遭牢狱之灾。”
听了妻子的话,竹高二没了昨天的那份底气,只好承认他做过小偷,那一千两银子是偷来的。
在知县进一步追问下,为了保命,他不得不全盘托出,把十多年来一直在偷窃的事说了出来。
知县对他说:“你十多年来盗窃的东西肯定不会只有一千多两银子,还有的藏在什么地方,得说出来。”
竹高二没有回答,倒是潘氏说了出来,她说:“在卧室的地下还藏有一些。”
得了她的话,知县派衙差把潘氏带回去作证。在卧室里,衙差从地下取出三个瓮子,两大一小,小的一瓮装满了金条和首饰;大的两瓮装满了银子,共有一千六百多两,衙差把所有赃物带回衙门。
知县再把竹高二带到大堂来,让他看看从他家里搜出的赃物,他不得不承认这些东西都是盗窃得来的。
知县问他为什么不愿把自家在水塘里的坟墓迁走,竹高二回答说:“当初我们认为坟墓埋葬的地方是个好地方,它眷顾我家,给我家福星高照,我干什么事都很顺手,它给我家带来财富,所以我家不愿般迁它。”
“你的如意算盘打完了,这次该搬迁了吧。”
听了知县的话,竹高二低下头说:“你们要怎么样就怎么样吧。”
案子查明,竹高二犯盗窃罪受到王法的惩罚,他的祖坟不得已从池塘里迁移出来。
从此,塘里孤坟消失了,池塘得到净化,村民解除了被孤坟的困扰,过上正常的日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