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慧姝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道德经》第三十三章(杨鹏校订本)
人贵在有自知之明,这句话,已经进入了我们的日常语言体系,我们经常听到,经常使用,可是对于其中的深义,又有几分体会?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倾向于用这句话来指责他人,当他人有了明显的错误而不肯承认时,送他一句“人贵在有自知之明”,一声提醒代替几句责骂,期盼这一声感慨能触发他人对自身的反省,这样做的我,自以为很高明,但其实,我是站在心里的高位上,站在一个道德审判者的角度,来运用这句话的,在送他人“人贵在有自知之明”时,我自己就真得“自知者明”了吗?
后来,有一句话让我触动很大:
曾经有人问泰戈尔三个问题:第一,世界上什么最容易?第二,世界上什么最难?第三,世界上什么最伟大?泰戈尔回答:指责别人最容易,认识自己最难,爱最伟大。
指责他人容易,认识自己最难,所以,老子说“自知者明”,所以,德菲尔神殿上刻着“认识你自己”的神谕。那如何认识自己?如何才算自知?在道德经中可以找到答案。
自知,知道自己的无知与有限。道德经第七十一章上说:“知不知,尚矣。不知不知,病矣。”认识到自己的有限与无知,去除身上的骄傲、自矜等浮夸躁动之气,安好一颗敬畏之心,在永恒的无限的天道面前低下头来,一直低到尘埃里去。
自知,知道“知足者富”的道理。杨鹏老师在课上说:“富还是不富,是一种心理感觉,就是物质条件和物质欲望之间的差距。” 知足者富,本质上就是控制欲望的问题。欲望,无论来自名、来自利,还是来自情,被它们控制住了,就是一个被奴役的生命。《圣经》上有出埃及记,上帝用祂的全能与慈爱,带领以色列人走出埃及,结束他们在埃及为奴的日子。并且,上帝让以色列人每年过逾越节,纪念这一事件,不可忘记。《圣经》是密码书,里面写的是上帝的话语。走出埃及,是神谕,是上帝告诉我们,要让生命走出奴役,走向自由。
自知,知道“不失其所”才能长久。不失其所,就是精神上不离辎重,让属灵的生命永远抱住“一”,不离天道。道德经第十章上说:“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失去“一”,会发生什么?得到“一”,又会怎样?道德经第三十九章已有所记述:“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浴得一以盈,侯王得一而以为天下正。其至也,谓天无以清,将恐裂 。地无以宁,将恐发。神无以灵,将恐歇。浴无以盈,将恐竭。侯王无以贵以高,将恐蹶。”
自知,知道“死而不亡者寿”。人有两个生命,肉体的生命终将化作春泥碾作尘,而精神的生命可以永生。“死”是指肉体生命的死亡,“不亡”是指精神生命的永生。在无神论者眼里,精神生命的永生,是指永永远远活在世人的心中,只要这个世界上还有人记住你的名字与功业,就是精神生命仍旧存活着,这是深受儒家的“建功、立言、立德”之三不朽思想的影响,然而这样的思维范式,仍旧没有离开世俗世界,没有脱离看得见的世界。看得见的世界后面有更深邃、更本质的存在,创造并主宰着宇宙中的一切,那是天道。每个人的身上都有天道在运作,认识到自身有天道的力量,是天道秩序的一部分,有着与天道的“独立而不改”相同的创造属性,信靠天道,皈依天道,敬天行道,才是自知者明。
自知,知道“强行者有志”。所有的知道,最终都需要落实到行动上。知行合一,才是学问的最终目的。道德经第四十一章上说:“上士闻道,勤能行之。中士闻之,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勤能行之,才算是强行者。曾子的“吾日三省吾身”,就是强行者的最佳典范。在孔子眼中,曾子是一名“鲁钝”的学生,然而曾子却很有作为,编撰整理《论语》,教育培养子思,成了儒家承上启下的关键人物。曾子每日三省的其中一项内容就是:传不习乎?也就是,曾子每天三次反省自己,所闻之道有没有去身体力行呢?
自知、自胜、知足、强行。省视自己,控制欲望;努力不懈,强行有志,让运行在自身的天道谱写出应有的创世纪,坚定、敬畏、与天道同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