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在远古的时候,有一个叫米诺斯的国王,统治着克里特岛,他是当时地中海地区最强大的国王。他请著名的建筑师代达罗斯为他修建王宫。这座王宫不仅豪华壮丽,而且其中有无数的宫殿和纵横曲折的通道。每一个进入王宫的陌生人都会迷失在宫中,再也别想出来,因此被称作米诺斯的迷宫。生活的复杂程度,并不比米诺斯的迷宫要简单多少,因此如何学会各种模式去应对生活中的各类问题,是值得研究的一个问题,因此本书的名字叫《我生活的种种模式》,讲述的就是作者赫尔伯特・A・西蒙应对生活的种种模式。
赫尔伯特・A・西蒙因有关有限理性和次优决策或满意决策的研究而获得197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本书则是他的自传。西蒙是本世纪文理兼通的一位科学奇才。他从研究社科学起步。却在政治科学、经济学、心理学、管理科学、计算机科学和科学哲学等领域颇有建树。从50年代开始,他把关于组织地为决策管理方面的理论应用于经济学,还开创了人工智能,认知科学和信处理心理学等新学科,开辟了探索人类思维和智能的新天地。全书分四部分,西蒙用一个跨学科专家的眼光扫描了20世纪下半叶众多学科领域的发展以及世界政治、经济局势的变化。其间他还以时间和地域为经纬,穿插点缀着自己对生活、爱情、友谊及科研等往事的回忆。从内向聪慧的孩提时期的种种轶事,到成年后获诺贝尔奖时的庄严时刻,作者个人的历史伴随着他幽默智慧的语言,活跃机敏的思想渐次闪现了出来,与时代的背景融合在一起,绘成了一幅五色斑谰的人生画卷。读完本书,任何喜欢思考的人都不难发现,现代科技与社会科学相结合后会对人类社会产生多么深远的影响。
西蒙的有限理性观点包好两种相互联系的成分:人类头脑的局限性在其中发挥作用的环境结构。第一种成分意味着,人类判断和决策制定模型应该建立在我们对人脑能量实际了解的基础之上,而不是建立在虚构的能量基础之上。在许多现实情境下,最优化策略都是未知的或不可知的。即便是在下国际象棋这类确实存在的最佳走法的简单游戏项目上,也没有任何策略可以在允许的时间内计算出最佳走法,尽管在此类活动上有待搜索的选项已经得到了很好的限定。在不受限定的自然情境中,我们确认一中可用的最优化策略的希望将会变得更加渺茫。由于头脑的局限性,人类“必须采用近似的方法去对待多数任务。这些方法包括可最大限度地避免进一步信息搜索的再认过程、指导搜索并决定何时终止搜索的启发式规则,以及充分利用既得信息的简单决策规则”西蒙的有限理性观点的第二种成分(即环境结构)具有决定性意义,因为它能够解释何时和为什么简捷启发式规则会很好的起作用:只有当启发式规则的结果拟合于环境结构的时候才起作用。
有限理性的表现形式之一是西蒙提出的“满意性”原则。满意性原则是指当人们对随后可能出现的目标知之不多的情况下,从相继遇到的一系列候选目标中作出选择的一种方法。在此种情况下,不存在关于何时终止进一步搜索的最佳方案——例如,一旦达尔文决定要结婚,将没有一种最佳方法可以帮助他决定什么时候可以停止寻找未来的婚姻伴侣,安心和其中的一个过日子。而满意行原则走了一条捷径,它设定了一种可调节的抱负水准,一旦遇到超过抱负水准的目标,立即终止对候选对象的搜索。
通过本书的阅读,你可以去了解西蒙如何使用有限理性去思考、决策并将其应用于生活的中去,去解决生活中的种种谜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