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
嘉峪关:历史的守望与诗意的回响

嘉峪关:历史的守望与诗意的回响

作者: 00大笨牛 | 来源:发表于2024-05-06 21:36 被阅读0次

嘉峪关,作为明长城最西端的重要关口,不仅是一座军事防御工程,更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见证了无数商旅往来和文化交流。它的名字,意为“美好的山谷”,象征着和平与繁荣。嘉峪关的建筑艺术和军事布局,体现了古代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勇气,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

首次踏足嘉峪关的城墙,是在2000年夏季一个宁静的傍晚。当我登临其上,太阳已经悄然退场,但天边的余晖尚未完全消散。抬头远眺,远处的群山在朦胧中起伏,宛如波涛汹涌的海面,又似沉睡的巨龙,蜿蜒连绵,气势恢宏。左侧,广袤的戈壁滩展现出它的荒凉与辽阔,空旷而寂静,与脚下的城墙形成鲜明对比。嘉峪关的城墙巍然屹立,雄伟壮观,仿佛是历史的守望者,承载着“天下第一雄关”的美誉,其坚固与威严,让人不禁生出“固若金汤”之感,傲视群雄。晚风带着呼啸声掠过城墙,即便是在夏日,也能感受到一丝丝的凉意。耳边,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弯月如钩,斜挂在天际,为大地披上了一层清冷的光辉。站在这历史的高墙上,我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金戈铁马的年代,身披战甲,手持长矛,守卫着这片古老的土地。极目远眺,心中不禁涌起一股难以言说的悲壮与哀愁,思乡之情油然而生。

这时,我想起了范仲淹的《渔家傲》一词,那“将军白发征夫泪”的诗句,似乎在此刻得到了最深刻的诠释。身处此地,面对这样的景象,谁不会思念远在千里之外的亲人?这种思念之情时自然而然、无法抑制的。

欧阳修曾评范仲淹为“穷塞主”,认为其词作缺乏气势,略显颓丧。然而,我认为这种评价未免偏颇。欧阳修或许未曾亲身体验过边疆将士的生活,而范仲淹则是长期驻守在陕西延安和甘肃庆阳一带,亲历战火,与士兵同甘共苦。将士们除了铁血丹心,难道就不能有儿女情长?范仲淹的词作,真实地反映了边疆将士的内心世界,展现了人性的复杂与真实。而欧阳修所追求的,可能是更为理想化的境界,一种为政治服务的文学表现。他认为军旅诗词只能描写战争的激烈与英勇,而不应涉及个人情感的细腻与柔情。但实际上,这两种情感并不矛盾。正如辛弃疾这位豪放派词人,也写过《青玉案·元夕》这样细腻的词作;毛主席的《贺新郎·别友》同样流露出深情厚谊。范仲淹的《渔家傲》以其写实的风格,更能激发人们对于历史与人性的深刻思考。

相关文章

  • 飞天

    1650年,历史的回响... 没有任何的语言来形容这厚重的历史,嘉峪关,莫高窟,玉门关,阳关,大漠落日,戈壁荒滩,...

  • 历史的回响

    历史是什么?简单地说,无非就是过去的事,死去的事罢…… 可是当我在写老王的时候,并没有感觉到他已经死了,或者是没死...

  • 摄影: 嘉峪关之行,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

    到嘉峪关出差,利用空闲的时间,游嘉峪关城楼,触摸历史的痕迹,感受历史的伟大。 第二天晚上,去了东湖公园,领略了西部...

  • 河西走廊探秘:D4

    D4 行程一:游览嘉峪关 嘉峪关,位于河西走廊中西结合部(中部偏西),距今已有645年的历史。嘉峪关比山海关早建九...

  • 守望历史的老人

    记不清多少回经过坐落在县城北门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刘望海故居”,从没有想过要停下脚步去探访。刘氏故居被周围矗立的高...

  • 经典咏流传开场词

    诗意中国,源远流长。与时光作伴,听世纪回响。一起走进经典,一起传唱经典,与万物生长的世界分享。乘着歌声的翅膀,穿越...

  • 战疫日记13

    《陇原之春》 节日的欢愉还未过去 伫立在嘉峪关城楼 似乎还能听见金戈铁马的回响 现实的梦里 升起一股狼烟 时空伴随...

  • 经典咏流传开场白

    第一期 诗意中国,源远流长 与时光作伴,听世纪回响 一起走进经典,一起传唱经典 与万物生长的世界分享 乘着歌声的翅...

  • 金句篇——《经典咏流传》第3季第1-4期

    第一期 诗意中国,源远流长 与时光作伴,听世纪回响 一起走进经典,一起传唱经典 与万物生长的世界分享 乘着歌声的翅...

  • 温情脉脉,却受杀手青睐的一本小说

    当我读到下面与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The catcher in the rye》)有关的历史时,心里充满了好...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嘉峪关:历史的守望与诗意的回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vqrf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