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没来得及感叹“时间走得太快”,春节就已经远远地抛在了身后,即将面临新学期的到来。
一个问题又要摆在眼前:新学期,我该怎样上语文课?
是呀,寒假生活的放松、懒散,已经让我彻彻底底地离开了语文,走入了慵懒的生活轨道,如果开学站到讲台上,我该怎么面对我的学生,该怎么给他们上语文课。想到这个问题,内心一阵慌乱。
我带两个班语文课,是跨年级的,一个八年级,一个九年级。说实话,上学期上的很累,八年级是部编本新教材,好多课文都是首次出现在教材上,九年级是人教版老教材,孩子们面临中考。新教材新理念,老教材老方法。我总是要在连续的两节不同年级的语文课里转换思路、方法和理念,上得真的很辛苦。
还记得上学期八九年级的教材里,同时出现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篇文章,九年级需要按照议论文的模式去给他们谈论证方法、中心论点、论证思路等等。而八年级只需要让他们理解课文内容,明白一个道理即可。而我的脑子总是短路,出现混乱局面,印象中内容已经讲过了呀,可是,好多孩子一脸懵圈“老师,啥时候讲过了?”后来,我才恍然大悟,“在另一个班讲过了。”
新学期,我该怎么办?
九年级的新课已经上完,开始全面进入复习阶段。我记得原来给九年级复习,还能按照第一轮:教材复习;第二轮:专题复习;第三轮:综合模拟训练。现在,基本上省掉了前两轮复习,直接进入刷题状态,每天的语文课,就是做题、讲题。美其名曰:洞悉中考命题方向,掌握中考答题规律。
实际上,每次带着学生刷题,心里都有一种深深的负罪感。这样刷题的训练模式,对于提高他们眼前的分数或许还有用,但是,对于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到底有没有用,真的不好说。对于他们走上社会之后,能有多少作用,更是渺茫了。
基于以上的分析,下学期,我要改变一下复习策略。不能太过于急功近利,要真正的提升一下他们的语文能力。今天看了一位语文同仁秀莲老师的做法,把复习和写作紧密联系起来,每一篇课文复习的时候,前半节课大致复习一下内容及要点,后半节课让学生写读后感。写作形式不拘一格,可以是诗歌,可以是散文,也可以是自己的感悟,以便加深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及感悟。
对于阅读理解,不仅仅当成一篇阅读去做题,更让学生能够从写作上领略它的妙处,习得写作方法,能够学以致用。做题不在多,而在于精,能够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让学生活学活用。比如文言文阅读,让他们能够有迁移能力,有效利用课内所学,解决课外文言的阅读。
八年级语文教学,对我依然是一个挑战。习惯了老方法,总是穿新鞋走老路。这个现状必须改,也意味着我必须要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其中去。
部编本新教材注重阅读,采取的是“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而老教材好像没有这么大的区分度,总是眉毛胡子一把抓,所有课文平均用力。如果新教材还这样平均用力,势必完不成课外阅读和群文阅读,影响学生阅读的广度。因为部编教材的课外名著阅读已经成了语文课的一部分,是要堂而皇之登堂入室的。可我,真的没有做好。每一项工作如果想做好,必须投入大量精力,但我由于跨年级代课,总感觉力不从心,每次都草草应付。有点汗颜!
本打算假期把八下推荐的名著读完,直到现在还没有完成任务。课文也没有认真研读,下学期时间短任务重,要把握好有限的课堂时间,力争让每节课都能充分利用。
语文课,无论怎么做,做好阅读和写作两件事,绝对是正道。
新学期,我会尽力上好语文课,能够真正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成为他们由内而外的一种气质,但愿我的想法可以得以实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