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课程设计与开发,不懂点主义,没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将寸步难行。
具体简单的例子,为什么课程中要设计练习?是否所有的教学都能依靠练习来巩固强化?
如果不懂教学策略背后的原理,无异于盲人摸象,难以设计开发出科学有效的课程。
本篇文章适合企业内训师、课程开发师、人力资源线条、学习发展顾问及职业培训师阅读。
行为主义
这个理论学派的代表人物是斯金纳,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新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的奠基者。
通过他的试验他发现老鼠不仅由“事先”的刺激激发拨动开关,而且也由“事后”的刺激拨动开关。他发现动物的行动不仅仅是简单的“刺激—反应”,动物的行动也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比如事后的磁疗奖赏。斯金纳将这个行为称为“条件性刺激”。
行为主义理论的核心观点是,学习是个体某些条件限制下产生的反应;个体习得的行为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
现在学校教育大多还是受此理论影响,我们培训课程设计中要加强练习,也是来源于新行为主义的强化理论。
对TTT课程设计与开发的参考:
对陈述性知识和技能方面的教学设计有指导意义。
提醒培训师要观察学员行为变化,及时强化。
对操作型、步骤型等技能内容为主的课件有参考意义。
![](https://img.haomeiwen.com/i26292447/bb0c5235ce70983a.jpg)
认知主义
这个理论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布鲁纳和奥苏贝尔。
布鲁纳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认知心理学家,对认知过程进行过大量研究,是认知心理学的先驱,是致力于将心理学原理实践于教育的典型代表,也是被誉为杜威之后对美国教育影响最大的人。如果大家深耕课程设计与开发,建议看看他的《教学理论探讨》。
奥苏贝尔是美国认知教育心理学家,他主要关注的是成就动机,即学生试图获取好成绩的倾向。奥苏贝尔有意义言语学习理论的核心思想是,有意义学习必须以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为基础。也就是说,新知识的学习必须以学习者头脑中原有的知识为基础,没有一定知识基础的意义学习是不存在的。
认知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个体对事物经由认识、辨别、理解从而获得新知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个体认知结构将发生改变。
对TTT课程设计与开发的参考:
适合需要进行较高认知加工的任务,比如问题解决技术(规则的演绎、推导与简单应用)。
支持信息加工式教学设计,强调根据学员已有心理结构,提供适当的问题情景。
对学员的认知加工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在课程设计中一定要有相关引导和铺垫。
![](https://img.haomeiwen.com/i26292447/934a02ceebedb648.jpg)
建构主义
这个理论学派的代表人物是皮亚杰,瑞士人,近代最有名的儿童心理学家。
皮亚杰认为,发展有四个条件,即成熟、实际经验、社会环境的作用和平衡化,前三者是发展的三个经典性因素,而第四个条件才是真正的原因。
他认为智力是一种适应形式具有动力性的特点。随着环境和有机体自身的变化,智力的结构和功能必然不断变化,以适应变化的条件。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力图在更接近实际的情境学习中,以个人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为基础建构新知识,赋予新知识个人理解的意义。
对TTT课程设计与开发的参考:
适合于非良构领域的复杂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即一些需要高认知加工的任务,如复杂的问题解决,认知策略的选择与调控等。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情境,设计合适的任务或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支持探究式学习活动设计。
学习者要有很强的认知技能及自我控制能力;
学习环境能充分展示问题的复杂性,提供足够的材料、细致数据分析与操纵的工具等。
![](https://img.haomeiwen.com/i26292447/eca73cab56791543.jpg)
人本主义
这个理论学派的代表人物是马斯洛和罗杰斯。
他们主张研究人的整体意识性、人的尊严、价值及其本性;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着眼于学生独立性、创造性的发展和人格的自我实现。
对TTT课程设计与开发的参考:
课程设计要注重对学员完善的个性和人格的培养,加强态度层面的内容;
课程设计要重视合作学习和发挥学员的主动性;
培训师要有对自身职业和学员的热爱,要有责任心。
分析了4个主义,也许我们会有两个疑问:
疑问1:是否有一个“最好的”教学策略,有没有某个教学策略比其他的更有效?
鉴于学习是一个复杂的、需要全身心投入的过程,它受到个体原有知识的极大影响,也许对这个问题的最好答案是具体情况要作具体分析。
疑问2:课程设计的时候,如何做到在学员、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之间恰当匹配?
这取决于所要学习任务的要求如何。依据不同的认知加工水平,需要采用不同学习理论所赞赏的教学策略。
做课程设计与开发,需要回答的问题不是“哪一种理论最好”,而是“哪一种理论在促进具体的学习者掌握具体的学习任务时是最有效的”。在选择教学策略之前,必须考虑学习者和学习任务两个方面,考虑学习者的知识水平和认知加工要求这两者同所要采用的教学策略之间的关系。
事实上,不同的理论所倡导的教学策略在某些情况下有所重叠交叉也是正常情况。我们熟知的梅里尔教授倡导的“五星教学模式”,就是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理论兼收并蓄的典范,这套教学理论博采众长,汲取了各种教学原理共通的成分。
课程设计与开发,并不需要拘泥或钟情于某一种理论,而要依据学员现有的能力水准、学习任务的类型、在这一情境中达成最优学习结果的各种适当方法,来做出理智的选择。
![](https://img.haomeiwen.com/i26292447/f5b4f85fecc345c0.pn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