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发于公号:骨朵网络影视
原文作者:蔡小马
欢迎关注公号:蔡小马的电影乐园
【前言】
作为一个一直对港剧有所情怀的人,我本来非常期待今年开播的一部港剧----《飞虎极战》。
这部集合了苗侨伟、黄宗泽、吴卓羲、马德钟、王敏德、吴岱融、梁烈唯、伍咏薇等一众演技派的剧集,走的也是港剧擅长的警匪动作题材,按理说应该是非常期待了。
然而。
原定的3月5日开播,搜遍全网,结果只看到一个预告片……
要知道这部剧可是邵氏影业和优酷合作出品的,最早说2017年底就上映,结果拖拖拉拉到现在还没动静。
其实纵观这几年国内影视市场的格局,我们不难发现,内地和香港的地位早已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早些年我们通过电视台和盗版碟才能看到的港剧,如今都默默的加入了内地“网剧”的行列。
但是,和内地同期热播的剧集相比,港剧的点击量简直惨不忍睹。
面对这种状况,我们不禁想问一句:港剧到底怎么了?
【资金流通遇阻,急需内地热钱】
2016年的年底,TVB在当年的财报里,发布了30年来的第一次盈利预警:
上半年收入同比下滑3%;
上半年营业利润下跌30%;
上半年净利润暴跌70%;
2016年底市值比2011年缩水45%,股东净利润同比下跌55%~65%。
造成这样的原因,和香港本身的经济疲软不无联系。
香港的电视台的主要盈利来自于广告,占了电视台总收入的六成左右。作为广告大户的零售和消费行业一直在走下坡路,TVB2016年的财报显示:市况低迷导致上半年香港整体广告业开支下跌约20%,致使TVB收入下跌11%。
反观内地,以2010年为起点,影视行业开始了迅猛的发展。
从2011年开始,内地影视公司排队上市,各路热钱争相涌入,投资过亿乃至数亿元的大剧纷纷上线,越来越多的作品以“名导+名角+特效+大制作”的组合出现,剧集制作已经一脚踏入了“亿元时代”。
而2016年电视剧市场号称投资过亿的电视剧近20部,其中包括《鬼吹灯》、《青云志》、《幻城》、《白鹿原》等作品。与此同时,优质网络剧价格节节高涨,《幻城》、《花千骨》的售价都已经超过500万一集,《如懿传》被某视频网站的买断价格,达到900万一集,总共卖出15个亿。
此时内地网剧的收益主要来源于广告收入,会员充值,和播出版权售卖。
2015 年,网络剧广告的投入产出比达到了 2.56 倍。虽然付费会员收益比重增加,广告业务占比呈现萎缩之势,从2015 年上半年的 23.19%,到2016 年上半年下降至 15.5%,但目前广告仍是网络剧收益的重要来源。
内地剧集极高的投资效应,正是香港电视剧市场目前极度缺乏的。
在这种情况下,香港电视台们纷纷转投内地,包括大名鼎鼎的TVB、亚视,以及新兴的电视台和独立制作公司等,都开始了和内地视频平台的深度合作。
【尝试多维合作,保证两地市场】
2017年的《盲侠大律师》算是第一部与内地视频网站合作的港产剧集,而合作方式也不是简单的版权合作。
在项目开发之初,爱奇艺就参与其中,与TVB经过多方协商之后,对此片做了革命性的变动。
首先在播出模式上,为了迁就网站的更新方式,该剧在香港采用了“周播模式”。
网站上每周二三免费更新,而到了周六日在香港翡翠台播出,内地的观众能比香港观众提前4天观看。
而如果拥有爱奇艺会员的话,可以直接观看1-14集。
这项改动直接影响了该剧在香港的收视:
播出前三周,收视率一直维持在17%上下浮动;
至剧情中段,在口碑带动下,收视率上升至22%左右,观看人数约为140万;
而爱奇艺的单集点击量却屡屡破千万,播出不到四分之一整体点击就已经破亿,剧集收尾时点击量约5.3亿。
这次合作让TVB意识到一件事:就算香港本地收视率再高,观看人数也很难突破200万,而内地市场的观众数量,则早已以“亿”计算,所以给内地观众优先观看,是必然的选择。
但是,让出内地的优先播出权,不代表就放弃了香港本土市场。
在和内地合作的时候,TVB尽最大的可能保留了港片的制作方式、主创团队以及剧集内容。
虽然做出来的项目被称为“合拍剧”,但其本质上仍然是纯粹的“港剧”。
目前已经播出的《盲侠大律师》、《使徒行者2》、《溏心风暴3》等都是如此。
同时,TVB也明确表示,每年和内地的合作剧集不会超过4部,而TVB每年要播出的剧集是23部,无论如何也不会放弃香港本地的市场。
TVB的此举看起来倔强又心酸,但也从侧面反应,已经50岁的TVB努力在维持自己的新鲜血液,努力的吸收营养,努力的适应环境,努力的不让自己从时代大潮中掉队。
【现实践踏理想,未来求变困难】
然而,和丰满的理想相比,残酷的现实很快就给了网播港剧重重的一击。
2017年6月播出的《盲侠大律师》最后以5.4亿落下帷幕,同年9月播出的《使徒行者2》则冲破了20亿大关,最后收官于21亿。
数字看上去很美,但是看过该剧的都知道,这一部有这样的成绩,完全得益于第一部《使徒行者》打下的良好基础。
虽然用了更高清的摄影机,取了更广阔的场景,制作了更宏大的画面,但在剧作方面已经完全变了味道。
导演苏万聪曾对编剧说:“港片过去十年写过的场面,都不要。”
结果,就出现了这么一部模仿美剧、英剧甚至日剧的“四不像”。
最终21亿点击量换来的,是豆瓣上的7.0分。
而21亿,也成了合拍港剧的巅峰数字。
同为9月播出的《反黑》,因为主演陈小春刚好在新一季的《爸爸去哪儿》中“借”儿子的突出表现,获得了高人气,让剧集有了极高的关注度,但因为剧情质量一般,最后在豆瓣上也只有6.7分。
11月播出的《溏心风暴3》,则是直接耗尽了前两部攒下的口碑,以11亿的点击量换来了6.2分的评价。
同期播出的内地剧集中,《你好旧时光》这种“微量”投资的剧集都有12亿的点击量,普通投资没有明星加盟的《致我们单纯的小美好》30亿,《海上牧云记》这类大制作更是突破100亿。
到了今年,合拍港剧已经到了难以寻找合适档期播出的地步,不断冲击市场的内地剧投资越来越大,题材越来越丰富,把港剧挤压的没有下脚的地方。
【是内地剧飘了?还是港剧挥不动刀了?】
事实上,港剧再怎么追赶时代,它还是败在了时代的手下。
早年内地观众喜欢看港剧,是因为港剧给内地观众展示了一个前所未见的、充满了新奇和刺激的新世界。
武侠、警匪、传奇、商战,这些题材源自于彼时经济繁荣的香港,当内地百姓还在为寻找谋生出路集体奔赴国企,或者南下打工的时候,香港人已经开着汽车,吃着汉堡,游走在写字楼之间,日夜计算着世界金融的风云变化。
发达的经济状况下,自然会诞生发达的娱乐市场。为了吸引观众,香港的影视从业者们竭尽所能的创作精彩、刺激、猎奇的内容。
当时的港剧瞄准的市场也不是内地,只要能满足两岛一界观众的心理预期,就足够让这个行业持续发展下去。
因此,创作者们也逐渐适应了这种小格局、小成本的小众题材,并在制作流程上愈加的成熟和流畅。
然而,在经过了几十年的风云变迁之后,内地和香港的经济形势早已天翻地覆。那些在港剧中上演过无数遍的桥段,也早也被内地观众熟记于胸,对于“做人最重要的是开心”这类台词的调侃,也昭示着内地观众已经不吃港剧的老一套了。
看武侠片,内地可以摆脱影棚实地拍摄;
看警匪片,内地可以全世界跑着抓逃犯;
看商战片,内地商海精彩的故事遍地都是;
那些曾经港剧最擅长最吃香的东西,放到现在,显得过时又粗糙。
即便内地投资商可以提供更充足的资金和更精良的制作工业,香港的创作团队也没法脱离香港本土,写不出荡气回肠的传奇故事,写不出波澜壮阔的历史豪情,写不出瞬息万变的时代发展。
目前内地还有几部待播的港剧,包括《深宫计》、《再创世纪》、《法证先锋4》等,从名字上看,很明显是在吃曾经热播的港剧的老本,前景依旧模糊不清,难见曙光。
【结语】
面对内地飞速发展的影视市场,无论是制作成本还是作品收入,都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全力飙升,而曾经风靡内地的港剧在过去十年几乎停下了成长。
随着老一辈编导演员逐渐退休,新人青黄不接,曾经风头一时无二的港剧沦为小众,陷入了有史以来最困难的时期。
对于从小看港剧长大的我们来说,看到如此情景,多少也有些唏嘘感慨,希望港剧可以尽快找到出路,快速融合内地市场或者开拓新的路径,梅开二度,为观众带来更多的好作品。
【全文完】
本文首发于公号:骨朵网络影视
原文作者:蔡小马
欢迎关注公号:蔡小马的电影乐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