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里的日子,每晚都会和娃娃一起读书,有时是幼儿园发回来的《分级阅读》,有时是绘本,故事书,今晚读的是《唐诗》,复习的过程中,娃娃摇头晃脑的背起了孟郊的《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也许是今天白天的经历,在听完这首诗后心里的思绪翻江倒海,悲喜参半。
昨天下午去看望外婆,外婆对我说:“你去上海的这一周你妈的胳膊疼得更厉害了,梳头发都举不起来了,你有时间一定带她去看看。”妈妈的颈椎病,我是一直都知道的,过年前后因为每天繁杂的事情比较多,尤其春节每天招呼一大桌一大桌的客人,烧饭收拾外加照料外婆,曾不经意间说过一嘴,说是胳膊有点疼。
春节到现在几个月过去了,每次问到妈妈胳膊好些了吗,回答都说好点儿了,每次去等她忙完一起坐下来闲聊的时候也会给给按按肩颈、捶捶背,都说轻松了好多。
父母在子女面前,总是报喜不报忧的。
昨天是因为大姨和小姨都去了,我带娃去了菜园子摘蚕豆,她们姐仨聊起来,妈妈才说了近来不适的情况。回来路上小姨说妈妈知道我工作一直很忙,要操心的事情多,加上孩子也没人帮带,不希望给我添麻烦,但是让我周一(也就是今天)无论如何带妈妈去医院检查一下。
昨晚和妈妈打电话说我在网上挂好了专家号,妈妈一开始怎么都不愿来,于是就用外婆今天要透析她要去陪护来推,我好说歹说,终于答应今天早点把外婆送去透析后,先来我家,一起吃好午饭后再去医院检查。
昨晚没怎么睡着,一直在回想这么多年来妈妈的辛劳,为了这个家,为了我,一直默默付出,任劳任怨,万一检查来真的有什么不好的结果,我不知道我会惭愧自责成什么样子,我也能想到外婆的绝望,妈妈的无助,在心里一直祈祷,不要是坏消息,希望妈妈可以享享福……
妈妈开门进来时,我故作轻松的在家里准备午餐的饭菜,“无论什么时候来,你的家里总是这么干净整齐”妈妈第一句话这样说到,“就我们两个人,你不用特意准备饭菜,有什么随便吃点,你本来就忙,把你的事都耽误了”任何时候,妈妈一贯都是为人着想。
“妈,您先喝点我刚榨的香蕉牛奶,半小时后我们就可以吃饭了。”
吃饭的时候,妈妈说很喜欢吃我做的菜,也很喜欢呆在我身边的感觉,哪怕就是不做声的看着,突然一阵酸楚,眼泪情不自禁的涌出,“哎呀,差点忘了,电饼铛里还有红薯,我去夹来。”
医生两点半上班,我和妈妈一点半就到了,两点排队挂了号,专家提早了十分钟叫妈妈的号,一番望闻问切后,开单子让妈妈先做两处的彩超,我们按要求交完费继续去排彩超的队,等待的一个多小时,竟觉得特别漫长,最漫长的要数妈妈做完出来等待结果的那10分钟。
排除了最害怕的那俩字,我的心终于落下来了。接下来就是根据医生的处方和建议配合治疗,一段时日后再来复查。我在心里谢天谢地。
曾几何时,当年为我们遮风挡雨的父母早已不再是“钢铁之躯”,他们背已佝偻,碰上阴天下雨,关节开始疼痛,常年受着腰椎颈椎肩周炎的困扰,他们的眼睛开始老花,牙也开始松动摇晃甚至坏了要拔下,哪里不舒服从不轻易开口,乐乐呵呵忙前忙后盼着我们回家……
我们也常常以“压力大,工作忙”为由,遇上休息也说成“好不容易放假”,我们是有多久没有带父母去做一次体检,多久没有不加归期的和他们呆上一些时日,和他们一起干干活,说说话……
幸好回来了,在父他们老得“像一张旧报纸”之前回到离他们只有15分钟车程的距离了。
愿天下父母都安康,我们竭尽所能,努力去丰富和精彩他们人生的下半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