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齐悦梦想大型社群写作自律训练营简书的他山之玉
王托弟|她如何利用坐地铁时间写作出版两本书?

王托弟|她如何利用坐地铁时间写作出版两本书?

作者: 欣欣心言心语 | 来源:发表于2018-11-07 05:13 被阅读60次

王托弟,笔名潘小笛,80后,甘肃天水人,现居北京。就职于北京某外企,从事法律工作。业余爱好写作,视文字为生命,在法律的严谨与文学的率性间寻找平衡,用文字在大城市的浮华与小城镇的淳朴中勾勒真性情。

王托弟来自甘肃天水秦安的一个县城,她的读书仅限于课本和很有限的读物。从小喜欢文学,骨子里就带的。读书的过程当中接触文学是非常有限的,求学阶段,对文学作品很喜欢,平时喜欢读散文,四大名著。

她与文学爱好划分为两个阶段:上大学之前和上大学之后。

不过,上大学之前,因介质的局限性,写过的文字除了几本日记,其他的都已不见踪影——既然雁过无痕,就当未曾发生吧。所以,真正能谈得上成文成章的写字,始于2005年底。

2005秋上大学,寒假回家,父亲花了近六千块给王托弟买了台笔记本电脑,父亲说:“别的孩子有的,我的娃就不能没有。”也就是从那时开始,她写过的几乎每一个字都保留至今,回首间已有整整十年的光景。

大学之前:喜欢文学,她自称那是非常浅显,没有深度,广度和厚度的。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世界之大,无奇不有。从秦安县第一中学毕业来到北京,王托弟发现身边的同学多才多艺,有各种社团可以展示其才华。而自己却没有任何才华,失落感油然而生,愈发强烈。自我思考后,想想自己有什么爱好呢?

慢慢发现自己的写作可以展现出来。当时有文学社、校报、BBS、校内的一些社交网站,写的东西都可以发出去。有了这样的启发,王托弟最偏爱的就是图书馆,如饥似渴的吸吮着书本上的知识和精华。她大学期间看的书多是哲学方面的书:诸如世界名著文学类的,哲学流派方面代表人物的书籍。当然她在大学期间也会看很多文学方面的书。

爱好要发展到一定阶段,才能成为特长。在一个圈子里面,让你脱颖而出,一种爱好就成为特长了。就像王托弟特别欣赏的一句话:学习才华的孕育过程就像一个女人怀孕一样,一定要有时间的累积,到了一定程度时,自然而然就分娩出来。

她在自媒体之前的文章很小众,都是小情绪的发泄,多是随笔、日记,约100多万字。

直到2015年她有了自己的微信公众号:“王托弟的栖息地”,就是想给自己和其他文学爱好者提供一个心灵的港湾,在追求功名利禄的同时,心里保留一份纯粹,借用一句时髦的话来说,就是“因为爱所以爱”,而不会给自己的一份业余爱好附加太多的东西。从此,她开始对自己的文字有了要求和评判。

爆文固然很好,她很敬佩能写出刷遍朋友圈爆文的人,只是她自己选择了纯文学写作。每个人,坚持自己选定的文风非常重要。

这个时代背景下,每个人都可以写作,而且写出来的文字也能以各种方式呈现在别人面前。这是好的一面,但这样的环境,也容易让一个人的文字走向娱乐化和功利化,以取悦于大众。

王托弟谦虚说不配自己在写作。自谦是个业余的文字爱好者,在百忙中抽出点时间执笔取暖、煮字疗饥,争取在有限的时间内写出一些有生命力的文字,也就是承载了一定普世价值的文字。这样的文字,可以逾越时空而存在。而只有纯文学,才是对内心世界的关照和回望;最大的文学就是生活。

谈到写作,作为一种业余爱好,首先要热爱,一定程度上要有渗到骨髓里的爱。正因为王托弟从小对文学的喜欢和大学的累积,以至于现在每天都会抽出一小时看文学方面的书籍。

因为北京快节奏、压力大、机械性等原因,让王托弟的文字呈现明显的“生活在别处”的特点,所以,常年在京的她,常写和她老家秦安县有关的人与事,用朋友的话来说,目前,她的很多文字还处于一种“诗意回望”。

文学是种艺术,需要悟性。所有艺术的东西,都要有悟性。有效的勤奋时间是海绵里的水,只要你挤的话,都会有的。我没有时间写作,是赤裸裸的谎言。王托弟的文字,可以说都是在工作的时间中写的,用朋友的话来说,就是“车上写作”。

曾经她家距离单位来回5个小时,每个工作日,早上六点四十分,她走出家门。先坐五站公交到地铁荣昌东街,一直坐到终点站宋家庄;再换乘五号线到崇文门;再换乘二号线到建国门;最后出地铁站走到京泰大厦前坐上班车;八点半准时,班车从京泰大厦出发,到望京办公室已是九点多。下班后,又沿着同一路线向相反的方向回到家。一天五个小时在上下班的路上,多么的漫长啊。

五个小时,在洪荒的人流里,她总是找不见自己的位置。拥挤,嘈杂,晦涩,还有对味觉的冲撞,让沦陷其中的她,渺小得像颗尘埃,卑微的又好似草芥。为了打发时间,她深感看书、追剧集、听音乐,远不能诠释内心的波澜,唯有文字才是恰到好处的选择。

业余时间非常有限,地铁比较平稳方便,一不小心,2015年上下班途中20万字就这样在地铁上敲打出来了。

她很赞同她朋友的一句话“文学是闲出来的”。当一个人处于兵荒马乱,焦躁的时候,不要说写一篇文章,就是写一个句子都写不出来。主观上心要闲下来。但是一个人的客观时间状态,不只是由主观意志能改变的。

而今的王托弟在工作之余完成了两本散文集的出版,第一本《回不去的故乡》于2016年9月出版,第二本《黄土地的女儿》于2018年9月刚刚上市。

很多人问她:“你已经有一份不错的工作,为何还要让自己那么辛苦?”

每次听到这话,她都笑而不语。

想到自己因为书籍和文字而度过的那些充实而富足的日夜,想到自己业余争分夺秒写就的第一本、第二本书籍已经面世,想到灵魂寄托的地方有繁花似锦。这时,心里就满怀豪迈;这时,感觉所有的付出都将是对梦想的成全;这时,她就告诉自己:“加油!”

业余写作可以让我们的日常变得充实、有成就感,有一个精神上的寄托;让在乎你的人感到荣耀,比如父母、姐弟;让别人从你的文字中看到阳光、感受到爱;当然还有其他的意外收获,比如稿费、对本职工作的影响。

在这个繁杂的时代,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活得熠熠生辉,但我们可以让自己过得充盈而有意思——无数个有意思的日子加起来,便是有意义的人生了。


齐悦梦想大型社群1营1班•第38篇

相关文章

  • 王托弟|她如何利用坐地铁时间写作出版两本书?

    王托弟,笔名潘小笛,80后,甘肃天水人,现居北京。就职于北京某外企,从事法律工作。业余爱好写作,视文字为生命,在法...

  • 《回不去的故乡》读后感

    今年十月份,王托弟已经出版了第二本散文集《黄土地的女儿》。非常巧合的一天,我在浏览手机信息时,突然看到王托弟在天水...

  • 读王托弟散文集《黄土地的女儿》

    文|胥永强 不久前,我读了王托弟2016年出版的第一本散文集《回不去的故乡》,深受感动。 《黄土地的女儿》是她时...

  • 《黄土地的女儿》读后感

    不久前,我读了王托弟2016年出版的第一本散文集《回不去的故乡》,深受感动。 《黄土地的女儿》是她时隔两年后,于2...

  • 读书笔记:《高效利用工作日》

    书名:《高效利用工作日》 作者:[美]玛丽·A.卡木托 著 曹轶 译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20...

  • 《议论文写作教程》学习笔记1

    《议论文写作教程》学习笔记 书名:议论文写作教程 作者:王天舒等编著 出版社:湖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年...

  • 《漫步紫竹林》读后感

    约三个月前,我在百度上搜索王托弟的文章时,无意中看到一篇李三清的简书读后感:《永不孤单的乡愁——读王托弟〈回不去的...

  • 写作起步碎碎念

    写作似乎是件挺需要时间的事,互联网时代当然需要学会利用碎片化时间来写作,不如写个”如何利用碎片化时间写作”吧。大纲...

  • 读王托弟《回不去的故乡》

    文|胥永强 今年十月份,王托弟已经出版了第二本散文集《黄土地的女儿》。非常巧合的一天,我在浏览高中微信群信息时,突...

  • 新手如何快速入门写作?

    《从零开始学写作》这本书主要教新手如何快速入门写作。本书作者是世界500强的普通员工,她利用业余时间坚持1000多...

网友评论

  • 雪梅姐在上海:感人之文,今天在齐齐老师公众号看到,先开始以为是齐齐写的,一看作者简介,才知是公主写的,公主写人物入心。🌹🌹🌹
  • 清泠之声:公主也可以搞个公众号😀

本文标题:王托弟|她如何利用坐地铁时间写作出版两本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wqmx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