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势研判
近期市场触底反弹,整体符合预期,但在存量博弈下,收益空间狭窄,考虑到负面因素,仍需控制节奏,做好防守。适应性反弹,进入收获期
市场回顾
两市小幅低开,盘中稍做反弹,尔后向下俯冲,权重集体领跌,加剧弱势波动,个股跌多涨少,续写深强沪弱。沪指冲高回落,险守2800整数关,收盘跌破5日线,谨防震荡走低。创指八连阳,离高点不远,不适合追涨。板块方面,船舶、通讯设备、IT设备等涨幅居前;银行、房地产、建材等跌幅居前,题材保持活跃,但权重股承压,拖累指数走势,短期指数反弹,为适应性修复,考虑风险偏好,仍处于中下位,不确定性较高。短期来看,若能把握节奏,可以小试牛刀。不过,操作难度很大,对反应要求很高,不能左侧跟随,无法享受红利。展望中期,趋势并未改变,大涨基础不牢,仍需时间磨底,要正视复杂性,对于后市看法,保持谨慎观点。
市场研判
5月底以来,市场飞流直下,上演至暗时刻,犹如炎热夏季,着实异常难熬。而中美贸易战,没有实质变化,常被冷饭热炒,冲击交易情绪。如此剧烈波动,跌势堪比股灾,令人心有余悸,削弱投资信心,自救式反弹,难抵恐慌抛盘。行情走到现在,仍是空头趋势,即便估值再低,没有赚钱效应,增量也不认可,依靠市场自身,很难扭转颓势,在此情形下,执行防御策略,是最佳的选择。不过,尽管市场不济,但也有积极因素,比如流动性方面,为满足年中需求,避免资金紧张,央行加大投放,叠加定向降准,平滑资金压力,熨平季末扰动。从央行的松口,到官媒的唱多,都带维稳意图。市场心领神会,利用宽松窗口,开启修复反弹,但中期来看,考虑去杠杆、信用风险等,反弹不会流畅,可操作性较差,保持低仓运行。
年初以来,受避险情绪驱使,指数频创新低,七月初跌破2700,我们果断提出,博弈反弹窗口,上周连续反弹,预期基本兑现,维持原有观点。短期修复反弹,缺少赚钱效应,说明不了问题,从成交变化看,仍是存量博弈,没有增量配合,还算不上强势。需要注意,资金宽松时点,可能正在过去,完成缴税完后,继续关注缴准,谨防负面扰动,影响市场稳定。另外,就目前来看,政策前景不明,利空时隐时现,风波悬而未决,稍有风吹草动,就会打乱节奏,中期风险犹存,不可掉以轻心。因此,在趋势反转前,要以更宽视角,看待多空战略,不然满仓做多,风险成本较高。我们认为,短期反弹走势,与6月初类似,缺足够吸引力,在空间和时间上,都很难超预期,中期来看,还要边走边看,等更高安全边际,来释放操作空间。
后市策略
近期触底反弹,整体符合预期,但存量博弈下,收益空间狭窄,考虑负面因素,仍需做好防守。参与这种反弹,要控制好节奏,切忌盲目乐观,而重仓投资者,要适时收获。
文/老刘股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