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聆听讲座提思维 反思教学明方向

聆听讲座提思维 反思教学明方向

作者: 月光下的筱儿 | 来源:发表于2023-05-09 22:13 被阅读0次

【必修作业:《大概念的内涵与价值》】

聆听讲座提思维 反思教学明方向

大概念一词,对于我们来说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随着《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出现,各位专家们在众多讲座中均有涉及,因此如雷贯耳;陌生是因为“大概念”它究竟是怎样的?它对于我们的教育教学起着什么作用,我们该如何看待它?它是否能够帮助我们解决教学难题吗?

今天,听了新网师李亚敏老师以《大概念的内涵与价值》为题的讲座,让我对其有了新的理解。李老师从核心素养与大概念、大概念提出的背景、什么是大概念、大概念的价值和意义、如何提取大概念五个大的方面,通过举例的方式,向我们解释了相关内容,在第一遍没有听懂的基础上,又进行了第二次的聆听,似乎有了一点理解,结合自己对本讲座内容的理解,我梳理一些自己浅显的认知: 

一、什么是大概念?

理论知识对于我们来讲,总是很神秘的、很难懂的。在李老师的讲座中,我提取到了如下信息:

1.刘徽教授指出:大概念是反映专家思维方式的概念、观念或论题,它具有生活价值;理解大概念的“概念”,不限于概念;大概念有不同层次。

2.大概念是反映学科本质及其特殊性的、构成学科框架的概念,它是一种高度形式化、兼具认识论与方法意义、普适性极强的概念。

3.大概念也翻译成:大观念,是指学科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概念、原理、方法。

4.大概念的“大”不是宏大、广大、基础,而是“核心”。

5.大概念是集中反映学科本质,具有相对稳定性、共识性、统领性,能将离散或琐碎的不同主题和知识实现“有意义”的“粘连”,从而帮助学生以“专家式思维”阐释和预测较大范围物体、事件或现象的某种有组织、有结构的“核心概念”“知识模型”或“学科大图景”。

6.大概念是学科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概念、原理、方法核心的概括性知识。

二、我眼中的大概念

通过聆听李老师对大概念的阐述,结合以上相关概念,我理解的大概念有如下几点:

1.像专家一样思考

理论为实践提供指导。我们在教学中总会遇到瓶颈期,此时,便是我们的理论知识跟不上实践的步伐。通过聆听讲座,我了解到,我们之所以了解得少、有诸多困惑,是因为我们没有向专家一样思考,我们没有像他们那样及时地将知识和知识进行有效的“粘连”,也没有及时归纳、总结。

大概念就像我们的大脑,它是我们人体的CPU,重点通过思考来体现,任何新生事物的接收,都要通过大脑去发信号,因此,我们面对一件新生事情,首先要通过思考来获取最基本的信息,然后开始发号施令,去做,只有多思考,我们的大脑也能够在日积月累中形成专家思维。

2.多样化的理解

在《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这本书中,我们知道理解既可以是名词,也可以是动词。我们接收到信息后,首先通过一个大概念将其转换成自己的理解,然后通过自己的理解开始去实施。

在我们的教学中,我们经常提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我们总倡导让学生说,而在学生尝试说之前,教师首先要尝试提取大概念,接着通过思考,用自己的话去讲给孩子们听,只有孩子们听明白了,理解了,才能更好地证明我们理解了、讲清楚了。当学生接收到课堂中一个新的知识,他们在理解的基础上,将其转换成自己的语言,这也是学生提取大概念后的一个理解,他只有能够用自己的语言将其讲透、讲清楚,才能有效地和生活联系起来,达到知识生活化。

3.学会知识的迁移

大概念指向学科核心素养、能有效地将内容联系起来的概念。学生领悟了大概念,就像拿到了一张学科地图,从而在头脑中形成由学科知识组成的指南针,引领学生找到方向或者工具来解决以后遇到的相关问题。《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2022年版)》P3提到:践行学思结合、用创为本的英语学习活动观,秉持在体验中学习、在实践中运用、在迁移中创新的学习理念,倡导学生围绕真实情境和真实问题,激活已知,参与到指向主题意义探究的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等一系列相互关联、相互递进的语言学习和运用活动中。 

时代不同,国家对培养人才的需求亦不同,此时,我们如果不能在大观念的引领下,尝试理解、迁移运用到生活中,那么,我们适应社会的能力很弱,便不能很好地达到学以致用,面对生活中的问题,我们便会显得无从下手。

三、困难和解决之道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经常会遇到许多问题,我们经常听老师说,有的内容讲过了,学生也能说上来,但是他们却不能很正确地书写在试卷上,有的学生算口算题也会,具体的公式也会用,然而在具体的实际生活或者解决问题中,学生便显得有点茫然,还有学生对学过的知识遗忘比较快。以前我们会归结于孩子们的懒惰,今天,在聆听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后,我似乎明白了,其实单纯的背诵公式和理解着背诵,效果是不一样的,单纯的记忆,没有大概念的统领,也就是说他们的背诵比较机械,没有思考的背诵意味着学生没有理解,没有理解也就没有知识的迁移,生活化的处理问题。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要尝试引导学生去提取大观念,引导学生在大观念的引领下,通过思考、理解、迁移从而达到知识的内化,最终达到学以致用,用更少的时间去解决最大的问题。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之困。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对大概念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面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也有了一个新的剖析,原来有的时候,面对成绩不好的学生,结合平日的表现,我终于明白他们虽然用功然而在输出上仍然会出问题的原因,是因为他们的思考中没有形成一个大观念,更没有形成自己的理解,而是进行机械的记忆。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新的时代,新的要求,新的名词,我们需要通过不断学习,去思考、去理解、去迁移、去应用。尝试在学习的过程中,活学、活用,充分发挥核心素养的统领作用。

2023年5月10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聆听讲座提思维 反思教学明方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wrds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