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两天,深圳华为一哥们的网络吐槽帖火了。原文这里不放了,内容简要介绍一下:
家庭情况:夫妻年龄都在三四十岁,16年刚生二胎,上有老下有小,又都出生农村,家庭负担比较重。
财务状况:深圳两套房(一套关外2010年120万购买,一套关内小学区房2015年300多万购买),总资产估计在800万左右。买二套房贷款260万其中抵押贷70万。每个月总共要还贷款17000元(其中抵押贷8000)。另有华为的大几十万股票和一辆标志307。老婆没有收入来源,他的收入每月到手两万多(不含奖金和分红)。
目前困境:公司要求出国工作一两年,但因为父母孩子需要照顾无法前往,公司于是要求主动离职。换工作也非常不如意,换不到比现在工资高的工作,而每月需要还那么高的房贷,家庭即将面临资金链断裂的风险。
这帖子不火都不行,因为他戳中了太多人的痛点,房子、二胎、工作、赡养父母……同时他也让更多人震惊,深圳两套房都过得这么艰难,一辞职就立马陷入财务危机!?到底是哪里出了错?为什么会这样?这个世界太可怕了!
有人说,都是房价惹的祸,深圳房价太高了!
有人说,归根结底都是因为二胎啊!
还有人说,是因为找不到好工作。
真的是因为这些吗?深圳生二胎,买两套房的人也有很多,有些人工资还不一定有他高呢,为什么他们没有陷入财务危机?
那么,他究竟错在了哪里?或者说造成他今日这番困局的根源在哪里?
一、家庭收入来源太过单一
这样一个八口之家,上面四个老人,下面两个小孩,全家人的收入来源却仅仅只靠作者一人的工作与一点奖金和分红,妻子没有工作,这个家庭也再没有任何其他收入。
虽然华为这样大企业的员工工资在深圳都属于高收入人群,但当你的收入来源仅仅只是这样一家企业提供给你的时候,如果这家企业裁员、破产,那么你就会面临非常被动的局面。故事的主人公正是因为被迫辞职,而又没有其他收入来源,才会骤然陷入财务危机之中。其实他即使不买二套房,将来两个孩子上学读书,老人生病照顾等等,以目前的收入总会有一天难以为继。
二、家庭资产结构单一
家庭资产结构过于单一,是当下绝大多数中国家庭尤其是中产家庭的通病。这些家庭中,绝大部分甚至80%-90%以上的资产都是集中于房产,其他类型资产特别是手头可供使用的现金占比非常少。这是非常危险的一种结构。
房产虽然这十几年来一直在上涨,国内几乎没有其他更好的理财产品可与之媲美。但它作为理财品种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高投资高成本,周期长,低流动性难变现,特别在面临低潮的时候,可能降价也不一定卖得出去。
鸡蛋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这个道理谁都明白,但实际操作中,还是会有很多人习惯性地把资产全部用来购买房产。如果有一天篮子掉了,那么这些代表着资产的鸡蛋也就全碎了。
如果故事主人公的二套房可以顺利脱手,想必他的困境也就不复存在了。
三、超出能力来投资,风险没有空间释放
这是导致这个家庭陷入财务危机的直接导火索。说作者超出能力投资,因为他做了这三件事:
1、买二套房
买二套房本身没有错,作者错在选择房价最高的时机追涨买入。
2015年应该是深圳所有想要买房人士的噩梦,房价的上涨速度史无前例,都不能用一天一个价来形容,卖家是坐地起价。甚至有卖家返价100万,荒唐的是买家却居然接受返价,更荒唐的是坐地起价100万买来的房子,没过几天,居然这钱就涨回来了。
而作者就是赶在这样疯狂的尾声,选择买入了二套房,成了“接盘侠”。这是一大错。
2、使用抵押贷付首付
抵押贷本身没有错,错在他超出个人能力,运用抵押贷去支付房产首付。
在深圳使用抵押贷的人不在少数,好处是可以让资产利用最大化,坏处也是显而易见的,抵押贷一般利息高,期限短,还贷压力很大。因此在一个火爆的市场也许好用,但对于目前冷淡的房地产市场来说,它绝对是一个错误的选择。
特别作者是用抵押贷来支付房产的首付,这等于他的二套房是几乎全部贷款购买,因为杠杆过高,因而难以经受任何的风吹草动。
3、生二胎
生孩子也有错吗?生孩子本身当然没有错,这是人权。但是选择在一个并不恰当的时机来生二胎,就是一种不负责任了,对孩子对家庭的不负责任。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当我们选择生一个孩子的时候,应当确认自己的经济基础足够支撑抚养这个孩子的费用,否则就是滥用了这份权力。
说作者生二胎的时机并不成熟,一是在于家庭经济压力比较大,二则是作者家庭亟需人照顾与工作产生了冲突,因此不得不在两者之间做出抉择。
在罗尔事件的时候,很多人质疑他不卖房救女。当时我就提出,卖房看起来简单,但当真正遇到问题的时候,卖房永远是最后的万不得已的一个选择。很多人不愿意承认这一点,但现实就是现实,现实就是这么的残忍。
那么如果不卖房的话,我们现在这个故事中的主人公,他的困境有没有办法解决呢?
有!当然有!
我们假设作者离职后只找到一份到手月收入1.5万的工作,而这个家庭目前房贷月供2.5万,父母孩子等各类生活开销预计需要1万。那么缺口就还有2万。
如果弥补缺口,我给出的解决方案是:
1、减轻债务压力:股票还抵押贷,运用公积金贷款
减轻债务压力是当前最直接也是最快速的解决方案。
抵押贷是这个家庭目前无法承受的产品,应该尽快用公司股票的资金偿还掉这部分债务。
剩下的房贷可以使用组合贷款,按照深圳的公积金贷款政策,家庭的公积金贷款额度为90万,作者应该可以享受到最高额度。通过组合贷款,每个月的月供可以减少一千多块,大概在一万六左右。如果还是觉得压力大,可以申请改为30年的贷款,那么每个月的月供就只有一万二左右了。
2、增加家庭收入:二套房出租,妻子去工作,再积极开拓其他收入渠道
五六十平在深圳一般是两房,不清楚故事主人公二套房具体情况,深圳关内两房的月租金大概会在8000-10000左右。二套房的租金将会是这个家庭很大一笔新增收入来源。
其次,现在已经不再是男主外女主内的社会了,一个家庭中,夫妻双方在权利地位上是平等的,在义务与责任上也是平等的。目前这个家庭遇到了困难,收入方面亟需开源,妻子是无法再辞职在家照顾小孩了。两个孩子交给双方父母来照顾,妻子需要重新进入职场,找一份工作,或者谋求其他相对稳定可靠的合法收入渠道。
这是最重要也是最根本的解决方案。
3、缩减家庭开支:省省省
通过上面两个方案,这个家庭月收入可以提升至2.5-3万左右。而房贷为1.2-1.6万。
已经出现了1-1.5万的节余。当然这是最理想的情况。
事情总是难免有万一,而家庭是一定要储备一定的现金在手头,因此除了开源以外,这个家庭还需要节流。
我给出的节流建议是:减少私家车的使用,减少如吸烟喝酒应酬等其他不必要的花销。
节流举措可以省下的费用大概会在2000-4000元左右。
这样一来不仅走出困局,而且还有了余钱可以做投资,给风险预留出空间。
所谓车到山前必有路,任何事情终究会有它的解决办法。
即使是故事中主人公这样乍一看好像无可奈何的危局,通过盘活资产,整合资源,也一样可以化险为夷。但是,如果一开始我们就可以不让事情走到难以为继的这一步,如果我们一开始就做好家庭财务规划,那该多好呢?
那么,家庭财富究竟应该如何规划?
最常被理财师推荐的是通用的标准普尔家庭资产象限图
标准普尔(Standard & Poor's)是世界权威金融分析机构,在这份家庭资产象限图中,钱被分成了四份,分别是10%作为要花的钱,20%是保命的钱,30%可以生钱的钱以及40%用于保本升值的钱。

其次家庭理财中的4321原则也常被提及
4321定律家庭资产合理配置的比例是,家庭收入的40%用于供房及其他方面投资;30%用于家庭生活开支;20%用于银行存款以备应急之需;10%用于保险。

不管哪种方式,他们传导都是同一个理念,钱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资产需要配置。4321原则也好,标准普尔也罢,他们给出的资产分配比例只能作为参考,每个家庭都有不同的背景,各自特殊的财务情况,因此每一份有效的家庭资产配置方案都应该是因人而异的。
那么,难道每个家庭在规划自己财富的时候,都需要聘请一位专业的理财规划师吗?
这显然是不实际的。
那有没有简单方便又通用的办法呢?
有!
我们在进行家庭财务规划的时候,只需要严格遵守下面这三个原则,也许财富不一定会快速增长,但也一定不致于有一天陷入财务危机。
第一、不是所有的钱都要去博取最高收益
谁谁谁在澳门一把赢了几十万;谁谁谁当年勒紧裤腰带买房现在身家几千万上亿;谁谁谁满仓加杠杆买了某股票,结果来了十个涨停板;谁谁谁买了个P2P产品,收益有50%……
这种故事总是会特别容易调动人身体里的荷尔蒙,让人听了特别激动,两眼发光,摩拳擦掌就准备上阵效仿。
可是你看到的只是这一个成功的例子,你有没有看到更多的人为了博取最高收益,最终倾家荡产。
不是所有的钱都要去博取最高收益!
请永远记住这句话。一定要有一部分储备资金,给风险留出空间。而如果一定想冒险,那请赶在年轻的时候。
80定律提出,高风险投资占总资产的合理比重等于80减去年龄的得数添上一个百分号(%)。比如,30岁时高风险投资可占总资产的50%,就是说在30岁时可以50%的资产做高风险投资,其风险在这个年龄段是可以接受的,而在50岁时则占30%为宜。
第二、永远要把风险放在第一位
风险,不是说潜在的亏损可能性,而是来自于你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别人炒股你也炒股,别人买房你也买房,别人买黄金你也买黄金……可是你真的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吗?
当你什么都不知道,只是盲目跟随的时候,是最可怕的。
当你想要做出任何投资决定的时候,请记得先问自己这三个问题:我是在做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做?我做了这样的决定可以得到什么?
如果无法给出让自己满意的答复,那么这件事情你可以不做。投资大师巴菲特提出投资的三原则:第一条,不要亏钱;第二条,不要亏钱;第三条,牢记前两条。
第三、定一个小目标
任何事情,有了目标才会有方向和前进的动力。理财也是一样。
我们在对家庭资产进行分配以后,可以尝试自己确定一个资产增值目标。比如每年总资产增值5%,不要小看这个5%,有多少人能做到呢?而如果能持续做到,会有多少收益呢?你可以试试。
在财富的道路上,急于求成是最不可取的。欲速则不达。特别是当我们组建了家庭以后,需要承担的东西越来越多,这要求我们要更稳健地做好家庭财务规划,获得可持续的财务增长,更重要的是,为风险预留出空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