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黄帝内经》学习心得专题
同读黄帝内经 金匱真言论13

同读黄帝内经 金匱真言论13

作者: 轻声慢语 | 来源:发表于2020-04-10 22:26 被阅读0次
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藏于心,故病在五脏。其味苦,其类火,其畜羊,其谷黍,其应四时,上为荧惑星。是以知病之在脉也。其音徵,其数七,其臭焦。

南方,中国北半球,赤色,赤色有多种,赤,红、朱砂、赭石、鸡血石等,代表不同的能量和信息。色彩治疗学,可以治病。

五色令人盲!

红色鼓舞心气,中国把红色做喜庆颜色;狂的人,心火过旺的人,不能用红色,会把心火烧的更旺,可用黑色降火。

长途旅行不提倡,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你的气血流动变化和地域有关,水土不服会得很多莫名其妙的怪病。

心通耳,本是肾开窍于耳,当你听而不闻时,其实心不在焉,所以心也通耳。心的开窍在咽喉,身开窍于耳,中医看耳朵,人的耳厚耳轮大,肾藏精足长寿,耳薄耳轮小肾精虚。

人病到心,心者君主之官,很重的病,在五脏。

苦味可通心调神,平时饮食甜多,辣多,还有酸水果,咸,独缺苦,有意识吃苦的人不多,没有觉。

苦味能去掉人邪恶心火,坚肾。吃锅巴,烤馒头片,喝苦丁茶。少量苦开胃,苦寒多了伤胃!

心火热毒,吃苦寒。心气虚心火弱的,比如抑郁症,心有千千结,要补热苦,锅巴和烤馒头片。

有名两个方,伤寒论张仲景,当归生姜羊肉汤,大补。清和园的头脑,养肉炖在面糊糊里,配用盐淹的韭菜。

山西的黄米,吃粮食不同,耐饥耐饿不同。大米都是淀粉,很快就饿,油面耐饥饿,最耐的就是黄米糕。西藏的东西更耐饥饿。

心住血脉,动脉和静脉,动脉运送新鲜 含氧量高,跳动的血,静脉运送含氧量低和废物的血。

冠心病,心脏在跳也需要营养,就是冠状动脉来提供养分。脉病,目前西医搭支架搭桥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斑块,其实是人在自救补血管脆裂的地方,如果去掉就会出血。只有知晓原因,通过全身调整,才是最高治疗。

南方心,对应数字7和2,可以用这两个数鼓舞心气。

其臭焦,毛发被烧的味道,蛋白质被燃烧,我们生活在汽车尾气中,每天都鼓舞心火,夜不寐。

诊脉,周潜川,道家科学集大成,东西由高足被传下来。书《古脉法》上中下三步号脉。

看人肾虚不虚,看太溪穴!用手号脉又跳,如果冰凉没脉薄弱,女性子宫壁薄,坐不了孩子,肾气虚不足。

肾是水应该没火,当出现尿路感染时有浮火,小便频,急,憋不住尿,小便滴滴答答,摸太溪穴嘣嘣跳,本应该跟沉稳,出现浮火,泄掉浮气就好了。

要肾气强,脚后跟着地,眼干,鼻子干,生殖干,都是肾气虚,脚后跟开裂虚的很厉害。猫走路优雅的姿势,梅花掌,脚心都是空的,人应该学习。

抽烟的人,鼓舞心气,火克金,伤肺,所以肺都不好。

脚背趺阳脉,足背最高店有脉跳,冲阳穴,看胃气好坏。抢救人是否可救,看趺阳脉!

衡量人心气,摸心脉,食指和中指、无名指接缝出,心脏在左边,左手脉离心更近。古人看孕妇临盆,摸中指两侧,脉动明显。


号人心气,小拇指挠侧尺侧神门穴位置,心气高不高,有没有志向理想,跳厉害,心火旺,以妄为常,欲望无限。号不着,新神气很弱。

相关文章

  • 同读黄帝内经 金匱真言论13

    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藏于心,故病在五脏。其味苦,其类火,其畜羊,其谷黍,其应四时,上为荧惑星。是以知病之...

  • 记第11期户外读经活动

    2017-04-08毛毛虫蝶变第18天 【今日学习】 妈妈读《易经》31-40卦、《黄帝内经》金匱真言论篇第四、《...

  • 会学| 如何调肺

    【复习】 补益肺之味:酸 损泻肺之味:咸 宣肺之味:辛 《黄帝内经·金匱真言论》:“西方色白,入通于肺,开窍于鼻,...

  • 讀書筆記-黃帝內經-素問第四篇 金匱真言論-PART1

    第四篇 金匱真言論 (金匱者,藏書之器也。真言者,至真之言也。) 【皇帝問曰:天有八風,經有五風,何謂?岐伯對曰:...

  • 2017.1.20功课第二日

    元典 《黄帝内经》《清静经》《百字銘》《坐忘銘》《心經》 醫道《金匱要略》《大醫精誠》导引 修身 自省 樂教 《藥...

  • 传统文化工作室 | 不读书的读书会

    【金匱读书会】 不讀書的读书会,欢迎您和朋友一起来参与融入,您将收获: 结交一群同频的朋友 读生活里的故事 读社会...

  • 同读黄帝内经 金匮真言论17

    北方黑色,入通于肾,开窍于二阴,藏精于肾,故病在溪;其味咸,其类水,其畜彘,其谷豆,其应四时,上为辰星,是以知病之...

  • 同读黄帝内经 金贵真言论18

    穀豆,其應四時上為辰星,是以知病之在骨也,其音羽,其數六,其臭腐。” 补肾、益肾、固肾最好的是豆子,黄豆、蚕豆、...

  • 同读《黄帝内经》金匮真言论10

    鸡鸣至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阳也。故人亦应之。夫言人之阴阳,则外为阳,内为阴。言人身之阴阳,则背为阳,腹为阴。言人身...

  • 同读黄帝内经 金匮真言论12

    帝曰:五藏应四时,各有收受乎?岐伯曰:有。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开窍于目,藏精于肝。其病发惊骇。其味酸。其类草木。其...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同读黄帝内经 金匱真言论1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wujm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