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吹动着小木门,远处响起孩子们的呐喊,淋漓漓的雨落在地面上,大爷的低沉声音在我耳旁回响,对面传来父亲的声音。
“清明时节雨纷纷”,这两天都在下着濛濛细雨,大自然是位真实的君子,他在人类社会上留下一个个脚印,他也在那儿瞻望着,我们的生活,我们的言行,以及我们的思想。
忽然间,雨变大了,雨变得很大了,像一盆水一样喷向这片土地上,哗啦啦的雨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左边的房屋被这浇得湿透了,墙壁上沾满了雨滴,下水道里已经注满了水,而右边的古巷小院也淹没在这雨色中。
我站起身,遥看着周围发生的一切,我觉得这场雨并没有从我的眼前消失。尽管它已经淡出我的视线,然后我坐下,继续阅读着2014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帕特里克•莫迪亚若的《青春咖啡馆》,近处的不知哪儿破了一个洞,那雨水毫不留情地直淌淌地流下,流进土地里,流进小沟里,流进垃圾桶里。它们都“吃饱”了,于是雨水从他们有限的“肚子”里跑出,流到我站着的地面上,不一会儿,双脚下“沉浮”在雨的世界里。
我撑着伞,母亲从父亲值班的地方走出来,提着一个满是麻将牌的布袋子,一脸朝我微笑着,一脸朝远处的太阳微笑着,我走进那间小屋子,伞流出的雨水进入了这狭小的房屋里,顿时变得十分潮湿,湿润的空气逐渐扑来,我沉下心,继续观察着周围所发生的一切。
雨变得越来越小了,霎那间,阳光从运动里跳出来,跟土地上的人们打招呼,然后把他们的内心一颗颗地投影在大地上,他们的影子却朝着同一个方向,但心灵却向着不同的目的。各有所需,各有所志。
2015.04.06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