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书时看到的好的方法论

读书时看到的好的方法论

作者: 自在书舍 | 来源:发表于2022-04-13 10:10 被阅读0次

1、师北宸:素材:Google+维基百科可以找到99%的写作素材 

我在「在行」有一个谈写作的话题,这个话题有40多位学员约我,其中有一个理论大家非常认可:要写好一篇文章,输入输出比是一百倍的关系。形象一点的解释是,如果你要写一篇一千字的文章,你的阅读至少要达到十万字。

个人体验、观察都是很好的输入方式,但这样的方式效率比较低,最高效的方式仍然是阅读。阅读理解能力强的人,小半天就能完成十万字的输入,虽然看起来量挺大的,但如果认真去执行,养成好的阅读习惯,这并不是多大的困难。

互联网是最伟大的发明,而互联网中最伟大的发明在我看来是就是Google和维基百科,通过Google和维基百科,你可以找到99%你想找到的内容。「在行」上经常有学员问我,老师你能推荐几个好的网站给我吗?我觉得没有最好的内容网站,只有最适合你的网站。而最适合你的网站,需要你自己去发掘。如何发掘?去Google和维基百科搜就好了。很多时候,很只需要多搜几次,多点几页,你想要的东西就会自动跳出来。

2、《为什么一定要掌握自学能力?》李笑来

一句话解释清楚:

没有自学能力的人没有未来

有两个因素需要深入考虑:

未来的日子还很长

这世界进步得太快

我有个观察:

很多人都会不由自主地去复刻父母的人生时刻表。

比如,你也可能观察到了,父母晚婚的人自己晚婚的概率更高,父母晚育的人自己晚育的概率也更高……

再比如,绝大多数人的内心深处,会不由自主地因为自己的父母在五十五岁的时候退休了,所以就默认自己也会在五十五岁前后退休…… 于是,到了四十岁前后的时候就开始认真考虑退休,在不知不觉中就彻底丧失了斗志,早早就活得跟已经老了很多岁似的。

此发展下去,虽然人类不大可能永生不死,但平均寿命依然在持续延长是个不争的事实。与上一代不同,现在的千禧一代,需要面对的是百岁人生 —— 毫无疑问,不容置疑。

这么长的人生,比默认的想象中可能要多出近一倍的人生,再叠加上另外一个因素 —— 这是个变化越来越快的世界 —— 会是什么样子?

我是 1972 年出生的。从交通工具来看,我经历过出门只能靠步行,大街上都是牛车马车,机动车顶多见过拖拉机,到有自行车,到见过摩托车,到坐小汽车,到自己开车,到开有自动辅助驾驶功能的电动车…… 从阅读来看,我经历过只有新华书店,到有网络上的文字,到可以在当当上在线买到纸质书,到有了国际信用卡后可以在 Amazon 上第一时间阅读新书的电子版、听它的有声版,到现在可以很方便地获取最新知识的互动版,并直接参与讨论…… 从技能上来看,我经历过认为不识字是文盲,到不懂英语是文盲,到不懂计算机是文盲,到现在,不懂数据分析的基本与文盲无异……

绝大多数人终生都饱受时间幻觉的拖累。

小时候觉得时间太长,那是幻觉;长大了觉得时间越来越快,那还是幻觉 —— 时间从来都是匀速的。最大的幻觉在于,总是以为“时间不够了” —— 这个幻觉最坑人。许多年前,有一次我开导我老婆。她说,“啊?得学五年才行啊?!太长了!” 我说,

“你回头看看呗,想想呗,五年前你在做什么?是不是回头一看的时候,五年前就好像是昨天?道理是一样的,五年之后的某一天你回头想今天,也是‘一转眼五年就过去’了…… 只不过,你今天觉得需要时间太多,所以不肯学 —— 但是,不管你学还是不学,五年还是会‘一转眼就过去’的…… 到时候再回头,想起这事儿的时候,没学的你,一定会后悔 —— 事实上,你已经有很多次后悔过‘之前要是学了就好了’,不是吗?”                

都说,人要有一技之长。那这一技究竟应该是什么呢?

自学能力是唯一值得被不断磨练的长技。

马上开始 —— 不需要等别人教、等别人带。

哪怕有很强的自学能力的意思也并不是说,什么都能马上学会、什么都能马上学好,到最后无所不精无所不通…… 因为这里有个时间问题。无论学什么,都需要耗费时间和精力,与此同时更难的事情在于不断填补耐心以防它过早耗尽。另外,在极端的情况下,多少也面临天分问题。比如身高可能影响打篮球的表现,比如长相可能影响表演的效果,比如唱歌跑调貌似是很难修复的,比如有些人的粗心大意其实是基因决定的,等等。不过,以我的观察,无论是什么,哪怕只是学会一点点,都比不会强。哪怕只是中等水平,就足够应付生活、工作、养家糊口的需求。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时看到的好的方法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wwosrtx.html